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3个月内集体崩坏: 安倍连写2封亲笔信向中国求援?

能当上日本首相的人,都备有很多面具。针对韩国发布慰安妇协议调查结果,日本拒绝对2015年达成的日韩慰安妇协议进行任何修改。安倍甚至强硬表态“对韩国1毫米都不能退让”。12月2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敦促韩方必须切实履行协议。

而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安倍则表明了“求和”的态度。12月22日在接见即将访华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和公明党干事长井上义久时,安倍布置下2个艰巨任务,第一是实现中日韩首脑会谈,第二是实现中日高层互访。探客发现,作为“知华派”的二阶俊博一脸凝重,很显然这个活不好干,即使带着安倍的亲笔信恐怕也很艰难。

日方的问题在于,明明想转弯,却舍不得松开油门,更不愿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踩刹车。两国关系貌似回暖,实则缺乏信任的基础。日本近期的所作所为,谈不上有什么善意:

1、日本率先反对将“市场经济地位”赋予中国;

2、安倍修宪和扩军备战的步伐不会停止;

3、日本仍旧会一直支持和指导臺-湾省的绿营,作为遏制大国崛起的重要手段。

而为了在表面上能够过得去,安倍像戏精一样卖力表演:9月28日,安倍罕见出席中国驻日大使馆的国庆节庆祝活动。12月4日,安倍明确表示要围绕“带路倡议”展开合作。他还派公明党山口那津南在11月底访华,并带去了自己的亲笔信。一个月内安倍写了2封亲笔信,什么事能急成这样?这怎么看到都似乎是向中国求援的架势吧。

“日本制造”3个月内集体崩坏: 安倍连写2封亲笔信向中国求援?

不过,安倍好像依旧把支持“带路倡议”当成能够与大国进行交易的一个筹码。但探客认为,这恰恰是安倍掩盖向中国“求和”的一个特征。二阶俊博已经把话挑明,日本希望能够消除暂时的障碍,保证自由顺畅的商贸环境,中日可以凭借良性叠加效应实现共同发展。在冠冕堂皇的说辞之下,是日本有求于人。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安倍即使贵为日本首相,也不能无视财阀的呼声。中日关系恶化对日本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经济遭受抵制,对财阀的营收带来破坏性影响。由于日方执意购岛,从2012年到2016年,中日贸易额增长率一直下跌,在2015年创下跌幅接近11%的纪录。

日本国内企业和经济实体深受其害,这一股强大的力量也对安倍形成压力,迫使其重视对华关系,调整政策,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在两国高层交流进入冰冻期的几年里,日本经济界依然不停派出代表,努力暖化关系。就在11月20日,日本派出最大规模的经济团地访华,表达了工商业企业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便车”的希望。日方的急迫感,也缘于竞争。就在12月中旬左右,韩国总统文在寅也率领最大规模的经济团体访华,谁能够先打开局面,谁就能占到便宜。

“日本制造”3个月内集体崩坏: 安倍连写2封亲笔信向中国求援?

美国的政策变化也对日本不利。在2016年之前,安倍对“带路倡议”和亚投行都抱有隐隐的敌视态度。但自从特朗普不顾日方劝阻执意退出TPP之后,日本的经贸环境骤然恶化。为了能够保住最后一点主导性,日本不得不挑起“TPP11”的重担,怎么看都像小狗拉大车。特朗普不想再对盟国提供免费的保护,也令日本不得不缴纳更多的“保护费”,这也会引起国内的不满。更麻烦的是,特朗普还强迫安倍开放日本市场,企图在短时间内就抹平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在这种情况下,躲到“带路倡议”的雨伞下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更何况,如今美国在对华关系上更重视的是实利,甚至具体到就业的数字、投资的规模等等,在对华问题上日本的价值正在下降,而且特朗普也不需要日本承担在奥巴马时期的牵制作用。安倍的对抗性举措正在失去必要性。

安倍在10月份赢得了众议院选举,如果没有意外,他将在自民党总裁和首相的位子上干到2021年,调整政策的时间比较从容。媒体预测,安倍在2018年将奉行比较温和的对华政策,走实用主义的外交路线,将钓岛的主权归属模糊化,甚至会因此而打压国内的某些捣乱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安倍政权在12月初驳回地方提出的“钓岛改名”提案。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安倍的看家本领。为了眼前的利益毫无原则才是日本政客真正的原则。

2006年中日因为钓岛问题、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等问题而闹僵,作为右翼民族主义者的安倍迎来其第一个任期。意外的是,安倍首次出访就来到中国,开启“破冰之旅”。

可到了2012年安倍再次上台时,为了迎合国内强硬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在钓岛问题上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制造矛盾,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则站在菲律宾、越南等国一边,向这些小国提供巡逻艇和资金援助,极力挑拨对立。

日本对华政策始终存在投机性。不要忘了,日本在谋求加入“带路倡议”的同时,还与印度联合推进“海丝之路”和“海茶之路”。另一方面,日本在对华政策上没有自主性,要视美国的态度而定。如今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也为日本改善对华关系留出了一点空间。

日本自身的衰落也成为对华求和的内在原因,安倍似乎想利用“带路倡议”脱困。

“日本制造”3个月内集体崩坏: 安倍连写2封亲笔信向中国求援?

首先,2017年是日本制造的“凶年”,享誉世界多年的日本产品频频出现问题,给英国修个高铁结果变成“水帘洞”,神户钢铁的丑闻在10月8日爆发后,日本6000多家企业都被牵连,新干线关键部件在12月20日断裂,“日本制造”在3个月内集体崩坏,这重创了日本的国际声望。

其次,资本具有无法抑制的逐利性,日本作为严重依赖外贸的岛屿国家,无法忽视家门口的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将在未来5年进口80000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还有井喷的游客。面对这等诱惑,日本不能保持淡定。

第三,“安倍经济学”无法令日本国民对经济抱有信心,即使东京奥运会也没能重振疲软的经济。

与日本人打交道要牢记一点:日本的国民性与二战时期没有什么区别,看你病要你命、死不认账、颠倒黑白是日本人的长项。只有大国完全崛起、令日本人在实力对比上感到绝望、失去挑战的勇气,日本才会真正对华低头,两国之间才有可能实现和解。

80年代中日关系的“黄金时代”成为过眼云烟,在接下来的近30年里,两国逐渐成为争夺亚洲主导权的对手,双边关系的特征就是“斗久有和,和久必斗”。可以预见,而在未来30年,中日关系将彻底完成历史的归位,日本重新成为从属,就像过去2000年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