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背后的云战争:云服务商再别能躺着数钱了

2016年直播火热之后,藏身其背后的云服务商也开始了各种手段的厮杀。低价、免费迁移等手段抢用户的情况越来越多。

来源:界面新闻 杨阳YY

2017年2月,光圈直播宣布倒闭,它曾拿过合一资本、紫辉创投、协同创新的投资,并不算一家叫不上号的公司,而跟它同行的还有一百多家直播平台,已有二十多家无法使用。

映客CEO奉佑生认为,2017年直播平台倒闭的趋势还会继续。

而在直播平台的前赴后继背后,云服务商的战争也同样激烈。

3月中旬,网宿科技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69亿元到2.41亿元,同比下滑最高能达到30%。

网宿科技曾在去年的直播元年中享受到了一波红利。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41%。

网宿科技助理总裁孙孝思在去年6月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80%的直播平台都是他们的客户。

但2017年,云服务商躺着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1

给直播平台提供云服务的主要有传统的CDN(内容分发网络)厂商,如蓝汛、网宿;新兴CDN厂商,如星域;以及综合厂商,例如七牛云、UCloud、阿里云、腾讯阿里腾讯等巨头有业务线重合,于是他们在垂直领域存活下来,并在直播兴起时,尝到了一波红利。当时七牛云有300多家企业客户,包括熊猫TV、弹丸,UCloud也有在直播、火猫TV等。

“小的云服务商有自己的特色,”一位云服务商行内人士表示,“七牛云在存储上有优势,过去很多视频网站把原站内容托管在七牛云上面,UCloud则是最早在游戏行业有一些经验。”

不过,这样的特色和优势并不是不可突破的。上述人士认为,“七牛通过营销运营能力也获取到一定的用户,但整体的平台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借助腾讯、网宿。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技术转包的过程。”

一方面他们要面对自身供应商网宿等CDN厂商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腾讯云阿里云等大的综合云服务商也在重视和争夺这块市场。

“直播领域新平台,用户量级小的时候是完全不显现的,大家都可以玩。但当用户量级上升的时候一大堆的问题就全出现了,卡、延时、掉线,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些要命。”斗鱼副总裁高翔在去年直播创业正热的时候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这个事情必须由网宿来解决,我们和他们合作也是这个原因。”

YY娱乐总经理周剑也在谈及技术门槛时说,“(直播过程)分发有两种,一是平时量值的分发,也就是总量的分发能力;其次是短时间的分发能力,比如总量虽然支持50万人在线,但短时间内如10秒内涌入1万人还是可能会崩溃。”

这正是传统CDN厂商的优势,网宿借着“东风”提振了去年一年的业绩。全年收入增长了5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50.41%。

“移动直播刚出来的时候,网宿切入得比较早,对移动直播的优化做得最好,很多主流移动直播平台都接入了网宿。”一直播、小咖秀技术副总裁张华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这方面,其他云服务商去年花了半年的时间在追赶。”

  2

高华证券2016年9月的报告显示,网宿科技最大的客户是斗鱼,其他还有映客、熊猫TV、战旗、花椒直播等。

“传统的CDN厂商能力主要是管道,在云主机、云存储、云上大数据以及增值功能上面比较欠缺。”黄斌认为,当客户在这方面有更多诉求时,就会直接找综合云服务商,而不是网宿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压力,也有政策的影响。过去一年间,国家出台了14个相关法规来监管直播平台。这些规定要求对主播进行实名认证,提供鉴黄的技术手段,以及房间直播的内容强制存储六十天等。

以鉴黄为例,直播平台会引入第三方供应商对直播内容进行定时截图,形成一个庞大的图片数据库后,再由机器依据国家监管部门提供的样本,进行筛选过滤。这种技术需要用到巨大的数据量和机器学习算法,除了专门的人工智能企业外,基本上只有大平台才有这个能力。去年下半年,腾讯云上线了万象优图、阿里云上线了绿网。

“斗鱼高峰的时候上万个房间,接入我们的服务后,直接调用腾讯云的鉴黄引擎,有可疑的图片会给他们报警。例如每天有六七千万张图片,我们会反馈两千张可疑的图片,这个过程节省了将近一半的人力。”黄斌说。

目前,映客、花椒等直播平台都是在和图普科技等第三方合作。张华伟表示,一直播和图普科技、易盾都合作,现在主要用易盾,也在尝试接入阿里云的绿网;映客也一样,除了和图普科技合作外,也在尝试腾讯云的万象优图和阿里云的绿网。

去年11月,网宿科技与图普科技达成合作,就是意在为客户提供鉴黄服务,补齐增值服务短板。

不过全民TV技术总监张云龙还是认为传统CDN厂商在鉴黄、反恐上做得不够。他以反恐为例,百度云的做法是,通过抽取音轨的方式,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再进行语义分析和关键词识别。这是对传统图片抽取、识别方式的优化。

而除了技术、运维能力、鉴黄等增值服务,价格也是各个直播平台进入运营正轨后考虑的因素。

“对于初创企业,想快速积累客户快速渗透到这个垂直领域,在成本上的考虑不一定是那么大,到了真正具备精细化运营的时候,就会考虑综合投入产出比。”黄斌表示。

挑起价格战的依然是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阿里云。追溯到2015年,阿里云宣布“腰斩”CDN市场价格,腾讯和其他中小CDN企业跟进,2016年阿里云再度17次下调价格,核心云产品最高降幅达50%,随后腾讯云CDN跟进降价25%。

