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编者按] 3月17日,北京城在那天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次降水,微雨微雪,给沉谧且悠远的清华园带来了独特的美。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4月4日,北京人一天内经历了雨、雪和冰雹。天气、环境就是这样,时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时而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对数据院的采访已完成,组稿也几近尾声,我不忍用哪一篇为数据院的四年画个句号。因为,数据院的故事还在继续,还会发展,还会变化。还是让我用人物剪影集的方式,记录他们不忘初心的奋斗,记录数据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俞士纶:公司里产生的大学者

(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系列报道中俞院长的身影并不多,但谁都知道他是数据院的一杆大旗。看看他的简历:

1978年斯坦福大学EE博士;1982年纽约大学MBA学位。

早期任职于IBM公司,是首批进入IBM公司沃森实验室的华人,曾获多个IBM奖项和专利,是IBM公司拥有专利最多的人之一。离开IBM后,俞院长完成了从公司内学者到学院派教授的华丽转身,获聘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特聘主任教授。用“著作等身、成就颇丰”来形容俞院长是再恰当不过了。先后出版过多部书籍,发表过850以上学术文章,拥有300项以上的专利。俞院长是Fellow of the ACM and the IEEE,多次任重大学术会议的主席或联席主席,曾任ACM和IEEE学术分支杂志的Editor-in-Chief。是数据挖掘界的名人。

2011年起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客座教授,并与国内中科院等多家单位有广泛联系。根据学校对数据院的定位,推动跨领域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公司里产生的学者俞士纶教授做数据院院长当之无愧。

虽不是全时在清华工作,俞院长每次回国的日程都是满满的:听取数据院、各大数据研究中心及各位RONG教授的工作报告,为数据院的工作把握大方向,参加高端学术会议,走访国内合作大学,带研究生……大数据项目的学生更是期盼着院长接待日,近距离向俞院长请教。

若问俞院长为什么对清华情有独钟,我透露一个小秘密:俞院长是“清二代”,而且还是北京清华的“清二代”哟。

王建民:辛勤耕耘,不负众望

(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2016年,清华大学与多家著名学术机构、著名公司联合,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负责建设“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我们的王院长是清华核心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毕业后,王院长就读清华大学,师从孙家广院士并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1995年加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现任软件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为大数据与知识工程,大规模并行计算模型,过程与行为数据分析与度量理论,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与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与系统。2008年以来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9项。

1998、2014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排名1)。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

王院长在大数据软件系统领域耕耘多年,并聚焦产业应用,在工业大数据领域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担纲“国家工程实验室”后,王院长更是厚积薄发,成为了气象,环保,交通等多个领域应用的基础支撑。王院长所代表的清华人耕耘的沃土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成长。

在数据院,王院长也是头衔最多的人。他是数据院管委会的副主任,教指委的成员,副院长,还是授课老师之一。王院长是数据院唯一有“编制”的人,是唯一可以代表数据院对外签合同的人,也是唯一不从数据院拿工资的数据院领导。

带着学校领导的信任和重托,带着对数据院创新的包容与理解,王院长默默地伴随着、支持着数据院走过了四个春夏秋冬。

个子不高,肩膀结实,承担着家、国重担。

薛娅菲:数据院的第一个员工

(数据科学研究院合作发展部前总监)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北京爷们儿遇到北京大妞,薛娅菲的面试和入职都快成了段子。侃完了从国际到国内,从清华到数据院的形势之后,执行副院长候选人韩亦舜(那时还没有正式任命)甩来一句话:回家读本书吧。读完,还想跟着我干,电我。三天后,再见面,韩院长给她起了个与“大数据”对仗的微信昵称:“小数点”。

薛娅菲曾经是典型的文科女,也是小资吃货。只是在数据院的三年半里,活活给磨练成理工“男”。也是,跨学科的数据院里必须是跨学科的人嘛。从采编、翻译、校对、运维开始,她的“兵”越来越多,她的职能也越来越多。职业规划,心理辅导,人事招聘,……这还不算,当得了演讲嘉宾,当得了论坛主持,当得了活动策划。组织实施能干、前台调屏能干、后台调音能干。这就是传说中的“上得了厅堂,下得去厨房,打得过流氓”吗?

