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记忆丨当年沈家门、鲁家峙往来的唯一公共交通线
2014年7月27日18时,一艘白色的小渡轮“沈渡3”缓缓靠上码头,沈家门至鲁家峙渡轮当天的末班航次收工了,这也意味着该渡轮就此停止运营。
当年的这条渡轮航线,可是沈家门、鲁家峙两地居民往来的唯一一条公共交通线。最初,还没有渡轮,两地居民靠泰来道头的小舢板接送。1956年前,有7条舢板往返沈家门、鲁家峙,那时候也不需要专用的码头,旅客凭石埠头上下。到1956年,当地利用旧船改建码头一座,长10米。1960年,木质机帆船取代小舢板,这条航线的渡轮开始升级换代了。1976年8月,建“沈渡1号”船,木质,总吨90吨,限载客300人。过了两年,又从上海购入“沈渡2号”钢质船,总吨120吨,载客量也是300人。进入上世纪80年代,这一条航线进入黄金时期,当时的渡轮曾创下年客运量400万人次的辉煌纪录。1989年,投资45万元,建“沈渡3号”钢质船,载客量达到700人。
鲁家峙人离不开渡轮。因为对岸的沈家门,可以为居民们提供渔需生产资料、生活用品。那时候的鲁家峙基本没有街市,唯有轮渡码头附近有一家稍微大一点的供销店,以及零星的几家小店,当地居民购买日常用品经常要去沈家门。岛上一些学生也在沈家门读书,还有很多在沈家门各单位上班的鲁家峙居民,因此每天早上、傍晚,都会形成一个客运高峰。当时,轮渡从凌晨3点开始营运,一直到晚上12点结束。夜间,渡轮的班次少一些,但是非常重要。万一岛上有居民生病,或有急事要从鲁家峙去沈家门,这夜航渡轮就成了应急的海上“绿色通道”。
对很多上世纪80年代初的沈家门人来说,这条渡轮航线非常重要。那时鲁家峙岛上有沈家门渔工商和舟山水产加工厂两家企业,员工上千人,很多工人都住在沈家门,上下班来回轮渡是必经之路。到渔汛季节,两家企业还要招募大量的临时工人,到鲁家峙晒黄鱼鲞、剖乌贼、斩“绿剥皮”(学名绿鳍马面鲀),因此渡轮生意十分红火。轮渡码头客流量最多的一天,能卖出船票1万多张,最忙的时候,4艘渡轮都参与营运。
渡轮的数量多了,体型大了,轮渡码头和候船室也在不断扩容。沈家门轮渡码头,也就是被称为“海口”的地方,逐渐成为沈家门渔港的繁华所在。
(鲁家峙 网络配图)
上世纪70年代末,笔者刚开始读小学,那时候全家都租住在鲁家峙,所以对鲁家峙渡轮记忆深刻。
记忆中的沈家门轮渡码头有一幢两层楼的房子。门口有售票处,船票的价格,据说早先最便宜的时候,每人次只要2分。后来从鲁家峙回程不用买票了,票价就改为4分。检票,就是把船票撕角,工作人员把票子撕掉小半张。然后乘客就在候船室里等船,少则几分钟,多则半个小时以上,晚上船少,等候的时间就长了些。候船室和码头栈桥之间,用大铁门隔开。等渡轮靠码头,先放客上岸,从出口处疏散,再打开候船室铁门放客。等这一班客人走光,候船室的铁门又关住了。不久,渡轮就“呜呜——”鸣笛起航,驶向对岸……
鲁家峙渡轮是属于敞开式的那种,上面有篷可遮阳光,可避雨淋,四周还有一排凳子,可供乘客歇坐。上下班的高峰期,渡轮上站满了人,好多人还推着自行车。
小时候,沈家门没有公园可以玩耍,孩子们就会把乘渡轮当做“水上观光”。那渡轮,简直就是我们孩提时代的游艇。我们对船上的设施很感兴趣,记得船身外侧有一个排水孔,船一开,就会排水,大家都觉得稀奇。水手们撇缆绳的动作、船上汽笛的鸣声……我们就是在渡轮上接受海洋文化的熏陶。
码头往北,就是沈家门小商品市场,那更是一处闹猛的地方。码头的对面,有一条商业街,就是泰来街,那里是渔需、日杂商品一条街,街上还有益民浴室。码头地处滨港路,对面的楼房有三八商店门市部、冷饮室等等。轮渡码头一带,似乎常常是人头攒动的景象,热闹极了!
鲁家峙岛在不断“长大”。跨入新世纪,鲁家峙岛不断围垦,面积变得更大了。扬帆集团等大型企业入驻,人口倍增,居民小区越来越多,鲁家峙也变成了满是高楼的新市区。一条渡轮航线,满足不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先是造桥,2006年正式建成通车的鲁家峙大桥,首次将鲁家峙小岛和沈家门城区连接在一起。再是通隧道,2014年1月28日,历经5年多的建设,沈家门港海底隧道试通行。随着出行方式的多元化,慢慢地,鲁家峙渡轮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乘坐渡轮的人越来越少,“沈渡3”的汽笛声,终于成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