“相对来说,阿里云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家新做的直播平台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使用阿里云的服务,一般先预付40%的费用,后面再进行对账,他引用一位地方运营商员工的话,“阿里云这样的大平台在向运营商大批量采购时能压低成本,比如它给你提供了价值一万多的服务,那它在运营商方面的采购价是2000左右。”

大平台有打价格战的能力,这使得价格比阿里云高10%左右的UCloud就只能更强调工匠精神,UCloud创始人季昕华称,“好的品质、好的服务就应该有好的价格。”

挑起价格战的不止是阿里云、腾讯云这样大的综合云服务商,还有新的CDN厂商。

以星域CDN为例,它为直播平台提供极速版和旗舰版两种服务。极速版价格0.5元/Mbps/天,是传统CDN厂商的十分之一,而旗舰版产品的价格更低,0.27元/Mbps/天,只相当于传统CDN厂商的5%。

曾是网宿科技客户的熊猫直播已有将近一半的CDN带宽由星域CDN提供。熊猫直播CTO黄欢表示:“除了网络质量及快速的服务响应,综合低成本也是我们选择星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样的市场环境,最直接的影响是让网宿科技在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提升的同时,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3.87%,商品销售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16.69%。竞争加剧使得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价格承压。

网宿科技董事长刘成彦透露,“视频客户为其贡献的营收占比是40%,竞争对手的价格给的太低,已是微利的状态,40%的业务进入微利状态,对公司影响比较大。”

高盛高华证券最新一次报告将网宿科技移出强力买入名单,因为它虽然较好地受益于网络直播业务增加,但客户自建CDN的风险一直存在,以及需要应对云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的CDN带来竞争;平安证券的报告同样对网宿科技有风险提示,因为国内互联网巨头自建CDN,市场竞争加剧,社区云、海外CDN等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不过,网宿方面并不想降价太多去抢市场。刘成彦表示,“我们的策略是在收入和利润中取得平衡,我们会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和市场份额。”

对此,黄斌就认为不太乐观。“市场足够大,网宿可以继续有市场和地位,但面对更多红海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3

据记者了解,一般小型直播平台在量不大的时候,通常会到云服务商平台上试用一周两周,免费提供流量,如果觉得各方面指标都满足,就会自助化接入。而到量大的时候,直播平台就要更多考虑综合成本,通过招标PK的方式选择云服务商。

黄斌向界面新闻记者举例,“直播平台给云服务商一个域名,或者切少量的房间给你做支撑,配置一个播测。然后基调、博睿等第三方平台会为参与PK的云服务厂商配置好一个指标,包括首次缓冲时间、二次缓冲时间、可用性、卡顿率等,持续播测一周、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通过这个测试得出一个综合排名,选其中一两家来作为自己的供应商。”

“每个垂直领域,泛娱乐、电竞、秀场、游戏直播、社交直播,一般叫得上名字的,带宽量大的,都会做这样的PK测试。”黄斌说。

黄斌所在的腾讯云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视频云产品,7、8月上线直播业务。对于腾讯云来说,视频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板块,占据了收入的1/4以上。

他们的直播客户一部分源于腾讯系投资的公司,例如接受腾讯A轮投资的龙珠TV,以及其他类似的游戏直播平台,在这方面,腾讯云占据了大份额。在腾讯的生态之外,还有快手、国美、聚美,大智慧的视吧直播、蘑菇街、熊猫、全民TV等。

腾讯视频云总经理王帅透露,“2016年在TOP100的直播App里,有70%的App,都使用了腾讯云的服务。”

“我不否认有少量腾讯生态内的客户,但我们去接这类客户的时候,也有严格的PK测试,必须达到他的指标才能入围。”黄斌表示,“to B行业最终看的还是服务能力、资源、交付运维能力,这才是首要的。”

张华伟也是同样的观点,“我们从做小咖秀起就是用的阿里云,跟投资的关系不大,主要考虑到价格,还有大平台能提供服务的稳定性。”

和腾讯云不同,阿里云在国内云市场份额最大,重心主要在政企、电商等,单从直播而言,并不是一个业务重心。到去年8月,阿里才正式推出单独的“直播云”产品ApsaraVideo。

阿里云方面的资料显示,芒果TV、映客、熊猫TV、陌陌等超过一半的视频直播、点播平台都在使用阿里云的ApsaraVideo。

“一直播主要用的就是阿里云。”张华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也在尝试接入腾讯云,目前在测云加速。”

这样的测试和迁移在直播平台中经常发生。一般来说,直播平台会和云服务商进行一年一签,或者两年一签。基于容灾和成本的考虑,一家直播平台也会同时接入好几家云服务商。

“引入多家服务商可以让直播平台做CDN资源互备和互补,做更精细化的调度,在应对突发流量和系统问题时,保证直播服务的稳定性和观看体验,同时也可以更合理地控制带宽成本的支出。”百度多媒体云总经理李旭称。

“例如高峰值的时候,阿里云扛不住了,我们的后台技术就切一些到腾讯云。”一家正在试运营的直播平台负责人表示他们切换的依据还是看成本,“各家综合云服务商和CDN厂商打包计费的方式还是有所不同,性价比对比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跟着直播平台一起产生的马太效应就更直观地显现出来了。“特别是随着各家技术发展,其他家有更好更综合的解决方案,他就迁移到这个平台上了。”黄斌表示,腾讯云和阿里云都有专门的切换迁移方案。

“经常性地有客户从其他云服务商转移到腾讯云。”黄斌认为,“这样的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