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Linux内核make uImage时Entry Point(入口地址)自动偏移64个字
这两天在移植u-boot-1.3.4到s3c2440,期间还遇到不少事,首先是u-boot的mach_type和kernel的mach_type不一致导致内核正常解压完后,终端就不动了,停在了那里,改了mach_type之后内核可以正常拷贝和解压了。
现在又遇到make uImage编译内核自动生成uImage时,Entry Point入口地址和Load Address加载地址总是相同,都是Load Address: 30008000,Entry Point: 30008000,这样一来,内核解压完后,bootm之后就会crash掉了,因为uImage前面64个字节是u-boot参数,不能作为内核启动入口地址。如果手动的用mkimage命令生成uImage就可以正常启动:
mkimage -n 'linux-2.6.32'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0x30008000 -e 0x30008040 -n "My2440" -d zImage uImage
这样做毕竟麻烦,还是让make uImage自动生成正确的uImage最方便。
打开arch\arm\boot\Makefile,62~78行就是利用mkimage生成uImage的相关命令。注意到73~78行,就是Entry Point入口地址的赋值:
ifeq ($(CONFIG_THUMB2_KERNEL),y)
# Set bit 0 to 1 so that "mov pc, rx" switches to Thumb-2 mode
$(obj)/uImage: STARTADDR=$(shell echo $(LOADADDR) | sed -e "s/.$/1/")
else
$(obj)/uImage: STARTADDR=$(LOADADDR)
endif
2440是ARM920t,显然执行的是第78行,直接把加载地址赋给了入口地址。因些,只要把第77行改进一下就可以了,修改如下。
$(obj)/uImage: STARTADDR=$(shell echo $(LOADADDR) | sed -e "s/..$$/40/")
其中,sed -e "s/..$$/40/"的意思是,把输出的字符串的最后两个字符删掉,并且用40来补充,也可以理解为,把字符串最后两个字符用40来替换。这样,原来的入口地址0x30008000就改成了0x30008040,多了0x40,即64个字节。
执行make uImage重新生成u-boot镜像文件,内核可以正常启动!
关键字:
如何让linux内核mkimage生成uImage时Entry Point(入口地址)自动偏移64个字节。
如何解决linux内核mkimage生成uImage时Entry Point和Load Address地址相同的问题。
make uImage时Entry Point(入口地址)自动偏移64个字节。
make uImage时Entry Point(入口地址)自动加上64个字节。
make uImage时Entry Point(入口地址)自动加上0x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