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认识
内核与外壳:
浏览器最重要或者说核心的部分是“Rendering Engine”,可大概译为“解释引擎”,不过我们一般习惯将之称为“浏览器内核”。负责对网页语法的解释(如HTML、JavaScript)并渲染(显示)网页。 所以,通常所谓的浏览器内核也就是浏览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而浏览器的“外壳”便很好理解了,它是一个面向用户的界面,也就是网页浏览器为我们实现的各种功能。
目前我们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有Trident、Gecko、WebCore、Presto等。
Trident内核(代表浏览器IE)
Trident(又称为MSHTML),是微软开发的一种排版引擎。它的第一个版本随着1997年10月InternetExplorer第四版的发布而发布。随后,Trident不断地被更新和完善:
不光是IE,Windows中的许多地方也使用了Trident的技术,包括从Windows98到WindowsServer2003所有版本的WindowsExplorer、Windows98及其后续所有版本的视窗操作系统内的WindowsHelp程序。此外,像RealPlayer、WindowsMediaPlayer、WindowsLiveMessenger、OutlookExpress等等也使用了Trident技术。也正因为如此,Trident无法从Windows系统中彻彻底底地卸载掉,就算是彻底卸载了,Windows的许多功能也会出现问题。Trident实际上是一款开放的内核,其接口内核设计的相当成熟,因此才有许多采用IE内核而非IE的浏览器涌现(如Maxthon、TheWorld、TT、GreenBrowser、AvantBrowser等)。此外,为了方便也有很多人直接简称其为IE内核(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人是因为不知道内核名称而只好如此说)。
使用Trident内核的网页浏览器有:AOLExplorer、Avant、InternetExplorer、Maxthon、NetscapeBrowser(v.8)、Sleipnir、TheWorld、腾迅TT等。
Gecko内核(代表浏览器Firefox)
Gecko是套开放源代码的、以C++编写的网页排版引擎。这软件原本是由网景通讯公司开发的,现在则由Mozilla基金会维护。
由于Gecko是开源的,所以使用Gecko的网页浏览器也很多,其中的领军人物便是Mozilla Firefox。此外还有AOL for Mac OS X、Camino、Epiphany、Flock、Galeon、Netscape Browser (v.8)、Sleipnir、Maxthon等。WebCore内核(代表浏览器Safari、chrome)
Webkit是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的Safari浏览器使用的内核。 Webkit引擎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解析引擎,均是从KDE的KHTML及KJS引擎衍生而来,它们都是自由软件,在GPL条约下授权,同时支持BSD系统的开发。所以Webkit也是自由软件,同时开放源代码。在安全方面不受IE、Firefox的制约,所以Safari浏览器在国内还是很安全的。限于Mac OS X的使用不广泛和Safari浏览器曾经只是Mac OS X的专属浏览器,这个内核本身应该说市场范围并不大;但似乎根据最新的浏览器调查表明,该浏览器的市场甚至已经超过了Opera的Presto了——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苹果转到x86架构之后的人气暴涨,另外也是因为Safari 3终于推出了Windows版的缘故吧。Mac下还有OmniWeb、Shiira等人气很高的浏览器。
google的chrome也使用webkit作为内核。
WebKit 内核在手机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 Google 的手机 Gphone、 Apple 的 iPhone, Nokia’s Series 60 browser 等所使用的 Browser 内核引擎,都是基于 WebKit。
Presto内核(代表浏览器Opera ) Presto是一个由Opera Software开发的浏览器排版引擎,供Opera 7.0及以上使用。此外,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版本及以上)和Adobe Creative Suite 2也使用了Presto的内核。
各浏览器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