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一部我认为的好电影
一上来有人就会问你,你拿什么说它好?自己细想了下,电影的好坏在于展现了什么故事内容和看完后的感受,以及给了你什么样的回味。而《芳华》所展现的,却让人回味无穷。
从个人的角度来剖析,至于最详细内容还是需要观众们自己看电影去。
先说刘峰,真正的展示什么是“雷锋”,真诚、无私、奉献,相信在那个年代绝对有不少这种人,但是电影里他的处境并不那么好(我是一俗人)。是在想为什么林丁丁拒绝他,那个台词给了答案,因为他是雷锋,所有人都喜欢雷锋的奉献,都愿意被帮助(沾光),而跟了雷锋,就意味着吃亏,夸赞不能当日子过。对于战斗里的刘峰,更愿意把他作为对越自卫战里的一个符号。观影的时候,旁边的朋友连对越作战这个事情都不清楚,我无语,这可是本部电影的一大功绩,感谢导演的魄力,冒着审核的风险,为我们展示了那场战斗的狰狞一面,虽然只有芦苇丛一场戏,但是呼应上了小时候听说的“老山前线”。
其次,说说何小萍,充满希望来到部队,但是她还不知她面对的这个女生圈是怎样,她土气、有味、弱势、悲苦,种种让她不合群,其实也说明了受气这个词真的不分时代、不分部队,不管你在哪里。不过,正如旁白里说的,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真善美一直在她身上,但是我们不需要鸡汤,换做是你在其中,你会喜欢她吗,谁会理解她,我们听大夫说,于是懂了她为什么精神病了,如果直接看到一个这样的精神病呢,谁又能懂多少?
挺想说其他人的,林丁丁的婊化,怎么刘峰就看不出来呢;朱克的烂仔,真让我想起了老炮,肯定抽他了;郝淑雯的狗眼看人,奔着门当户对夺了别人,叫人无奈。不过我们周围、我们自己、我们现在何尝不是存在这种情况呢,,为此我们不归咎人,我们来怪时代吧,文革岁月,行为极端,但也纯净简单点,强调集体、奉献;改革开放,人们追求自由富足,却也正大光明的放开了那点私欲。
有人说这个电影应证了那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很气愤,因为他们说对了,而这也正是导演想显示的。那段郝淑雯对联防队爆的粗口真的应上了我当时的心情,与《老炮儿》中六爷打警察耳光那下何其相似。
一部好电影,分不清好人坏人,丰富的人格才吸引人。看到他们的结局,其实也是缅怀那个年代,导演编剧缅怀他们自己那会的芳华。
最后来一句,芳华易逝,少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