国内外科技巨头掀起奖学金潮,AI人才何去何从?
AI产业的黄金时代到来,也吸引了众多的“淘金者”向优秀的公司集聚。然而,当“淘金者”的流量不均、流向不明时,AI方面的人才争夺便成为了众多科技巨头一场明面上的战役。
国际上,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科技巨头无一例外投入越来越多资源来抢占AI人才市场。在具体行动上,谷歌发起了“忍者计划”,以扩大内部精英人才的储备;英伟达创办了深度学习学院(DLI),培训更多的员工和开发者;Facebook则创建了Facebook AI Academy,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免费AI技能培训。
显然,国外科技巨头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而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以百度为代表的技术派率先将“人才”纳入战略规划,以全新的奖学金计划,与国外拉开了人工智能人才储备竞赛。
共同拥抱“奖学金时代”
不知不觉,企业奖学金成为了各大科技巨头的“标配”。
在国内,各大科技巨头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奖学金或者津贴计划,腾讯的“腾讯科技卓越奖学金”于2008年创立;更早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的CASC奖学金,于2006年开始。百度则在2013年推出了首届“百度奖学金计划”,用于在校期间的学术研究,包括但不限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文章发表、专利申请等费用。
于今年8月启动的“2018百度奖学金计划”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数名申请者,获得了成千上万优秀学生和世界级顶尖学者的关注。
在国外,也有许多科技巨头设立了相关的奖学金,比如创立于2009年Google博士生奖研金项目,表彰对象是在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或者其它前瞻科研领域方面表现优异的博士生;另外,亚马逊的Alexa奖学金也于今年计划扩展到14所大学。
国内外厂商纷纷设立科技类奖学金,主要是因为AI正在爆发新的产能,不论哪个行业,只有打造自己的人才团队,不断创新,才能在AI主战场上抢得阵地。
当然,各大科技企业的用意不止于此。
一方面,奖学金作为一种科研表彰,能够表现各大厂商对科技的热情,有利于打造企业品牌的公益形象。况且,各大厂商奖学金数额均达到每人万元级别,百度更是以二十万元/人占领了榜单第一,有利于打造“人才品牌”,表达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另一方面,奖学金是一个“吸金石”,能在最大范围内调动国内外科技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AI研究的浪潮之中,并为技术领域提供选拔创新人才和项目的渠道。百度奖学金2018的获得者余同学,就提出了新的训练模型,作为主要贡献者大幅提高了AutoDL性能,取得超过其他已有方法的成绩。
奖学金,一家科技公司的社会担当
目前,高校学术与社会实践之间一直存在着谷仓效应,即各个组织或企业间缺乏相互协同的现象,如同一个个孤立的“谷仓”。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专项资金以及和产业连接的机会。申请企业奖学金,以此获得企业的研究资金和培训机会,无疑是一个了解产业的好渠道。
首先,奖学金是一张通行证,能为获得者提供企业的项目实践机会。在国外,苹果WWDC奖学金的获得者能够获得WWDC的入场券,并免费获得苹果开发者项目一年的会员资格,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苹果的产业。在国内,“百度奖学金”历年来的奖学金获奖者均能够参与百度核心技术项目的研究实践,与更多专家进行交流。
百度的AI能力也让诸多学子向往,以语音领域为例,百度于2月份再次入选美国权威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被列为实时语音翻译领域“关键玩家”,成为本年度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公司,也成为史上首个连续三年入选该榜单的中国公司。
其次,奖学金不仅仅是一笔钱,还是一根无形的线,能将诸多优秀的青年学者串联起来,为获奖者搭建高质量的人际网络。企业奖学金的申请者和评审人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比如2018百度奖学金中不乏有世界级AI领域顶尖学者Thomas Huang的学生、“人脸教父”李子青研究员的学生、世界知名机器学习专家宋乐的学生参加。
另外,百度优秀的人才阵容也十分吸引人,在百度研究院里,不仅有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领域、计算机视觉和生物特征领域的专家,更有5位世界级科学家担任研究院顾问委员。
最后,奖学金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其开放性和公益性。在公众认知中,企业执行各种人才战略,多数是为了自己招揽人才。然而,奖学金计划却打破了这种局限性。以百度奖学金为例,对于获奖者,百度秉持着尊重、包容、开放的态度,并不干涉其就业选择。设立“百度奖学金”的目的是为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AI研究的浪潮之中,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后备人才。
利用AI赋能的百度,不光在科技研发上实力出众,在社会价值上也展现出一家创办了18年的互联网企业应有的社会担当。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