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犯人总要流放到宁古塔, 到底因为什么?

“宁古塔”无“塔”

“宁古塔”为满语地名,《清史稿》记载,“宁古塔”是“六个居地”或六个部落的意思。许多人以汉字“塔”来解释“宁古塔”,认为这里曾经有塔存在,其实并非如此。

方拱乾在《绝域纪略》中曾载:“满人呼六为宁公,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以上著述中无关于塔的记述,可见,宁古塔为满语地名无异。

清代犯人总要流放到宁古塔, 到底因为什么?

顺治三年(1646年),设奉天昂邦章京管辖东北地区。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礼统官兵驻防宁古塔。”到了

康熙元年(1662年)改为宁古塔将军,康熙五年(1666年)迁建新城(今宁安市)。

清代犯人总要流放到宁古塔, 到底因为什么?

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治吉林 乌拉,以原吉林副都统移驻宁古塔,战略地位逐渐消失。 清朝初期宁古塔是吉林的一部分,属吉林将军所管辖,主要作为牧场及流放囚犯的地方,例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被流放到此地,一说被处死于此。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爆发丁酉科场案,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

清代犯人总要流放到宁古塔, 到底因为什么?

宁古塔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既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6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

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清朝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

清代犯人总要流放到宁古塔, 到底因为什么?

而首选宁古塔呢?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注;以上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