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家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成立 智慧停车迈入城市级发展新阶段
12 月 6 日,我国首家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近百位政企学商界专业人士与会。
据悉,该研究院由国内智慧停车行业领军企业ETCP发起成立,作为全国首个智慧停车产业专业研究机构,该研究院的成立对于缓解停车难社会问题、推动智慧停车行业发展、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政企合力之下,智慧停车或将迈入城市级发展新阶段。
瞄准城市停车痛点,加速缓解停车难
近年来,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困扰车主、政府以及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有车难找位、供需不统一、管理难聚焦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于车主来说,“开车十分钟,停车一小时”已经成了常态,寻找车位停车过程耗时费力。此外停车场小、散、乱,智能化程度低,同样成为整个停车产业的一个痛点。
车为何难停?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但停车位的增速却没有跟上。以北京为例, 2005 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8. 3 万辆,但备用停车位只有71. 8 万个;到了 2015 年,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到561. 9 万辆,而停车位仅增加到190. 6 万个,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由于空间分布不均衡、汽车和车位之间信息孤岛等原因,停车资源存在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这一现象由来已久,表现在多个核心城市车位空置率居高不下。以上海为例, 2017 年 8 月车位使用率只有40%,经业内测算,如果上海将车位使用率提升到80%,就可满足 2019 年的全部车位需求。
作为智慧停车行业的创始企业和领头羊,成立 5 年来,ETCP始终致力于通过高新技术解决方案缓解停车矛盾,推动行业智慧化进程。迄今,ETCP已为全国约 200 座城市的 5000 多家停车场进行了智慧化升级改造,积累上千万用户,是智慧停车行业唯一的独角兽企业。
据了解,ETCP之所以牵头组织成立首个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正是为了填补企业与政府在停车管理和推动中存在的“真空地带”,旨在打通停车产业链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机构、专家等,对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为长远问题指明前瞻性和战略性思路,推动停车行业的整体发展,加速解决城市停车痛点。
搭建专家智库,驱动产业技术与模式升级
一个产业的革新升级需要多方合作,对智慧停车来说尤其如此。这是一个属性复杂的行业,在落地过程中,涉及官方政策、城市规划;在技术研究中,涉及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在业务对接中,又涉及与企业和商户的合作。
很显然,单凭一两个企业很难快速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而整合、链接产业内外围更多资源则可谓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其中,产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是最核心的一类资源。基于此,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将打造专家智库平台作为一大重点。据了解,在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第一批专家顾问名单中,几乎囊括了行业所涉及的多数核心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包括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共享出行分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分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综合交通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大数据所等。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的相关行业研究机构也作为本次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据了解,在充分整合产业资源、加强产业合作的基础上,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未来将定期举办平台会议及活动、输出专业研究成果、探索新型技术与模式,全面推动产业协作、升级与发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群策群力,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是智慧城市的显著特点。其中,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未来计划每年投入上千万资金,充分挖掘和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全面推动产业协作、升级与发展。研究院将通过输出专业研究成果和大数据,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写与制定以及政府与科研院所的研究性课题,助力政府从不同维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满足社会与民生需求,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这种由实战型领军企业牵头,依托专家智库资源,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研究平台,或将成为智慧停车行业的一支“奇兵”,在行业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安科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安科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