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员学习Flex和BlazeDS的十三个理由
本文列述了13个Java程序员应当学习Flex和BlazeDS的理由,讨论了为什么Flex结合BlazeDS是开发RIA的最佳组合之一。无论是高度交互的网站还是以Java为后端的企业应用,这项组合都是最佳选择之一。更重要的是,这项组合能同时为开发员和企业带来高回报(ROI)。
在阐述Java程序员应当学习BlazeDS的13条理由时,我以一个假想的苏打分派系统来展示如何让已有的Java程序转变为RIA应用。通过这个例子,我同时还会讲解到BlazeDS在已有Java应用或新建Java应用中的多种不同用法。
理由一:开源
Flex软件开发工具箱(SDK)的核心是个开源框架,专门用来开发、维护那些在不同浏览器、不同操作系统下界面都相同的RIA应用。Flex发布采用的是Mozilla公共许可证(MozillaPublicLicense)。编译后的Flex应用在AdobeFlash平台下运行。
BlazeDS是连接Flex和Java的索桥,是项针对远程调用和消息传递的开源技术。在Java应用服务器上,它以servlet的形式存在,因此可以在任何标准Java网络应用中运用它。BlazeDS以LGPL(LesserGNUPublicLicense)公共许可证书发布。在发布BlazeDS的同时,Adobe还公布了AMF(ActionScriptMessageFormat)规格说明,BlazeDS、Java和Flex客户端间以这种简洁的二进制格式实现通信。
理由二:完善的社区支持
Flex社区非常活跃,社区贡献了大量项目。Flex.org,这个配以社区新闻的Adobe站点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社区贡献;Yahoo!上的Flex用户组的成员也已经超过了11000。
再比如GoogleCode上的Flexlib项目,已经提交了大量的开源UI组件。Swiz和Mate项目贡献了优化事件处理的框架;还有GorillaLogic贡献了自动化UI测试的FlexMonkeym项目。
理由三: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
据Adobe的Flex“传道士”——JamesWard看来,Flex高级开发员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学习Flex能让你拥有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开发技能。
理由四:更高的业务效益回报
总体上,开发企业web应用不是个轻松的活,这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事实。Flex和BlazeDS提供的不仅仅是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而且开发技术本身相对也非常简单。开发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因此可以很快推向市场。Flex和Flash带来的用户体验也相对更有魅力,对增加流量、提高用户转化率(conversionrate)很有帮助。
很经典的一个例子是Borders连锁书店。他们最近发布了带有“魔法书架”的新网站,这个网站采用Flash接口来模拟书籍借阅的过程。Borders发现这一模拟借阅非常明显地提到了用户转换率:“借助这个Flash驱动的接口,用户可以浏览书籍、DVD和CD的封面,用户转换率比其他没有此项功能的网站高出62%”。
理由五:Flex是第一个专门为创建UI而设计的语言
大部分语言都不是在第一时间设计其对UI的支持。Java中Swing包的实现刚好是个很好的证明。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像捆绑数据这样的简单动作在Swing当中的实现就非常痛苦。用Swing最大的问题在于,要想提高开发效率就必须要对其API了如指掌。
Flex刚好相反,它是专门为创建webUI而设计的。正如BruceEckel所说,Flex是第一个针对UI开发的领域特定语言(DSL)。用Flex构建UI比其它诸如JSP、JSF、Swing等技术简便得多。语言本身糅合了数据绑定、事件处理、控件布局以及其它一些UI常用开发技巧,就算对语言没有深刻的理解也不会影响开发效率。
理由六:编程风格近似于Java
你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Java开发工具来开发Flex应用。当然也可以采用SDK中携带的免费命令行工具,AdobeFlexBuilder(一个Eclipse插件),或最近的IntelliJIDEA8。
Flex提供的是一个有状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数据从客户端加载。这种编程模式更像是开发桌面客户端而非HTML编程,这种风格对于用过JavaSwing编程的开发员来说应该是相当熟悉。
