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美拉拢日欧遏华: 全球霸主地位消失令美国不安
参考消息网12月16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股市和管理研究所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指出,美国对中国的“进攻”以及自己在全球霸主地位的消失感到不安。
据俄罗斯卫星网12月13日报道,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采访时就美欧日12月12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世贸部长会议上发表的联合声明评论说:“以前世贸组织像其他国际组织一样,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操纵,曾是推行美国政策以及在全球散布‘美国式世界’概念的工具。现在世贸不再扮演这样的角色,自然美国就不喜欢。它不喜欢,世贸已经不再支持它借助一些美国贸易壁垒来遏制中国的行动。”
欧盟贸易委员西西莉亚·玛姆斯托姆还在上述会议上指责中国。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则表示支持美国的倡议,提高世贸的透明度和问责制标准。
观察家们指出,日本是在首相安倍晋三为寻求访华积极创造条件的背景下加入到美欧阵营的。它甚至还曾表示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姜跃春则认为,这种利益上的冲突——在指责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又希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日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姜跃春说:“中日关系既有合作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矛盾和摩擦的一面,未来这种情势还将持续下去。首先,中日之间要有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双方领导层已经达成了共识,企业、学术界和民间都已经开始寻找合作项目,进行积极拓展的落实,日本方面也确实有实际的举措。但是,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就决定了中日之间即便在经济层面有合作,双方关系中的摩擦和碰撞仍然不会终止。”
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认为:“美国人自然想限制中国,而中国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扩大和推动自己的全球影响力。美国人看到,这个倡议不只是一些呼吁。它是宏大的,它包括具体的行动,这不只是呼吁和愿望。这的确是要实实在在实施的。那些响应中国倡议的国家,并不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而美国向自己的伙伴却提不出任何类似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港媒:美国前贸易高官称美对华贸易战或重创美企
参考消息网12月15日报道 港媒称,一位美国前贸易谈判高级代表提出警告,称美国应避免与中国发生“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否则可能拉高经济成本、扰乱供给链并伤害消费者利益,可能给美国公司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4日报道,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迈克尔·弗罗曼14日在华盛顿指出,美国正在进行的“301条款”调查可能导致两国分歧加剧,并导致贸易战。
如果调查结果证实美国的指控,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采取单边行动惩罚中国,而不是向世界贸易组织对北京提起诉讼。该诉讼可能需要两年才能结案。
2013年至2017年担任贝拉克·奥巴马总统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的弗罗曼在美国安全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次活动上指出,有一种“看法”认为,特朗普政府不会诉诸世界贸易组织,而是会直接对某些从中国进口产品单方面征收关税,这可能招致中国报复。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未经该政府间贸易机构争端调解部门的诉讼化解摩擦,美国与中国不得相互单方面征收惩罚性关税。
弗罗曼说:“我们不希望其他国家单方面采取行动。”
他说,如果美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选择性”打击中国并单方面采取惩罚措施,此举可能激起其他国家效仿。
(2017-12-15 11:10:32)
外媒关注WTO部长会中美立场交锋:中国力挺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席贸易顾问莱特希泽11日首次对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出了详细的批评之声。他指责WTO“偏离重心”,成为“以诉讼为中心的组织”,不够重视现有规定的执行。虽然上述指责中美国贸易代表未点名提及中国,但在本周WTO于阿根廷举行的半年度会议上,他在面向WTO成员代表发表的讲话中将矛头明确指向中国。
美指称WTO偏离重心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12日报道,莱特希泽称,他认为,WTO需要将重点放在中国的经济做法上。批评人士经常指责这种做法给中国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推动中国企业用价格低廉的出口商品充斥全球市场。
莱特希泽和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是WTO的批评者,他们指责该组织在许多诉讼案中不公正地对待美国,侵犯美国主权、未能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为期4天的WTO第11届部长级会议1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在11日的会议中,中国和美国围绕自由贸易出现的立场交锋成为焦点。与会中多数成员支持WTO在特朗普削弱多边主义、加强保护主义的态度面前维持仲裁角色。
报道称,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抱怨太多国家未遵守WTO规定,还有很多富裕国家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
作为特朗普“美国优先”立场的坚定捍卫者,莱特希泽还对WTO的争议解决机制发难:“不少成员国常常认为在谈判中不能让步,只能诉诸司法程序。我们应当扪心自问,目前这种机制意义何在?”
