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盲目疯狂投资 商业前景堪忧

一年前,自上海抛出“云海计划”后,北京、广州、深圳、重庆、宁波也相继推出“祥云计划”、“天云计划”、“鲲云计划”、“云端计划”“星云计划”。与此同时,IT巨头也纷纷开始布局各自的云产业,如GOOGLE基于自身优势提出的云搜索、IBM声明他们的云计算是虚拟机+远程接入、微软表示云+端计算是最高境界、亚马逊云计算干脆做的就是网络存储……

疯狂,是云!只因云计算还只是个概念,大张旗鼓的投资却丝毫没有介意。究其原因,“云计算,国家未来信息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基调已定,速度就是机会,就算眼光看不到前方、就算商业模式待定,一切跟着政策走,盲目的自信相互传染。

有统计显示,截止目前由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云计算产业基地,数量目前已接近20个,其发展思路呈现严重的同质化:建立数据中心园区、搭建信息化平台,聚拢更多的IT软件企业形成完善的IT产业链条,以此创造更多的信息服务创新模式,促进地方的经济效益提升。

显然,地方政府幻想的商业前景来自于云服务企业的连通互惠。而事实上,目前已有的云平台是否真能发挥其理想状态的功效,还有待验证,如何操作,也尚无成功先例可言。“我们肯定创新,也容忍创新中的失败,但试点运作与规模化追风必然不同,政府、企业,大手笔的成本支出如何收回,令人担忧。”有业界专家评论道。

云计算:盲目疯狂投资 商业前景堪忧

此外,对于地方政府的云计划,企业也有不卖账的。如IT巨头微软。日前,微软正式在全球40个市场推出Office365云计算办公软件套装,但中国内地并不在上述市场之列。微软公司一位工程师表示,主要是因为微软在华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并非就一定要占用很大场地,国内这种所谓的“数据中心园区”成本对外资企业根本不具有吸引力。目前各地都在建云计算平台,产能过剩不言而喻。

是到了政府反思、企业冷静的时候了,专家、媒体追踪评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表示,目前各地云计算中心建设所采购的软硬件产品多采用国外产品,且部分数据中心还处在业务模式摸索期的闲置状态,各地应避免投资过热和盲目跟风现象。

首席顾问王煜全表示,如果产业商业化程度足够高,政府出面引导能够加速行业标准的建立;但在产业起步阶段就由政府引导,一是会出现产能过剩,二是商业化程度严重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因为缺乏匹配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云计算运营中心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而另一些所谓的云计算项目圈了大片的土地,变相成为了房地产项目。目前各地争相建设云计算中心,大多是由政府主导划地盖楼,然后再买回成堆硬件。而一些大的跨国厂商,打着云计算的旗号,兜售自己昂贵的硬件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