“那薛娅菲为什么离职?”,“唉,女大不中留呀”韩院长叹息中带着不舍。薛娅菲为追逐爱情离开数据院去了上海。据说,她对韩院长有个承诺,等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完成后,她还回北京效力数据院。“我不指望。这样一个事业心强的孩子,结婚的大事刚实现,在上海又干起了一番事业。等她生完孩子回来,我怕是要退休了。”

韩院长对薛娅菲好,“就算是被他‘训’哭,我还是愿意跟着他干。”薛娅菲对数据院也好,早就着手人才梯队建设,不但培养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小数点”,也把我招募到韩院长麾下。

网红薛娅菲的故事反正说也说不完,就先到这里。薛娅菲的爱情故事一样传奇,只是不在本次系列报道的内容范围之内,想听八卦的请单独与我联系。

黎成权: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数据科学研究院首席架构师)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我第一次见到黎成权时,看着他拖着行李箱忙忙而来,又匆匆而去。“他赶着去青海的飞机。”韩亦舜向我解释道,“成权不容易啊。”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韩亦舜情绪的波动。

当时清华医学研究数据平台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他踏实、肯干、有才华,一心想着的都是怎样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今天看他情绪不对,一遍遍问才知道他家里老人生了病,但是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没提过。我今天说让他取消去青海的行程,但是他很坚持。”韩亦舜说道。

“家里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那时候平台的建设正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黎成权轻描淡写道,“无非就是自己累点,男子汉,小CASE。”

2014年9月,清华长庚医院和数据院正式签约,“医工结合”正从纸上走进现实。在未来双方将依托长庚医院现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和数据积累,融合清华大学在数据科学领域顶尖的科研能力和技术积淀,共同开发部署清华医学研究数据平台,首期将重点开展单中心多病种的数据科研工作。而黎成权就是这件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成权哥话不多,但句句都是金口玉言,答应的事情都是能做到的。对人相当挑剔的韩院长对成权哥的评价是:“智商情商都高的人”。数据院自建的几个数据平台,都是黎成权和他的团队实施的。

放弃高薪、不计报酬,成权哥心里有团火。“开心吗?”我问。“开心啊!这件事情前所未有!” 然而他的情绪倏地一转。“有时候也不开心”,成权哥半开玩笑的说,“专心做,不多说,就是行胜于言啊。”随后他就不多说了。我理解他的心情。这个时代想要靠情怀做点什么事儿还是挺难的,清华人就都有这种特质,踏实勤奋。于是我用两个无比俗套的词安慰道:“加油!”

付蕾蕾:掌握平衡的女孩子

(数据科学研究院综合管理部总监)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也许你在校内见过她的身影——一个骑乘电平衡车的女孩子。加速减速,拐弯平衡,行进自如,数据院无人能出其右。

她在苏世民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对学校的“文化”了解多一些。加入数据院后,表现出很好的沟通技巧。用她自己的“柔”平衡韩院长的“刚”,多次完成任务,还在校内结交了不少朋友。

别人对她的评价:小姑娘挺机灵,挺执着。

她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胆怯,不要退缩,不要停顿。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才有希望。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罗国荣:倔强的代名词

(数据科学研究院教学管理部总监)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说起罗老师的倔犟,数据院数第一,敢和韩院长吵架。但韩院长对她的评价是:“犟的可爱,犟的真诚。”

她耿直,率真。总是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愈挫愈勇。罗老师的口头禅是:“我就不信这件事情我做不好。”

她不认可的事情,谁说都没有用;她一旦认可,领了任务,就要把事情尽全力做好。

“你的努力最终能转化到别人身上,让他们变得更好,当然会投入感情。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来到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放着四束康乃馨,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我不是教课的老师,学生们这样做我很触动。”

郑路:在探索中探索

(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数据院大数据项目授课老师代表,数据院RONG教授)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开新课对郑路老师风险很大。创新机制没有理顺,新课内容不被接受时,还可能影响他的晋升。但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参与跨学科的教学平台建设工作,特别是实践环节,学界和企业界的思想碰撞,我觉得对同学对老师,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大数据项目持续火爆,对每一位老师都是考验。“扩容,扩容,扩容”,每当开学初,郑老师为代表的项目授课老师,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词。

这些授项目课老师们,普遍教学与科研任务都很重,还投身到大数据教育来探索,除了为他点赞,还是点赞,点赞。

李鹏辉:路上的“陪伴者”

(研究生院专硕办副主任,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筹划者代表)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李鹏辉老师为数据院的能力提升项目没少操心。数据院成立前他和研究生院的几位老师参与了调研、策划和设计,十分清楚数据院成立的初衷。在过去的四年里,也一直在帮助数研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数据院初创期间,很多权限都没有,参与者也没有教学管理经验。李老师不仅为数据院出主意,想办法,手把手地教;有时还亲自担负起一些管理工作。

