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球远古时期最为相似的行星: “Mars”火星
火星(Mars):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外表呈橘红色,在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火星属于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2015年9月28日NASA发现在火星上存在少量的水,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且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由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周围两个卫星:火卫一与火卫二,其形状不规则很可能是火星引力捕获的小行星。在地球上观看火星并不需要航天器材,天气晴朗时肉眼即可见,其最高亮度可达-2.9等,在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
火星距离最近时地球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时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曾经达到约5880万公里,而在2018年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达到5760万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
科学家们通过从NASA获取的原始数据利用计算机模拟出火星早期的图片,结果显示曾经的火星与地球极为相似,如同克隆版一般,其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海洋、山川以及沙漠。在火星地形图中西半球耸立一个醒目的特征,中央即为塔尔西斯高原,高约14公里,宽过6500公里,伴随着盛行火山作用的遗迹,包含五座大盾状火山,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奥林帕斯山,有27公里高,600公里宽。
而曾经的海洋、植被为何会突然消失目前没有更直接的证据能够解答,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火星目前依然是人类最佳的探索宇宙起源的试验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登陆火星项目的启动,会传回越来越多令人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