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a"都来自中国 美媒解读茶的叫法如何"全球化"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美媒称,除了少数微不足道的例外,全世界的茶实际上只有两种说法。一种与英语说法tea类似,比如西班牙语中的té和阿非利卡语中的tee。另一种是cha的某种变化形式,例如印地语中的chay。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月11日报道,这两种说法都来自中国。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全世界传播的,可以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在“全球化”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语前,全球化是如何运作的。读音与“cha”类似的词语是沿着丝绸之路通过陆上传播的。与“tea”类似的词语则是由荷兰商人通过海上传播的,这些商人将这种新奇的叶子带回欧洲。

报道认为,cha这个说法是汉语,它是很多汉语方言所共同使用的。它来自中国,穿越中亚,最终在波斯语中变为“chay”。这无疑是因为丝绸之路贸易线路。根据最近的一项发现,两千多年前人们沿这条线路交易茶叶。这个说法的传播范围超过了波斯,在乌尔都语中成为chay,在阿拉伯语中成为shay,在俄语中成为chay。它甚至传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斯瓦希利语中成为chai。日语和韩语中茶的说法也以cha为基础,但这些语言很可能在这种说法向西传到波斯前就采用它了。

报道认为,但这没有为“tea”提供解释。茶这个字在中国不同方言中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它读作chá。但在沿海省份福建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这个字读作te。这里的关键词是“沿海”。

报道表示,在中国沿海地区方言中使用的te的说法经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荷兰人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荷兰人在东亚主要使用的港口位于福建和台湾,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使用te的读音。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欧洲大规模进口茶叶,这让人们有了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和英语中的tea。

但最先到亚洲的并不是荷兰人,而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进行贸易并不是通过福建,而是通过澳门,澳门使用的是chá这个说法。这就是为什么葡萄牙在欧洲是一个例外。

报道称,在谈到茶的时候,少数语言有自己的说法。这些语言通常是在茶叶自然生长的地方,这令当地人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关于茶的说法。例如,在缅甸语中,茶叶是lakphak。(编译\李莎)

teacha都来自中国 美媒解读茶的叫法如何全球化

俄媒:喝热茶有助保护视力 每天一杯降低青光眼发病率

参考消息网12月17日报道 俄媒称,《英国眼科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每天哪怕饮一杯热茶都能明显降低青光眼发病率。这种疾病表现为眼球浑浊,是失明的主要诱因之一。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12月15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妮·科尔曼团队在2005至2012年间,对大约1万名参加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护士和专业医务工作者进行观察后得出上述结论。

报道称,项目参与者定期提交分析数据,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告知饮食情况。部分人在观察开始前和开始后接受了眼底和角膜测试。

研究人员认为,喝茶对眼睛有益,是因为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剂。其他物质,如类黄酮,可扩张血管,确保眼部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有趣的是,只有热茶有这种作用,而所有含相同成分的凉茶以及咖啡对青光眼发病率没有任何影响。个中原因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能够解开这一谜题。

(2017-12-17 11:44:00)

新媒:中国开始“爆买”日本人才 倒茶女职员也高薪挖走

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 新媒称,中国游客到日本购物出手阔绰,日本媒体将此现象形容为“爆买”。最近,有日媒报道称,日本人才外流到中国已成为一股趋势,认为中国企业在网罗日本人才方面出手更为大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3日报道,日本《SPA》杂志最新一期发表了题为《中国爆买日本人》的报道,除了关注一些知名科技企业暗中挖角,还指中国为了提高其服务业的素质,就连日本机构内倒茶的女职员也高薪挖走。

该报道以在日本设分公司的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为例,指该公司刊登的征聘广告相当引人瞩目,要以月薪40万日元(约合2.3万人民币)征聘刚踏出校门的工程系毕业生,这要比日本任何一家著名科技品牌企业所给的薪资高出一倍。