Flex是MXML(类似XML的UI标记语言)和AdobeActionScript(面向对象的解析语言)的结合体。鉴于这种结合方式,Flex编程与Java非常相似,因为两者用的都是熟知的面向对象的概念。
最理想的开发环境是把Flex应用创建在web部署文件夹下。这样一来,每次更新应用之后都不需要重新部署,只要在浏览器下刷新一下就可以了。用Flex和BlazeDS开发后,开发效率绝对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
理由七:BlazeDS可以在任何Java应用服务器上运行
BlazeDS目前已发布了多个版本,其中的turnkey版本还包含了为BlazeDS配置的ApacheTomcat。本文中,我用的是二进制发布版本,其中含有一个WAR用来展示如何把应用部署到各种应用服务器上去。不用这个WAR的话,你也可以从中提取JAR文件放到自己的项目中去。关于安装BlazeDS的各种选项内容,可以参见BlazeDS的wiki。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要在已有的一个简单的苏打调配系统中应用BlazeDS。你只要把JAR文件放到项目文件夹下,然后就可以在应用里直接用BlazeDS,可以部署到能够部署应用的任何地方。
在项目中添加BlazeDS,只需要完成下面两个步骤:
解压缩BlazeDSWAR文件的内容:jarxvfblazeds.war。
把JAR文件都拷贝到项目的lib文件夹下:cp-RWEB-INF/lib/sodaSample。
理由八:可以在已有Java应用中运用
比方说这个简单的苏打调配系统,假设你想要扩展这个已开发好的服务,让其它Flex应用可以远程调用。在现成的应用中配置BlazeDS的基本步骤有:
修改WEB-INF/flex文件夹下的BlazeDS配置文件
在该应用对应的web.xml文件里定义MessageBrokerServlet和session监听器
配置好BlazeDS之后,再把苏打调配服务添加到BlazeDS远程配置文件里,Flex客户就能远程调用了。这个过程通过在配置文件里定义一个目的地(destination)、一个或多个信道(channel)来传输数据。基本的AMF信道定义在services.xml文件里。下面这段配置在remoting-config.xml里定义了目的地(destination):
1<destinationid="sodaService"channels="my-amf">
2<properties>
3<source>com.gorillalogic.sodaSample.SodaService</source>
4</properties>
5</destination>
通过在远程调用配置文件里定义端点(endpoint),Flex客户端就可以调用任何一个基本的Java服务。
要是想把Java数据模型也传送到Flex客户端的话,只要在ActionScript类中定义好两者间的映射:
1[Bindable]
2[RemoteClass(alias="com.gorillalogic.sodaSample.SodaModel")]
这段代码告诉Flex,在远程调用的服务返回SodaModel的时候,把它映射到Flex的SodaModel。本例中的Flex客户端显示的就是如何调用这个Java服务。调用返回一个已经填写好预定信息的SodaModel:
1publicfunctioncallSodaService():void{
2varsodaType:String=type.text;
3varsodaCount:int=parseInt(cnt.text);
4varflag:Boolean=preOpen.selected;
5remoteObject.getSoda(sodaType,sodaCount,flag);
6}
7
8privatefunctionresultHandler(event:ResultEvent):void{
9varsodaModel:SodaModel=event.resultasSodaModel;
10}
Flex返回的结果是通用的result变量,可以直接映射到你的SodaModel。这里我就不深入讨论怎么实现映射了,但其中值得提到的是要在编译配置里声明services-config.xml路径,像这样:
-localeen_US-services=/nsource/sodaSample/web/WEB-INF/flex/services-config.xml-context-root/
如果不添加这个路径的话,你的Flex客户端就没发找到Java服务。同样的方式,你还能把一个对象从客户端传递回服务器端。比如,你可以把一个空的sodamodel发回服务器(审校注:原文这里写的是客户端,根据上下文判断这里应该是服务器端)。
理由九:可以通过Java来扩展和修改BlazeDS
假如你想添加特殊的日志来记录苏打调配服务被调用的情况,那么你可以扩展标准的Java适配器来添加日志功能。
首先,添加一个继承了JavaAdapter的Java类:
1importflex.messaging.services.remoting.adapters.JavaAdapter.
