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理解Intent
转于:http://www.imyukin.com/?p=183
------------------------------------------------------------------------------
在一个Android应用中,主要是由四种组件组成的,这四种组件可参考“Android应用的构成”。而这四种组件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调用,协调工作,最终组成一个真正的Android应用。在这些组件之间的通讯中,主要是由Intent协助完成的。Intent负责对应用中一次操作的动作、动作涉及数据、附加数据进行描述,Android则根据此Intent的描述,负责找到对应的组件,将Intent传递给调用的组件,并完成组件的调用。因此,Intent在这里起着一个媒体中介的作用,专门提供组件互相调用的相关信息,实现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例如,在一个联系人维护的应用中,当我们在一个联系人列表屏幕(假设对应的Activity为listActivity)上,点击某个联系人后,希望能够跳出此联系人的详细信息屏幕(假设对应的Activity为detailActivity)为了实现这个目的,listActivity需要构造一个 Intent,这个Intent用于告诉系统,我们要做“查看”动作,此动作对应的查看对象是“某联系人”,然后调用startActivity (Intent intent),将构造的Intent传入,系统会根据此Intent中的描述,到ManiFest中找到满足此Intent要求的Activity,系统会调用找到的 Activity,即为detailActivity,最终传入Intent,detailActivity则会根据此Intent中的描述,执行相应的操作。
Intent分为两大类:显性的(Explicit )的和隐性的(Implicit)。在两个Activity之间跳转时如果使用intent的setClass来设置 Intent的发起方与接收方或时间new对象的时候构造发起方与接收方,它被称为显性的Intent;而隐性的Intent则不需要用setClass或setComponent来指定事件处理器,利用AndroidMenifest.xml中的配置就可以由平台定位事件的消费者。
示例代码:
1. 显式:
- Intent intent =newIntent(Test.this,TestB.class);
- startActivity(intent);
或
- Intent intent =newIntent();
- intent.setClass(TestBundle.this,Target.class);
- intent.putExtras(mBundle);//传递信息
- startActivity(intent);
2. 隐式
浏览网页 (系统预定义配置)
- Uri uri =Uri.parse("http://www.google.com");
- Intent intent =newIntent(Intent.ACTION_VIEW,uri);
- startActivity(intent);
二、 Intent的构成
要在不同的activity之间传递数据,就要在intent中包含相应的东西,一般来说数据中最基本的应该包括:
【Action】用来指明要实施的动作是什么,比如说ACTION_VIEW, ACTION_EDIT等。具体的可以查阅android SDK-> reference中的Android.content.intent类,里面的constants中定义了所有的action。
【Data】要事实的具体的数据,一般由一个Uri变量来表示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ACTION_VIEW content://contacts/1 //显示identifier为1的联系人的信息。
ACTION_DIAL content://contacts/1 //给这个联系人打电话
除了Action和data这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外,intent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元素,
【 Category(类别)】: 这个选项指定了将要执行的这个action的其他一些额外的信息,例如 LAUNCHER_CATEGORY 表示Intent 的接受者应该在Launcher中作为顶级应用出现;而ALTERNATIVE_CATEGORY表示当前的Intent是一系列的可选动作中的一个,这些动作可以在同一块数据上执行。具体同样可以参考android SDK-> reference中的Android.content.intent类。以前我也写过一篇于category有关的文章,点击这里可以查看。
【Type(数据类型)】: 显式指定Intent的数据类型(MIME)。一般Intent的数据类型能够根据数据本身进行判定,但是通过设置这个属性,可以强制采用显式指定的类型而不再进行推导。
【component(组件)】: 指定Intent的的目标组件的 类名称。通常 Android会根据Intent 中包含的其它属性的信息,比如action、data/type、category进行查找,最终找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目标组件。但是,如果 component这个属性有指定的话,将直接使用它指定的组件,而不再执行上述查找过程。指定了这个属性以后,Intent的其它所有属性都是可选的。
【extras(附加信息)】,是其它所有附加信息的集合。使用extras可以为组件提供扩展信息,比如,如果要执行“发送电子邮件”这个动作,可以将电子邮件的标题、正文等保存在extras里,传给电子邮件发送组件。
下面是这些额外属性的几个例子:
ACTION_MAIN with category CATEGORY_HOME //用来 Launch home screen. 以前我也写过一篇于与之有关的文章, 点击这里可以看到。
ACTION_GET_CONTENT with MIME type vnd.android.cursor.item/phone //用来列出列表中的所有人的电话号码
综上可以看出,action、 data/type、category和extras 一起形成了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是android可以表达出诸如“给张三打电话”之类的短语组合。
三、 intent的解析
应用程序的组件为了告诉Android自己能响应、处理哪些隐式Intent请求,可以声明一个甚至多个Intent Filter。每个Intent Filter描述该组件所能响应Intent请求的能力——组件希望接收什么类型的请求行为,什么类型的请求数据。比如之前请求网页浏览器这个例子中,网页浏览器程序的Intent Filter就应该声明它所希望接收的Intent Action是WEB_SEARCH_ACTION,以及与之相关的请求数据是网页地址URI格式。如何为组件声明自己的Intent Filter? 常见的方法是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用属性< Intent-Filter>描述组件的Intent Filter。