莱特希泽还要求提高贸易效率,尤其是在面对国有企业影响等诸多挑战时。尽管没有点名,他这番讲话的攻击对象却直指中国。
中国立场获多方认同
报道称,中国代表团团长、商务部部长钟山进行了回应,他呼吁各成员真正团结和行动起来,捍卫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钟山表示,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全球化面临重大挑战。中方认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孤立中获得成功,也不认为有哪个机制能够取代WTO。他强调说,中国始终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
欧盟支持中国捍卫多边主义的立场,并对目前本届会议无法达成共识深表遗憾。欧盟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伦呼吁“坚持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
报道称,美国目前的立场显然使欧盟深感被抛弃在了反对保护主义的战场上。西班牙贸易国务秘书庞塞拉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这样一个欧盟的传统盟友正在重新考量多边主义概念,并试图重新审视WTO规则,这无疑使前程困难重重,因为欧美曾是两台发动机,而今其中一台突然处于半停工状态。”
拉美国家也反对特朗普政府的立场。南方共同市场的四个成员国与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其他6个拉美国家共同发表声明,坚决支持多边主义。
另一方面,美国的转变也为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机遇。庞塞拉说:“中国多年来大力提倡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很显然,其他一些国家正在逐渐填补美国留出的空间,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当然,还有欧盟。”
美拼凑联盟对华施压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欧盟、日本和美国准备宣布组建新联盟,在钢铁产能过剩和强制技术转移等贸易问题上更强硬地与中国较量,这是特朗普政府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作出的罕见努力。
在WTO会议期间,上述3个经济体定于明天发布一份声明,根据向《金融时报》网站网站记者口述的草稿,声明将抨击钢铁等重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非法补贴、政府资助与国有企业推波助澜等问题。它们还抨击中国等国出台的法规,这些法规要求外国投资者交出重要的专利技术或在当地服务器存放数据。
报道称,这份声明不会指名道姓地提到中国。但是官员们说,声明反映3个经济体对中国经济持续崛起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声明提出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两大不满:向全球市场倾销低价钢铁、铝等大宗商品,以及中国利用知识产权规定获取战略性技术。
特朗普及其幕僚一直猛烈抨击中国,并启用尘封的贸易法令展开争议性调查,最终可能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采取其他贸易制裁。
不过,欧盟和日本努力劝说美国政府不要采取单边行动,称与欧盟以及日本合作对美国更有利,对北京施压的力度也会更大。
12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世贸组织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全体会议并发言。(商务部网站)
(2017-12-13 12:54:41)
中企对美投资遭遇漫长审查 英媒:中美经贸紧张态势加剧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 英媒称,随着华盛顿方面减缓国家安全审查进程,越来越多针对美国公司的中国投资陷入停滞。中国与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紧张态势加剧。
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12日报道,华盛顿的两党议员们上月在国会两院联合提交了议案。如果这些议案像许多人预计的那样在明年通过的话,那将标志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运作方式发生10年来最重大的改革。
报道称,CFIUS已经有权力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投资,但这些议案将其权力扩大到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合资企业。这可能让美国对外投资受到前所未有的审查。
报道称,这项受到特朗普政府支持的改革举措,主要是为了打击中国对科技和其他战略行业的美国企业日益增长的胃口。但它也伴随着非同寻常的漫长政治过渡,特朗普任命的CFIUS委员们大多仍在等待参议院的确认。这导致律师们抱怨延误过于漫长。
报道称,尽管一些人指责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投资的疑虑,但知情人士表示,这也反映出政治任命人员的短缺。在这个由16个机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中,临时填补空缺的中层职业人员被视为不愿意作出有争议的决定,“特别是在中国投资十分敏感的时候”。
