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Mint 15:流畅的Ubuntu替代方案
关注Linux Mint的朋友们如今正身处尴尬境地。Mint以Ubuntu为基础,Ubuntu以Debian为基础,Debian又将可移动Linux内核作为自身支柱。三者都给Linux Mint带来深层次影响,不过Linux Mint 15却在保留所有执行步骤的前提下成功实现精简(此次被清理的是KDE版本)。
我们发现 Linux Mint 15 确实比之前的版本更为流畅、强大而且富于执行技巧。真正让我们感到好奇的是Debian滚动版本;另外,尽管名为 Linux Mint 15,但它实际上更像是 Linux Mint Forever。出于一系列原因,我们并不建议普通用户使用这套操作系统。还有一套精简版本,名为 Linux Mint Xfce 。
主要版本去掉了一些略显笨拙的应用程序,对陈旧硬件的支持能力也在继续减弱--不过可能没有多少用户会对此产生异议。我们仍然需要专门下载替换应用,因为不少原有程序在新环境下会产生奇怪的错误。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媒体应用Brasero,在我们的测试设备(联想T520及T530)上它无法二次将ISO镜像记录在标准CD当中,有时候甚至连首次刻录都无法成功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K3B作为替代方案,根据我们的经验其表现通常比Brasero更稳定。不过现在我们能够顺畅地进行U盘烧录或者将USB"随身盘"作为初始启动机制。
新版本安装完成后,必要更新的绝对数量比之前有了大幅缩减,这令我们非常欣慰。这说明系统如今能够始终使用来自正确资源库的数据,整个更新机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造。
可下载 Linux Mint 15 ISO 镜像文件与之前版本相比更加完整,更新时耗也有所下降。
Linux Mint 15 (Olivia)
Linux Mint 15共分为三大基本版本,主下载版本、Xfce以及LMDE。
主版本下载文件中默认包含有Cinnamon 1.8与Mate 1.6。目前我们推荐普通用户选择主版本而非LMDE版本。
Linux Mint 15 LMDE以相对纯粹的Deiban源代码以及更传统的Cinnamon与Mate版本为基础,属于一套 Debian Forever版本(即滚动更新版本)。大家也可以选择KDE版本,它以 Linux Mint 14为基础(从发行版层面看)而非Olivia。目前我们还没有在Linux Mint 15服务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设备上找到针对ARM的端口。相比之下,Ubuntu与Debian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Xfce在运行时只需要不足500MB内存以及5GB以下存储空间,这是个标准的精简版本。它已经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袖珍的系统版本,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它在本质上属于虚拟机。
Linux Mint 15的基础下载与安装流程都能在我们有限的笔记本测试平台上完美进行。此外,甲骨文VirtualBox、VMware ESXi以及Citrix XenServer等虚拟机环境也足以使其一展拳脚。
它支持EFI引导,因此可以轻松作为Windows 8系统的替代或者并行双引导方案。它还能将Windows 7或Windows 8的体积缩小并使其使用属于自己的独立分区,也就是利用著名的Grub2引导程序实现双引导启动。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五个分区,其中Linux Mint 15与Windows位于主引导区,恢复分区分别负责两套系统的数据备份,接下来是联想提供的出厂设置还原分区,最后是两个启动时内存检测分区。在默认状况下,设备会在开机后直接启动第一套操作系统--在我们的实例中,也就是Linux Mint。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在处理所有分区及安装工作时使用的都是BIOS而非UEFI,当然这与联想设备的设置有关。如果Windows 7或Windows 8系统由UEFI设置提供,目前我们只能关闭BIOS中的相关选项。某些设备上的Windows UEFI引导机制能够通过修改实现后备系统引导,不过这要视具体设备以及BIOS类型而定。
