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宝宝”不敌银行开放式产品

晨报记者 刘志飞(理财主笔)

曾经名噪一时的余额宝,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从当初动辄超过5%的7日年化收益率,到现在已经腰斩还不止。而各家银行近年来推出的高流动性且较高收益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渐渐占领市场,压过互联网“宝宝”的风头。

银行产品收益率有优势

2013年6月,余额宝横空出世,其高收益、低门槛、申赎灵活等特性迅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当时,余额宝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5%是常事。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腰斩还不止,昨日披露的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2.537%。

余额宝的火爆一度带动互联网“宝宝”百花齐放,而面对互联网“宝宝”的冲击,商业银行在明确了市场需求后,极快的做出了响应,推出了高流动性且较高收益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进入2016年后,受经济下行影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及银行系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出现了持续向下的走势。但整体来,银行互联网产品收益率仍然保持了相对明显的优势。据普益标准统计,在2016年,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向下趋势非常明显,至11月下滑幅度达0.59个百分点。而现金管理型银行理财产品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走势,平均收益率保持在2.96%,领先互联网“宝宝类”产品0.2个百分点。

银行产品风险相对较小

除收益率劣势外,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所蕴含的风险也相对更大。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认为,“宝宝”类产品的本质是货币基金,这类产品虽然整体风险较小,但并非毫无风险,尤其是在其规模迅速扩张过后,由于自有资金较少,在风险事件爆发后较难通过自有资金垫付的方式兜底。而银行自有资金相对更加充裕,资金再募集能力也更强,且在目前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中,兑付情况直接与银行的声誉挂钩,安全性明显更高。

同时,互联网产品的低门槛(投资起点较银行理财低很多)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平台与投资者之间对信息对称性的追求不高,大幅提高了违约风险。而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10年的发展,在监管政策上更为规范,市场对其的监督也更为严格,投资者选择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所承受的风险极小。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方向

对于开放式理财产品而言,之所以近两年产品规模能够迅速扩大,除了大型银行持续对这块市场投入以外,中小型银行的积极参与也极大的激发了这块市场的活力。前置封闭期型、定活两便型、滚续型各类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整个市场呈现了百家争鸣,各展其长的特点。

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达9.67万亿元,市场占比高达36.80%,仅次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考虑到2014年年中,此类产品的资金余额不足2.5万亿,短短2年时间规模便有了接近四倍的扩张,显示出此类产品受到了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说明了市场对其的认可。

在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表现越来越优秀,收益率下滑收窄的大环境下,曾经炽手可热的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已较难对银行理财形成冲击。不过,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并非是银行理财形式演变的终点,逐步培养投资者转向净值型产品,使银行理财真正回归到“代客理财,风险自负”的本质上才是银行理财所期望的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