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F/Dubbo序列化时的LocalDateTime, Instant的性能问题
来源
在对Dubbo新版本做性能压测时,无意中发现对用例中某个TO(Transfer Object)类的一属性字段稍作修改,由Date变成LocalDateTime,结果是吞吐量由近5w变成了2w,RT由9ms升指90ms。
在线的系统,拼的从来不仅仅是吞吐量,
而是在保证一定的RT基础上,再去做其他文章的, 也就是说应用的RT是我们服务能力的基石所在, 拿压测来说, 我们能出的qps/tps容量, 必须是应用能接受的RT下的容量,而不是纯理论的数据,在集团云化的过程中计算过,底层服务的RT每增加0.1ms,在应用层就会被放大,
整体的成本就会上升10%以上。
要走向异地,首先要面对的阿喀琉斯之踵:延时,长距离来说每一百公里延时差不多在1ms左右,杭州和上海来回的延迟就在5ms以上,上海到深圳的延迟无疑会更大,延时带来的直接影响也是响应RT变大,
用户体验下降,成本直线上升。 如果一个请求在不同单元对同一行记录进行修改, 即使假定我们能做到一致性和完整性, 那么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高的,想象一下如果一次请求需要访问
10 次以上的异地 HSF 服务或 10 次以上的异地 DB调用, 服务再被服务调用,延时就形成雪球,越滚越大了。
普遍性
关于时间的处理应该是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时间属性,99.99%的业务应用都无法支持其意义,特别是像监控类的系统中更是面向时间做针对性的定制处理。
在JDK8以前,基本是通过java.util.Date来描述日期和时刻,java.util.Calendar来做时间相关的计算处理。JDK8引入了更加方便的时间类,包括Instant,LocalDateTime、OffsetDateTime、ZonedDateTime等等,总的说来,时间处理因为这些类的引入而更加直接方便。
Instant存的是UTC的时间戳,提供面向机器时间视图,适合用于数据库存储、业务逻辑、数据交换、序列化。LocalDateTime、OffsetDateTime、ZonedDateTime等类结合了时区或时令信息,提供了面向人类的时间视图,用于向用户输入输出,同一个时间面向不同用户时,其值是不同的。比如说订单的支付、发货时间买卖双方都用本地时区显示。可以把这3个类看作是一个面向外部的工具类,而不是应用程序内部的工作部分。
简单说来,Instant适用于后端服务和数据库存储,而LocalDateTime等等适用于前台门面系统和前端展示,二者可以自由转换。这方面,国际化业务的同学有相当多的体感和经验。
在HSF/Dubbo的服务集成中,无论是Date属性还是Instant属性肯定是普遍的一种场景。
问题复现
- Instant等类的性能优势
以常见的格式化场景举例
@Benchmark @BenchmarkMode(Mode.Throughput) public String date_format() { Date date = new Date(); return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hhmmss").format(date); } @Benchmark @BenchmarkMode(Mode.Throughput) public String instant_format() { return Instant.now().atZone(ZoneId.systemDefault()).format(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 "yyyyMMddhhmmss")); }
在本地通过4个线程来并发运行30秒做压测,结果如下。
Benchmark Mode Cnt Score Error Units DateBenchmark.date_format thrpt 4101298.589 ops/s DateBenchmark.instant_format thrpt 6816922.578 ops/s
可见,Instant在format时性能方面是有优势的,事实上在其他操作方面(包括日期时间相加减等)都是有性能优势,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或写代码测试来求解。
- Instant等类在序列化时的陷阱
针对Java自带,Hessian(淘宝优化版本)两种序列化方案,压测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处理性能。
Hessian是集团内应用的HSF2.2和开源的Dubbo中默认的序列化方案。
@Benchmark @BenchmarkMode(Mode.Throughput) public Date date_Hessian() throws Exception { Date date = new Date(); byte[] bytes = dateSerializer.serialize(date); return dateSerializer.deserialize(bytes); } @Benchmark @BenchmarkMode(Mode.Throughput) public Instant instant_Hessian() throws Exception { Instant instant = Instant.now(); byte[] bytes = instantSerializer.serialize(instant); return instantSerializer.deserialize(bytes); } @Benchmark @BenchmarkMode(Mode.Throughput) public LocalDateTime localDate_Hessian() throws Exception { LocalDateTime date = LocalDateTime.now(); byte[] bytes = localDateTimeSerializer.serialize(date); return localDateTimeSerializer.deserialize(bytes); }
结果如下。可以看出,在Hessian方案下,无论还是Instant还是LocalDateTime,吞吐量相比较Date,都出现“大跌眼镜”的下滑,相差100多倍;通过通过分析,每一次把Date序列化为字节流是6个字节,而LocalDateTime则是256个字节,这个放到网络带宽中的传输代价也是会被放大。 在Java内置的序列化方案下,有稍微下滑,但没有本质区别。
Benchmark Mode Cnt Score Error Units DateBenchmark.date_Hessian thrpt 2084363.861 ops/s DateBenchmark.localDate_Hessian thrpt 17827.662 ops/s DateBenchmark.instant_Hessian thrpt 22492.539 ops/s DateBenchmark.instant_Java thrpt 1484884.452 ops/s DateBenchmark.date_Java thrpt 1500580.192 ops/s DateBenchmark.localDate_Java thrpt 1389041.578 ops/s
分析解释
Hession中其实是有针对Date类做特殊处理,遇到Date属性,都是直接获取long类型的相对来做处理。
通过分析Hessian对Instant类的处理,无论是序列化还是反序列化,都需要Class.forName这个耗时的过程。。。,怪不得throughput急剧下降。
延展思考
1) 可以通过扩展实现Instant等类的com.alibaba.com.caucho.hessian.io.Serializer,并注册到SerializerFactory,来升级优化Hessian。但会有前后兼容性上,这个是大问题,在集团内这种上下游依赖比较复杂的场景下,极高的风险也会让此不可行。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建议大家都用Date来做个TO类的首选的时间属性。
2) HSF的RPC协议从严格意义上讲是 Session握手层的协议定义,其中的版本识别也是这个层面的行为,而业务数据的presentation展示层是通过Hessian等自描述的序列化框架来实现,这一层其实是缺少版本识别,从而导致升级起来就异常困难。
作者:renc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