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印度种姓制度, 低等种姓难以翻身
近些年来,印度为自己打造了一件光鲜外衣:它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军事和航天领域大动作不断,在西方国家眼中,更是毋庸置疑的第三世界国家中的民主“模范生”。
然而,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却充满了外人无法理解的怪象。
在这里,从来没有实现过男女平等,许多女性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在这里,将人划成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在这里,连基本的电力供应甚至厕所都无法满足国民的需要。
摄影师Sanjit Das曾深入到印度农村地区,与村里的低级种姓的村民在一起,亲身体验低级种姓近乎原始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这里,种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职业、社会地位、人际关系、配偶的选择等等。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即僧侣阶层,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阶层,为第二种姓,仅次于婆罗门,负责行政管理和作战。吠舍即平民,为第三种姓,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同时,各种姓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进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种姓世袭,不易更改。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