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共享尝鲜” 却被“拦路腰斩”? 到底是谁的责任

宁波“共享尝鲜” 却被“拦路腰斩”? 到底是谁的责任

近日,在宁波街头出现了一种共享经济新模式—“共享大巴”,宁波全大市8公里免费,而大巴车也仅有5辆!比如说从宁波南部商务区到江北正和电商园(8公里左右),我们打车的话大概要40多元,当然了,有人会说,选择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花得钱当然不一样,没错,是这样的。但是大家不要遗漏了重点就是,花再少的钱那也是得花钱,而共享大巴是不要你掏钱!那么,作为同样是共享出行的一环,和之前火热的共享单车和汽车相比,是否也会掀起一波浪潮?但预想总是好的,现实还是现实。我们发现事实上“共享巴士”的运营不温不火,先不说其融资规模和其他两个行业无法比,就连生存状况都成了问题。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运营模式。

共享大巴在付款方式上乘客只需通过App或者微信就能“共享”这些大巴车。每位成功预约的乘客需支付48元押金,再配合给予乘务员扫码方可上车,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服务结束后,可以即时退还押金。而关于路线方面,大巴里面也提供一些旅游景点线路,可由乘客发起预约。当中最为值得一提的特点为,景点定制路线:即游客可提前在APP乘客端查询免费景点直达专线,点击景点线路支付押金,加入景点路线即可预留乘车位,在订单显示的发车时间、地点准时上车,便可直达景区。这样来看,其实还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按逻辑推理下去共享大巴应该会处在一个爆发期的阶段,而营业额应该是直线上升才为正常;但事实上却是自上线试营运开始就处于亏损的状态,然造成这样的原因在我们看来只因为一点......

宁波“共享尝鲜” 却被“拦路腰斩”? 到底是谁的责任

虽说共享大巴只有5辆,但事实上乘客的需求点他们未曾抓住!

很多公司想通过上下班这个高频需求作为流量入口,当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则探索盈利模式。“共享巴士”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乘车送早餐,以及在App上内置广告等等。然而,效果出来却是如此,乘客对所谓的社交并无太大兴趣,他们希望的只是准点发车,准点到达;共享大巴对于乘客来说只是一个地铁与公交的替代品。我们预估过,只有当上座率达到80%以上时,“共享巴士”的收入才能基本抵消成本。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新鲜且少的东西一般都是受大众所青睐的对象,可自共享巴士上线后由于上座率低,使得盈利空间有限,从而让共享巴士面临存活困难。作为共享中的一员,为什么不能被大众所追捧?在我们看来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共享大巴面世后需要一段被大众所接受的时间;其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需要知道大众的需求点在于哪,便可侧重于哪,而不是一味的追名逐利。如这两个大问题不能有效的消化,是不能远走的。近日它又将面临一项重大挑战......

我们得知于10月24日,宁波市运管局、市客管局、江北交通运输管理处3家单位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紧急叫停共享巴士这一项目。其理由为涉嫌非法营运,将坚决取缔。“哗......然一声”,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共享大巴在赚取眼球后,这家试运行不到一月的宁波创业公司,如今却处在风口浪尖。我们从客观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出现,非法营运车辆上路,乘客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造成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其次,该平台采取押金模式,那么你跑路了怎么办?所以,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目前共享出行平台跑路事件日益增多;最后就是在于平台宣称的8公里免费,超过部分收费等规则,容易引发实际公里距离纠纷。既然被喊停问题找出,那我们就得考虑后面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喊停事件刚出不久,其负责的管理部门对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进行过两次约谈,结果为,管理部门要求平台根据相关条例规定,办理相应申请,或选择正规有资质的运输企业及车辆经营进行合作,平台回复愿意接受整改。那么,共享大巴,有没有可能通过申请,获取营运资质呢?

据甬派新闻,主管部门的答复是,可以提出申请,但目前获批会有点难度。

如果共享巴士能“满血复活 改善前行”那么未来在我们的世界中会否出现共享火车、飞机呢?

从监管层面上看,不得不说在涉及安全问题上,主管部门对客运市场实行的严管,让准入门槛较高,有效的实施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要求,是对大众以及运营主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谁都可以做,一哄而上,大家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意参与,虽然可以促进优胜劣汰,但更有可能演变成恶性竞争。其实通过整件事,我们意识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加速到来,有效地助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大巴这个传统行业的确需要一些革新,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使这一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入一个全新的格局,这也正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但需要谨慎前行!我们相信在未来共享大巴通过有效的整改,使得其运营顺畅,将再次推动共享经济前行。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共享轮船、火车、飞机等更多的共享出现指日可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