报道认为,这些延误对涉及中国投资者的交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迪罗基公司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初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宣布、但迄今未完成的针对美国企业的收购达到25宗。这几乎和七国集团(G7)其他所有成员国总计27宗停滞交易一样高。
报道称,上月下旬,纽约精品投行考恩以延误和取得CFIUS批准的“不确定性”为由,取消了中国华信能源的2.75亿美元投资。
报道称,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的保险公司金沃思,已将合并截止日期从今年11月推迟至明年4月,并开始让投资者做好迎接B计划的准备。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戴维·马尔帕斯最近表示,美国提升中美经济关系的主要计划“陷入停滞”。美国商务部还自主发起一宗针对中国铝板进口的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钢材进口和中国国家安全做法的调查结果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发布。
曾作为乔治·W·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代表监督CFIUS案件、现在是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罗德·亨特表示,美国的举措是更广泛的国际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抑制中国的创纪录对外投资。欧盟正考虑针对外来投资设置新的限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在实行类似的审查。
报道称,但通过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权限,使其包括对外投资和海外合资公司,这项拟议的美国立法将使需要审查的交易数量从今年预计的250笔左右激增至数千笔。
亨特表示:“这基本上将把这个投资主管机构转型为一个技术控制主管机构。”
报道认为,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经贸关系的谨慎程度超过很多人的预期。特朗普总统曾称赞中国大陆的阿里巴巴和台湾的富士康在美国投资的计划,富士康的很多业务设在中国大陆。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访华时宣布了2500亿美元的商业交易。
报道称,话虽如此,很多人质疑特朗普的意图。华盛顿达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约翰·雷诺兹表示,对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贸易的立场是否将影响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此前他不愿作出评判。
他表示,近一年后的今天,空前的推迟、撤销和否决显示出“对外国直接投资中的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有了更为激进的解释”。他表示,与美国整体贸易政策变化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只是巧合”。
“我的印象是,特朗普更愿意施加这种相当生硬的支配力,本质上是通过操纵一些过程,让一些不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雷诺兹表示。
(2017-12-13 00:13:01)
日媒称美国南海政策失败:遏华行为相当笨拙 盟友已失去信心
参考消息网11月15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时报》网站11月13日发表题为《为什么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失败了》的文章,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兼职高级学者马克·J·巴伦西亚。文章称,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及其对话伙伴齐聚菲律宾,举行一年一度的政治和安全会议——东亚峰会——之际,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美国关于南中国海纠纷的政策已经失败,并对此感到遗憾。美国政策界需要承认在这些问题上的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
根据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11月9日在北京向媒体发表的讲话内容,美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我们坚持维护航行自由,声索国遵守国际法,并且应停止前哨建设和军事化”。
文章称,但是,除了商业航行自由(这个从未并且不大可能受到威胁)之外,这些目标尚未实现。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在同样尝试过但已然失败的战术之下,它们不太可能会实现。
文章称,即使美国加紧“航行自由行动”演习,中国也没有被吓阻。
文章认为,出于几个原因,美国的战术和战略失败很有可能还会继续。首先,其战略部分取决于联合东盟支持美国反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的立场。然而,风云变幻,美国的盟友菲律宾“背叛”了这一努力,目前正摆脱美国自己与中国打交道。
美国坚决支持菲律宾阿基诺政府根据《海洋法公约》争议解决程序对中国提起诉讼。事实上,有人怀疑是美国首先怂恿菲律宾这么做的。不过,菲律宾新任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决定,菲律宾与其与中国对抗,还不如谋求与中国达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安排。他的决定中的一个因素是,他对美国缺乏信心,认为在紧要关头美国未必会支持菲律宾。