前面我们提到,隐式Intent(Explicit Intents)和Intent Filter(Implicit Intents)进行比较时的三要素是Intent的动作、数据以及类别。实际上,一个隐式Intent请求要能够传递给目标组件,必要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检查。如果任何一方面不匹配,Android都不会将该隐式Intent传递给目标组件。接下来我们讲解这三方面检查的具体规则。
1.动作测试
Java代码
< intent-filter>元素中可以包括子元素< action>,
比如:
- <intent-filter>
- <actionandroid:name=”com.example.project.SHOW_CURRENT”/>
- <actionandroid:name=”com.example.project.SHOW_RECENT”/>
- <actionandroid:name=”com.example.project.SHOW_PENDING”/>
- </intent-filter>
一条< intent-filter>元素至少应该包含一个< action>,否则任何Intent请求都不能和该< intent-filter>匹配。如果Intent请求的Action和< intent-filter>中个某一条< action>匹配,那么该Intent就通过了这条< intent-filter>的动作测试。如果Intent请求或< intent-filter>中没有说明具体的Action类型,那么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 如果< intent-filter>中没有包含任何Action类型,那么无论什么Intent请求都无法和这条< intent- filter>匹配;
(2) 反之,如果Intent请求中没有设定Action类型,那么只要< intent-filter>中包含有Action类型,这个 Intent请求就将顺利地通过< intent-filter>的行为测试。
2.类别测试
Java代码
< intent-filter>元素可以包含< category>子元素,比如:
- <intent-filter . . . >
- <category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category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BROWSABLE”/>
- </intent-filter>
只有当Intent请求中所有的Category与组件中某一个IntentFilter的< category>完全匹配时,才会让该 Intent请求通过测试,IntentFilter中多余的< category>声明并不会导致匹配失败。一个没有指定任何类别测试的 IntentFilter仅仅只会匹配没有设置类别的Intent请求。
3.数据测试
数据在< intent-filter>中的描述如下: Java代码
- <intent-filter . . . >
- <dataandroid:type=”video/mpeg”android:scheme=”http” . . . />
- <dataandroid:type=”audio/mpeg”android:scheme=”http” . . . />
- </intent-filter>
元素指定了希望接受的Intent请求的数据URI和数据类型,URI被分成三部分来进行匹配:scheme、 authority和path。其中,用setData()设定的Inteat请求的URI数据类型和scheme必须与IntentFilter中所指定的一致。若IntentFilter中还指定了authority或path,它们也需要相匹配才会通过测试。
4.简单例子说明
讲解完Intent基本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就使用Intent激活Android自带的电话拨号程序,通过这个实例你会发现,使用Intent并不像其概念描述得那样难。最终创建Intent的代码如下所示。
Intent i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DIAL,Uri.parse(”tel://13800138000″));
创建好Intent之后,你就可以通过它告诉Android希望启动新的Activity了。
startActivity(i);
三、Intent的构造函数
公共构造函数:
1、Intent() 空构造函数
2、Intent(Intent o) 拷贝构造函数
3、Intent(String action) 指定action类型的构造函数
4、Intent(String action, Uri uri) 指定Action类型和Uri的构造函数,URI主要是结合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ContentProvider
5、Intent(Context packageContext, Class cls) 传入组件的构造函数,也就是上文提到的
6、Intent(String action, Uri uri, Context packageContext, Class cls) 前两种结合体
Intent有六种构造函数,3、4、5是最常用的,并不是其他没用!
Intent(String action, Uri uri) 的action就是对应在AndroidMainfest.xml中的action节点的name属性值。在Intent类中定义了很多的Action和Category常量。
示例代码二:
- Intent intent =newIntent(Intent.ACTION_EDIT,null);
- startActivity(intent);
示例代码二是用了第四种构造函数,只是uri参数为null。执行此代码的时候,系统就会在程序主配置文件AndroidMainfest.xml中寻找
对应的Activity,如果对应为多个activity具有此时就会弹出一个dailog选择Activity,如下图:
如果是用示例代码一那种方式进行发送则不会有这种情况。
三、利用Intent在Activity之间传递数据
在Main中执行如下代码:
- Bundle bundle =newBundle();
- bundle.putStringArray("NAMEARR", nameArr);
- Intent intent =newIntent(Main.this,CountList.class);
- intent.putExtras(bundle);
- startActivity(intent);
在CountList中,代码如下:
- Bundle bundle =this.getIntent().getExtras();
- String[] arrName = bundle.getStringArray("NAMEARR");
以上代码就实现了Activity之间的数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