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将是“互联网+交通”下一个风口?
近年来,网约车与网约电单车逐渐成为明星互联网交通产品,但传统公交行业也开始静悄悄地发起了一场革命:互联网巴士逐渐兴起。未来,这场革命或将更为深入。
互联网巴士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固定集约化出行场景的服务。11月22日,上海济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南方日报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巴士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此前公众不太熟知的互联网巴士行业进行了全盘梳理和分析。
●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按需规划受上班族青睐
应先生是一名居住在上梅林、工作在科技园的年轻IT工程师,坐互联网巴士已有半年。他介绍,只要注册成为这家互联网巴士的用户,在上面可以买日票或月票。让他觉得方便的是,这辆巴士在他家和公司的楼下都停靠,因为车程只需要半个小时,节省了半个多小时。并且起始时间稳定,早上7:40的车,7:35就可以在那里等车。
传统公共汽车与地铁拥挤不舒适,出租车又比较昂贵,互联网巴士则填补了公共交通服务的空白,使乘客可以以低于出租车的价格体验高于地铁和公共汽车的服务,获得出行的最优方案。所以,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巴士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新兴的一种交通模式,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巴士通过搭建网络平台获取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根据汇总的乘客出行需求设计定制线路,定制运行方案,因此能准确地“按需规划”,这样方便乘客,可以保证一人一座,站少直达,乘客省时省心,同时互联网巴士可提供多样的增值服务,保证乘客出行体验的最优化。“不用抢座,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加班族,可以上车补交。”应先生称。
从报告的数据来看,互联网巴士用户年龄集中在25岁-40岁之间,男女比例各占一半,主要从事的职业是软件开发、行政管理等,月收入在6000元-10000元的占据49.07%;月收入在10000元-15000元的用户比例为24.91%,居其次。性别方面,男、女占半;25岁-40岁区间占据84.032%。职业方面,软件开发类占据20.45%,行政管理类占据15.61%,产品类占据13.01%。上班人群多数人对于消费量力而行,用户虽然对精神体验有追求,但性价比依然是影响消费的元素。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巴士运营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互联网公司搭建软件平台,利用旅游大巴等闲置资源提供网约公交的服务,目前,互联网巴士的主要业务是通勤;二是传统的公交公司利用互联网提供多样化的公交服务。其中第一种模式较为常见,是互联网巴士运营模式的主流。记者了解到,小猪巴士、嗒嗒巴士等属于前者,而另一类传统公交公司比如深圳巴士集团公司也推出了“优点巴士”。
未来两年将是行业洗牌期
2015年,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交通”发展迅猛,网约车频频成为社会热点,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巴士市场迅速壮大,小猪巴士、嘟嘟巴士、嗒嗒巴士先后成立,滴滴快的也上线了巴士业务,主要针对上下班通勤交通、旅游客流等交通需求,提供定制公交服务。
今年7月,七部门公布首部网约车法规,中国网约车市场将走向规范化,互联网巴士也将获益,业界普遍对此持乐观态度。记者也发现,目前国家及深圳本地推出一系列新能源车推广政策和“公交优先”政策,并特意把智能出行写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
报告显示,对于固定场景的出行中,如上下班、周边出游等,互联网巴士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商业力量,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互联网巴士相对低廉的价格会吸引部分网约车用户,从私家车到互联网巴士的出行方式转变,将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促进城市交通健康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巴士之所以受到市场的青睐,关键是把互联网思维发挥到了极致,高度关注用户体验,做足路线设计与服务质量的文章。对比传统公交,网络定制巴士在客户评价、平均运送速度、准点率、使用效率上都更具优势。嗒嗒巴士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甜介绍,相比传统巴士公司,互联网公司与用户连接会更深入,用了很多非传统的方式,更了解用户,也更重视用户加强运营,用户对产品需求会及时反馈,公司会及时对线路优化,让线路的主题化更明显。
报告显示,与网专车相比,互联网巴士有政策上的优势,互联网专车很多是私人车辆,而互联网巴士的车辆主要来自于旅游公司或者租赁公司等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所以,互联网巴士的车辆实际上有运营资质,只是通过软件平台进行运营,在这个过程当中,车辆合法,软件本身并不违法,便不能想当然认定其违法。作为具有“互联网+”特征的新生事物,互联网巴士可以有效补充早晚高峰时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是资源的良性利用。
不过,虽然互联网巴士市场蛋糕大巨大,但抢占市场并不容易。2015年,多家服务商涌入互联网巴士行业,市场经历了一轮较大的行业洗牌:考拉巴士融资失败,滴滴出行宣布投资5亿元进入互联网巴士行业而后也渐渐淡出,开始集中于公交实时信息的查询服务。到了2016年,小猪巴士、嗒嗒巴士和嘟嘟巴士相继获得资本青睐,互联网巴士行业主流服务商渐渐形成,地域性服务商以借助当地有利资源缓慢耕耘。报告显示,随着出行市场上的整体市场格局逐步稳定,互联网巴士将会在近两年展开激烈竞争并继续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