2
3 publicclassTimingJavaAdapterextendsJavaAdapter{
其次,重载invoke()方法:
1 publicObjectinvoke(Messagemessage){
2
3 RemotingMessageremotingMessage=(RemotingMessage)message;
4
5 Stringoperation=remotingMessage.getOperation();
6
7 Stringdestination=remotingMessage.getDestination();
8
9 Logger.info("calling"+operation+"ondestination"+destination);
10
11 Objectdata=super.invoke(message);
12
13 returndata;
14
15 }
这个方法中,你可以看到调用之后的操作和调用的目的地(destination)。这种方法也能用来处理其它一些问题,比如记录向服务器发送调用需要多长时间。
理由十:HTML和JSP也能调用BlazeDS
从HTML和JSP也能调用BlazeDS,这种调用有几种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通过BrowserManager或fflashVarsf来实现。Flex应用能够读取由HTML页面设置的fflashVarsf。
比方说你想要通过HTML页面来发送你的用户名和准备预定的苏打类型,你可以在HTML页面这样设置flashVars:
1<objectid='SodaSample'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codebase='http://fpdownload.macromedia.com/get/flashplayer/current/swflash.cab'height='100%'width='100%'>
2<paramname='src'value='SodaSample.swf'/>
3<paramname='flashVars'value='username=ryan&type=coke'/>
4<embedname='mySwf'src='SodaSample.swf'pluginspage='http://www.adobe.com/go/getflashplayer'height='100%'width='100%'flashVars='username=ryan&type=coke'/>
5</object>
然后,在Flex应用中,你可以通过读取应用参数来获取这些变量:
1varusername:String;
2
3 if(Application.application.parameters.hasOwnProperty("username")){
4
5 username=Application.application.parameters.username;
6
7 }
8
理由十一:Flex和BlazeDS的数据传输性能远胜于其它Ajax解决方案
目前使用的远程过程调用(RPC)都默认选择AMF二进制协议。AMF是个开放的标准,而且相当快。JamesWard曾举例比较过多种远程调用解决方案。尽管其它Ajax技术——比如Dojo——已经能够快速处理几百行的数据,但是用Flex和BlazeDS的话可以轻松搞定成千上万行。(请参考JamesWard'scensus,可以了解下各种不同的RIA数据加载技术的测评。)
理由十二:Java客户端能够直接调用BlazeDS
最新发布的BlazeDS当中含有一个Java的AMF类,通过这个类,你可以在Java客户端直接调用BlazeDS服务器。对于单元测试和加载测试来说,BlazeDS的这种调用方式非常实用。
理由十三:Spring下也能用
Adobe和Spring互相联手,尝试将双方项目集成起来。他们发布的第一个Spring–BlazeDS集成版本就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良苦用心。SpringBean能够以远程服务的方式被调用,因此可以清除很多重复的配置文件。更多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可以参考该项目的主页。
结论
开源的BlazeDS创建在Java基础上,无论是对新的还是已有的Java服务器项目来说都是个很好的选择。Flex、BlazeDS技术能够提供高性能的远程通信,支持Flex和Java间的对象映射,因此是RIA开发的理想选择。Flex和BlazeDS的开发新手,如果曾经是Java开发员的话,会发现整个开发过程效率非常高,而且很容易掌握。
Flex加BlazeDS还是开发大型Java企业应用的理想选择。我们组开发的上个项目中,应用涉及到50多个不同的界面,而且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规律性地互传几千行的代码。这类应用几乎没法通过传统的Ajax技术来实现。但是在引入了Flex和BlazeDS之后,我们在年内就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看,这就是这对动态组合为你的应用开发项目带来的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