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数据结构》

第一章 数据结构绪论

数据结构: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1.3 数据结构起源

早期人们把计算机理解为数值计算攻击,就是感觉计算机当然是用来计算的,所以计算机解决问题,应该是先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一个社和的数据模型,设计出一个解此数据模型的算法,然后再编写程序,得到一个实际的软件。

可现实中,我们更多的不是解决数值计算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些更科学有效的手段(比如表、树和图等数据结构)的帮助,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所以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的操作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相关的学科。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

1.4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不仅仅包括整型、实型等数值类型,还包括字符及声音、图像、视频等非数值类型。

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比如人类的数据元素是:人;

畜类的数据元素是:马、牛、羊、猪等;

数据项: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比如人这样的数据元素,可以有眼、耳、鼻、嘴、手、脚这些数据项;也可以有姓名、年龄、生日、电话、住址  等数据项。

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什么叫性质相同呢?

  是指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数量和类型的数据项。

  比如人都有姓名、年龄、性别等相同的数据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