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IS提前看丨2017 NLP与服务机器人专题论坛即将开启
巴别塔是《圣经·旧约·创世纪》中人类希望修建的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传说上帝为了阻止这一“通天计划”,让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而不能沟通,导致人类离散、各分西东。除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这个故事更传递了语言与沟通的重要性。
中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年度盛会——第七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将于2017年10月12日至13日隆重举行。期间,2017 NLP与服务机器人专题论坛即将带来NLP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服务机器人落地实践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届时,将邀请到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微软等顶尖学术与商用领域等资深专家与精英才俊莅临现场,共同打造一场机器人语言层面的学术盛宴。
目前,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二阶段,机器智能。即实现了机器从一系列经验中进行学习的高级算法。这种深度神经网络,在我国已经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机器人智能技术,并落地到终端中。按照需求不断升级的理论,目前大环境对机器人的需求已逐渐从侧重替代简单劳动的功能性需求,转变为对人机交互的需求。这种人机交互,绝非像语音助手那种需求呼应,而是实现机器人能够与人进行情感的交流。尤其在工厂、物流、医疗、养老、起居等社会生活体验上愈发明显,这是针对目前我国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而催生的需求。从“工具”到“管家”、从“工具”到“伴侣”的转变,就是从功能到服务性质的改变。需求层次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机器人接受程度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扩大和服务机器人的日益增长。服务机器人这下一代风口,成为了解决人口与社会问题、经济与产业问题的重要工具。
替代人类的服务性质,必须实现机器人对人类自然语言的理解。让全世界拥有相通的语言,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梦想,放到机器人世界也是如此。然而,人类使用的语言对机器人而言是模糊的、非结构化的。自然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将这份结晶移植到机器人中,实现人类自然语言这复杂非结构化数据的解析、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包含的语气、情感、思想等信息,一直是人工智能界的难题。NLP就是这一难题解决方案的定义。谁掌握自然语言处理这掌上明珠,实现用人工智能来处理、理解以及运用人类语言,就能占据人工智能发展的制高点。
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走在NLP最前端的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在本次分论坛带来了他们的成果。来自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教授,将发表关于NLP在服务机器人中的应用,为整个分论坛奠定基调;然后就是家喻户晓的微软小冰智能语音产品的幕后功臣,首席产品总监彭爽女士发表关于人工智能与情感交互的主题报告,分享她训练小冰的经验;紧接着中科汇联董事长游世学先生将会分享关于联接人与机器人的实践经验;著名的图灵机器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郭家,将分享AI之多模态语义的演讲,带领大家认识如何让人工智能理解非结构化的语言;深圳狗尾草CTO王昊奋,将分享他的聊天机器人并思考该产业的落地实现与经验;来自复旦大学的肖仰华副教授带来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的演讲,分析目前NLP人工智能的现状;最后以《NLP与智能问答的现状、难题和发展趋势》的集体研讨会作为本次分论坛的收尾,丰富了整个分论坛的主题。
经过上面的剧透,可以看到目前人工智能界对于NLP与服务机器人的关注涵盖机器人语义识别、语言网络、情感表达、消除歧义到最后理解语言等一系列棘手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都是突破制约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人机交互技术。可见,未来机器人将具备情绪识别等丰富的感知能力,从而带来更为完美的人机交互。到底我们离这个目标有多远?专家学者会有哪些具体法宝去冲破这道坎?敬请留意本次2017 NLP与服务机器人专题论坛吧!
了解更多详情,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CIIS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