该周刊说,华为的例子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因为还有比华为出手更阔绰的中国企业。文章引述猎头公司的消息说,制造汽车电池以及开发单轨铁路技术的中国比亚迪(BYD)在日本挖角,要把日本工程师请到广州去。除了开价年薪3000万日元(约合176万人民币)以外,该公司还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住房津贴、专用司机以及通译员等。

此周刊引述一名在中国任职两年的日本技术人员说,中国最早吸收的是日本半导体人才,被挖走的员工往往因能获得双倍薪资而跳槽。据了解,中国企业不仅对硬件技术感兴趣,也看上日本企业的软文化。

该周刊爆料称,有中国公司在挖角过程中,连日企里捧茶的女职员都挖走。日本公司里“递茶送水”的文化,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一种贴心服务,他们要引进用来接待“尊贵顾客”。

这类挖角活动甚至扩展到日本航空界,机舱服务员和日本新干线列车里的女服务员都成了中国企业的“爆买”对象。

目前,日本的设计师、美容师和厨师都被中国当成宝,日本成了他们挖掘服务业人才的主要地盘。

该报道也认为,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可能成为中国的“爆买”对象。有中国企业把日本作曲家也“包下”,带他到中国发展,目前已闯出一番天地。日本的人气足球选手也被高价“买走”,到中国教导当地富家子弟踢足球。

该周刊引述中日两地专家指出,中日经济发展出现逆转,中国如今出得起更高薪资,意味着日本人才外流到中国已成无法阻挡的趋势。预计未来10年,这种现象会变得更为显著。日本专家说,从人口数量来看,日本市场很小,要生存就要懂得如何与中国构建一个有利双方的生存模式。

旅日中国专家认为,人才市场国际化是大势所趋,现在日本外流的大多是技术人员,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没有了语言障碍,外流的人才还将扩大。然而,这也给日本企业敲响警钟,因为它们若故步自封,无法与时并进,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培养的人才流往外国去。

teacha都来自中国 美媒解读茶的叫法如何全球化

(2017-12-05 00:12:00)

英媒称精酿啤酒在中国受青睐:花椒和乌龙茶也被当做原料

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 英媒称,陕西省米家崖村出土的证据表明,中国人有着酿造啤酒的古老传统。早在5000年前,人们就用小米、薏米等谷物酿造啤酒。今年,一些小型酿酒商又重现了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啤酒。不过,这种混浊无酒花的饮料将挑战最勇敢的佳酿爱好者。香港门神精酿公司的拉迪斯劳·拉斐尔说,这种啤酒“又酸又臭”。不过,像拉斐尔这样的精酿啤酒鼓吹者如今正在迎来转折点。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9月7日报道,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目前主要由大规模生产的贮藏啤酒“统治”。不过,精酿啤酒公司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2016年中国共有约150家精酿啤酒公司,是2015年的3倍。据英国咨询公司全球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虽然过去5年中啤酒的整体消费量减少,但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却增长了三分之二。这反映出一个全球模式:消费者在变得更富裕的时候,总是想喝更好的啤酒。引导潮流的沿海富裕地区饮用的啤酒量减少了,但人们消费的啤酒价格更高。

报道称,许多精酿啤酒公司是由外国人经营的,但也有许多中国人所有的精酿啤酒公司。2013年由潘丁浩成立的熊猫精酿啤酒公司最初只有最基本的家庭酿酒设备,但该公司最近已经开始向英国出口啤酒了。

报道称,独特的本地口味成为市场特色。小麦啤酒很受欢迎,也许是因为它们与中国食物匹配得好,也许是因为当地人喜欢一边饮酒,一边咀嚼食物。当地酿酒商还必须最大利用已有原料。中国的大麦质量不高,而进口又太贵。一些酿酒商还使用像四川花椒和乌龙茶这样的奇怪原料,很能吸引当地人。

报道称,随着美国对精酿啤酒的需求疲软,中国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编译/林朝晖)

teacha都来自中国 美媒解读茶的叫法如何全球化

(2017-09-12 00:16:01)