虽然我们对于UEFI的主引导记录/MBR隔离机制表示赞赏,不过仍然要对其糟糕的非Windows系统支持能力表示遗憾。
Linux Mint依然沿用Ubuntu基础,即将用户被归属于非root会话,同时将初始用户的密码设定为root密码。我们认为早晚会出现针对这一设定的安全漏洞侵入方案,毕竟root与用户绝不应共用同一套密码。
Linux Mint Debian版(LMDE)
Debian社区历来历来缺乏对普通用户的针对性支持,不过Linux Mint 15 LMDE如今已经披上亲民的外衣,希望搭建起通往Debian的通畅桥梁。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以及Linux Mint组件已经大在缓和了Debian对于入门新手的恶劣态度。
此版本每周(频率也可能更高)都会获得新代码,不过也只是为了进行测试而非真正稳定可靠。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版本的稳定性也许会有所提升、也许仍保持现状,但Debian的实力绝对不容质疑。
不过目前LMDE用户还无法享受到对EFI或者其它现代BIOS机制的支持。这意味着LMDE需要被安装在较早硬件之上、禁用BIOS设置并可能导致特定SSD规划及组合无法正常起效--但大家不妨试试看。只要在接入前先行清空,系统是能够使用GPT分区驱动器的。
与Olivia主流版本不同,LMDE配备的是Cinnamon与Mint的早期版本。虽然Linux Mint继承了Ubuntu的应用程序、库以及配置,但LMDE版本却并未做到这一点,因此用户很难找到理想的应用程序源。总体来说,LMDE看起来像Linux Mint、用起来也像Linux Mint,同Olivia一样属于Debian,但却缺乏Ubuntu那样的支持能力。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这样的东西为什么还有人在用?这主要是因为LMDE版本非常纯粹,不涉及任何Ubuntu、Olivia及其它前续Linux Mint版本所使用的各类插件。从某种角度看,它更像是Xfde--一款披着Linux Mint外衣的发行版。开发者们获得了一套新的基准系统,Debian发行版拥护者也可借此获得预装统一组件的系统环境。
正如Linux Mint在官方博文中所述,"实时安装工具以Debian为基础从头进行开发。用户可对其进行配置并在其它基于Debian的发行版中重复使用。我们注意到目前的Debian安装工具缺乏实时技术,并为自己在这方面取得的优势深表自豪。"有鉴于此,开发人员与Debian拥护者应该会对新方案表示赞赏。
我们也承认,Linux Mint此次采取的一系列变革能够有效对抗Canonical对Ubuntu做出的调整。
实际使用
主流Olivia版本运作良好,而且允许用户从选择列表中挑选适合自己的驱动程序--不过提供的备选驱动程序(大部分针对图形芯片组)无法匹配此次测试所使用的联想笔记本及虚拟机实例。
虽然安装速度更快,但图形用户界面的定制方案却也绝不马虎。设置过程非常简单,大部分组件都实现了提前加载(例如桌面主题等)。桌面上还提供大量功能性小程序,在使用感受上非常接近Windows 8图形用户界面中的部件与活动磁贴。
桌面背景现在支持动态效果及图片,例如天边缓缓飘动的云彩或者从飞机上俯瞰大地等。不过对于某些炫丽的视觉效果来说,其占用的CPU资源也略显夸张。不过大家的选择仍然很灵活,至少喜欢视觉效果的朋友能够借此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且大部分动态主题都被预置在系统软件包当中。整体窗口管理控制也在诸多细节方面有所提升。
我们在测试中使用的惠普打印机能够直接工作,无需任何进一步调整或者配置。不过遗憾的是,打包驱动无法正确提示我们打印机中墨盒存量过低,也没能发现/提示我们所使用的是"假冒"墨盒(当然这一点其实算好事)。相比之下,Windows 7驱动会针对这两项问题提出警告。
总结
新版本的出炉标志着Linux Mint再上新台阶,LMDE也帮助Linux Mint赢得更多开发人员的欢心。我们发现新版本更加完整,只要替换掉几款应用,系统就能够顺利完成很多过去相当繁琐的任务。更新版本的运行效果非常顺畅,桌面动态图形界面元素也显示了Linux Mint与竞争对手抗争到底的决心。
尽管以Ubuntu为基础,但二者在表面上来看已经毫无相似之处。好消息是:大部分应用已经已经脱离Ubuntu Unity独立运行,而且这类应用的数量正在成倍增长。
这可能是目前我们能拿出的最平易近人的Linux版本,即使是交给不懂技术的朋友或者家人也基本能够顺利上手。不过最后再抱怨一句:UEFI引导机制实在太过诡异,BIOS的变化也令人难以接受,二者的结合使我们几乎无法在新型笔记本设备上安装非Windows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