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争端如何处理?
虚拟现实(VR)技术的基本实现方式就是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创造出一种人工虚拟环境。用户在上述虚拟环境中可以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不过,随着VR的逐渐普及,这项新兴技术也引发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争端。例如,VR技术经常会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某些带有已注册商标的商品或服务,并因此侵犯到他人的商标权。具体来讲,就是在那些借助VR技术打造出来的虚拟环境中,用户经常会看到一些知名品牌的名称、标志以及商标。此外,由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VR底层技术提交专利申请,因此有关该项技术专利权的诉讼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VR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目前各国的法院以及专利商标局似乎仍不知道如何根据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来管理那些在虚拟世界中出现的商标或者对某一项VR技术是否能够获得专利权而做出判断。而本文就将着重罗列出已经出现的经典案例,并对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给出预测。
专利争端
实际上,与其他技术相比,VR专利的申请流程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诸如用户界面和运动追溯技术),但是获得专利权的前提条件是完全相同的,即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工业实用性。关于VR领域的专利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日本世嘉公司为一款与“Genesis Console”游戏机配套出品的VR头盔申请了专利。VR专利的作用就是保护这种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将现实和虚拟世界结合在一起的技术。从最近几年的趋势来看,VR专利的适用范围似乎已经从此前单纯的娱乐用途逐渐转变到了更加实际的场景,诸如外科手术模拟设备等。很多企业都在为此申请专利,以保护自家的核心技术。然而,那些想为VR技术提供专利保护的人们一定要明白下列3点:获得专利权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由于这种技术更新速度较快,所以随时会遭到淘汰;软件本身是无法获得专利权的;以及大部分专利局和法院似乎都不清楚应该如何处理此类专利申请。
结 语
尽管目前各国政府都已就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但是在VR技术领域仍存在着一定的灰色地带。由于此前的法律并没有考虑到现实世界与那些由计算机生成的模拟世界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因此人们应该对从VR技术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独特法律问题提高重视,并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尽可能平衡好有关各方的利益。
(文字来源:保护知识产权网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