我国果菜茶产业将进入绿色发展时代

新华社长沙10月12日电(记者周勉、董峻)12日,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果菜茶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将率先从果菜茶取得突破。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果菜茶的投入产出比很低。但这种局面正得到明显改善。马爱国介绍,目前果菜茶生产过程中,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在江苏、湖南等地应运而生。适区种植、特色种植模式在湖北、甘肃、浙江、云南等省已初成规模。四川、陕西等地的标准化生产也已形成产业链条。此外,各地还集成组装了精准施肥、水肥一体等多种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马爱国介绍,今后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果菜茶产业的绿色发展。一是推进结构布局优化,大力发展“三特”产品,包括丑柑、铁棍山药等特色品种,具有食药同源等特殊品质的百合、魔芋等产品,以及库尔勒香梨、胶州大白菜等特定区域的地理标志性产品。

二是着力育种创新。蔬菜方面,将加快选育一批可替代进口的红果番茄、彩椒等品种。水果方面,重点选育熟期配套、耐储运及加工专用品种。茶叶方面,则会选育一批适应性广、符合机采机制的品种。

三是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包括节水节肥、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修复治理等多种模式。同时,还将清理、废止一批旧标准,制订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和产品等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此外,还将按照“建设大基地、创响大品牌、培育大企业”的思路,延长产业链和提升附加值,推进三产融合,实现果菜茶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7-10-12 19:46:25)

英媒称中国炼油产能过剩日益加剧 “茶壶”炼油厂抱团求生

参考消息网9月10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独立炼油厂的合并计划,是中国日益加剧的炼油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的最新表现,产能过剩引发市场份额争夺战,也让人们等待已久的石油行业开放陷入不确定局面。

英国《金融时报》9月6日以《中国的“茶壶”炼油厂谋求抱团求生》为题报道称,到2017年底,中国的年炼油产能将达到8.08亿吨,约占世界产能的16%,仅次于美国的逾9亿吨。在接下来的3到5年,行业专家预计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炼油国。同时,自2011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中国的炼油产能却增长了44%,这导致中国精炼油产能与成品油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中国炼油产能的快速增长,部分归功于规模较小、被称为“茶壶”的独立炼油厂。许多“茶壶”炼油厂运营着大型综合工厂,一些主要的“茶壶”炼油厂现在将合并为一家企业集团——山东炼化能源集团。上周,该计划已获山东政府部门批准。

报道称,“茶壶”炼油厂集中分布在以对民营企业宽容而著称的山东省。两年前,这些炼油厂被正式批准进口原油的时候,人们燃起了这样的希望:这些炼油厂未来会获准在中国石油市场上,与主导市场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国有炼油企业自由竞争。

获准进口后,“茶壶”炼油厂的产量随之增加,使它们得以在过去两年实现在中国市场上所占份额翻番、达到30%。这些炼油厂的市场份额增加,意味着国有石油集团的市场份额减少,后者近年来已花费数十亿升级和扩建自己的炼油厂,为实现产量增加,“茶壶”炼油厂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但今年出现了明显的政策逆转,“茶壶”炼油厂的出口配额被砍掉,它们的产出只能困在国内,对这些炼油厂的进口配额发放也不如去年那么稳定。

报道称,结果是困在国内的成品油库存上升,导致中国两大油企——中石化和中石油带头发动了一场罕见的零售价格战,这两家企业正寻求在第四季度获得更高的出口配额。生产煤制油的大精炼厂的产出加剧了供应过剩,这类精炼厂的成本甚至比“茶壶”炼油厂更低廉。

报道称,这种压力解释了独立炼油厂为什么想要整合,这其中的逻辑是在中国流行的一种说法:比起一群规模较小的市场参与者相互竞争,负债累累的大型“冠军”企业更可取,新成立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的大额债务可能会成为这些“茶壶”炼油厂的保护伞,因为它们的存亡将事关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利益。

“‘茶壶’炼油厂大面积倒闭不太可能发生,尽管一些较小的‘茶壶’炼油厂正面临困境。”能源咨询机构安迅思副总裁廖娜表示。

(2017-09-10 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