采访时,李老师常说,发现问题咱们改,事情还是要往前推。大概,李老师对数据院的贡献可以说是:时而引领,时而推动。

刘政:对的事情就全力去做

(教育指导委员会代表,SAS软件研究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2014年11月26日,“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筹)”成立大会,“应用·创新”公开讲系列座第一讲就是SAS软件研究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政讲的。从那时起,刘总和数据院就有了不解之缘。

刘总对清华对数据院一直在默默地坚定地做贡献:所谓默默,不计名,不图报。所谓坚定,遇到困难百折不挠。被推举为教指委主任后,更是如此。

不但为清华争取了软件捐赠,还为清华争取了最大的权限,最新的模块;义务给清华开设数据分析课程;还在出国公务期间,为清华寻找国际合作的伙伴。

“数据院做的尝试我认为对,就愿意尽全力帮。”

赵锡海:有共识,携手前行

(医学院副教授,数据院RONG教授,校内科研教师代表)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赵锡海老师是清华大学编制人员里为数不多可以合法行医的人,专业医学影像,是那种“不管外在美丑,只盼内部健全”的人。与数据院缘起影像。

“心情忐忑去和韩院长商量支持北京市的项目,没想到一拍即合。不仅是钱,更是理念。”

正是因为理念上有共识,在推动“医工结合”的道路上,赵老师没少帮助数据院。从老师、同学,到朋友,韩院长拜会过的医生、院长、科主任、大专家有一半都是赵老师介绍的。

方向对,路难行,有共识,携手前行。赵老师用另外的方式在认可数据院,帮助数据院。

胡继业:小企业也有大数据

(北京创智信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优秀企业导师”代表)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清华的学生太棒了。” 每每提及数据院大数据项目的学生在他那里实习,胡总就赞赏有加。

胡总的企业聚焦运营商基站的蓄电池运维,是典型的“小企业,大数据”。参加了几次数据院的活动,发现数据院正在寻找“真数据,真问题”,就参加了实践项目的课题筛选。入选后,便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课程导师一起指导学生实践,“企业有付出,更有收获。确实是双赢。”

胡总所代表的一批数据院优秀企业导师,带着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学生学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感觉很有成就感。

据说,胡总正在想把问题继续深入探究,做成创业项目,留住学生。

王明哲:一点也不像90后的90后

(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学生、数据派研究部部长)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我与王明哲的第一次相见在清华大学伟伦楼。在数据派研究部的一次例会上。数据派研究部的来源,我曾经在《薛娅菲I从零到一,行则将至》这篇文章中详细讲述,而王明哲就是研究部的部长。

高效、有序、不拖沓,是王明哲在工作中,也是在学习上的态度。带领着校内外同学参加与大数据相关的比赛、通过分析企业给到的数据搞实践、还带着同学们进行知识梳理,每一条线都明朗有序,难怪薛娅菲直呼“明哲就是对的时间遇到的那个对的人”。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篇幅

韩亦舜:一个倔强的天蝎座“老头”

(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数据院建设者剪影——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终篇

我觉得短短几百字,很难全面且完整地讲述韩院长的故事。所以在每个人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都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三个词评价韩院长,你会选择什么?”令我非常意想不到的是,几乎大家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他正直,他坚毅,他充满激情。

我再补充一个,他是天蝎座(which means 腹黑且记仇)。


13个人,13个故事,然而这只是数据院建设者剪影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在默默地付出,源源不断地支持着数据院,为她的发展保驾护航。感谢大家的付出,万事终有尽头,但我们相信人的故事会一直延续。

时光荏苒,在系列报道终稿时,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句式,斗胆借用到这里:“爱一个人,送他去数据院吧。恨一个人,也送他去数据院吧。”

写在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最后

林语堂先生曾在《苏东坡传》中提到,苏轼身上有种魔力使得无数中国读书人为之倾倒。“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种魔力源自忧患来临之时,一笑置之的胸怀。之所以提到苏轼,是因为在来到数据院之前,通过各种资料,我脑海里呈现出的关于数据院的样子大概就像上面写的。大家都是“跨界高手”,都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有情怀、想得开。

然而与大家一同走过近半年的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团队呈现出来的是与苏轼齐名的另一位宋代词人—辛弃疾。既是书生,又是勇士。同样地,既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细腻感性,也具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丈豪情。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虽然一半山,行路难,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信念”,看到了夹缝中求创新的勇气,看到了四年的酸甜苦辣、竹苞茂松,也看到了四年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回顾: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数据院成立四周年之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之科研篇

万事皆起于微,教学尤是——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之教学篇

清华大数据,365天我们持续在发声—数据院四周年系列报道传播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