文章称,杜特尔特对美国的不信任是长期存在的,其根源在于美国对待菲律宾和该国人民的方式既自负和居高临下,又具有掠夺性。事实上,从总体上而言,美国似乎在与该地方交往时自己如何被看待的问题上长期存在盲点。它现在迟迟才意识到,那里的关系远比它想象的要肤浅和多变。它很可能会发现,它寄望于越南加入其阵营来对抗中国。事实是,很多东南亚国家正在迅速认识到,在可预见的将来,日益蓬勃发展、日益自信的中国将成为该地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需要对此作出适应性调整。
文章称,柬埔寨和老挝等几个东盟成员国以及泰国(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实力,部分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看到美国把重点放在其军舰航行自由上是他们的关切,或者说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许多东南亚国家在海上管辖区也对外国军事活动实行限制,但没有意愿或者能力来挑战美国践踏它们的法律。此外,4个东盟成员甚至没有与南中国海接壤,更不用说在那里有主权声索了。试图让东盟联合起来反对中国是一开始就押错了赌注。
正如斯坦福大学学者唐·埃默森最近所指出的那样,美国的口头禅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维持飞行、航行和行动的权利,这句话听起来“不像是受到欢迎的帮助东南亚人的承诺”,而更像是夸口说:“看,你们做不到,我却做得到!”美国主要关注其针对中国的情报、侦察海军舰艇的航行自由。而且它并非争议一方,在中国面前连续挥舞着《海洋法公约》令它看起来越来越虚伪造作。
文章称,中国在该地区缓慢但不可阻挡地进行地理和外交上的推进,偶尔中断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一战略战胜了国际法。特朗普政府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地方,并且它对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采取措施在该地区保持主导地位或者最终在该地区实现平衡都明显缺乏兴趣,有鉴于此,第12届东亚峰会很可能正如澳大利亚学者卡尔·塞耶尔所说,“标志着美国把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中国的时刻”。
文章称,美国在南中国海的政策失败有着重大影响。这使得朋友和盟友均对美国的威慑力和外交威力失去信心。但更糟糕的是,它促使美国采取相当明显且笨拙的地缘政治平衡行动来遏制中国。
文章称,美国现在正推动亚洲民主国家——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与它一道建立一个四边形安全安排,以形成反华封锁。这反过来很可能会导致中国在外交和军事上作出反应,甚至会引发军备竞赛。这种情况对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文章认为,与其以它们以及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为代价去打一场漫长且会输掉的战争,美国不如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现实。(编译/洪漫)
(2017-11-15 00:14:01)
美媒:特朗普若终结军事遏华将留下值得铭记的遗产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10月24日刊发题为《在美国和中国竞争之际,它们应避免军事对抗》的文章称,今天的美国有两个选择,其一是不惜一切代价和风险,试图维持美国的支配地位。其二是未来愿意与中国分享影响力,并且努力使那样一个世界更美好。第二条道路对美国民众最有利。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最积极的对华战争支持者史蒂夫·班农已经离开白宫。特朗普总统身边总算少了一个支持华盛顿与北京展开对抗的人。不过,曾在尼克松1972年历史性访华时担任主要译员的查斯·弗里曼最近提出警告,“美军已部署到了中国的边界沿线,其手法源于冷战的‘遏制’政策”。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切实存在的。即便小冲突也有可能使美国和中国卷入其中,然后导致极其可怕的后果。
文章称,华盛顿的官员们希望在全球各地保持美军的支配地位,让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击败任何地区的任何国家。对于美国决策者来说,这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构想,但未必能保护美国和民众及其领土、自由与繁荣。相反,如今这种不惜开战以推进哪怕最边缘利益的倾向意味着美国将永无宁日。
文章称,美国近年来的对手在军事上都不怎么行。因此,即使出了岔子(其实每次都出了岔子,制造的问题通常比解决的问题多),美国人也很少会注意到。伤亡相对较少,用更多的借贷弥补浪费掉的钱。美国的首都仍然弥漫着妄自尊大之风。
然而,文章称,与中国的冲突将会迥然不同。
文章称,随着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减弱,华盛顿会越来越难以通过调集军队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球各国。
文章称,这就为今天的美国提供了两个选择。其一是不惜一切代价和风险,试图维持美国的支配地位。其二是未来愿意与中国分享影响力,并且努力使那样一个世界更美好。
文章称,第二条道路对美国民众最有利,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为本国领导人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考虑到特朗普愿意打破外交政策常规,他可能会放弃以高昂的代价争取转瞬即逝的首要地位,转而致力于长期安全。如果他通过此举避免与远东新兴的伟大国家爆发一次或者多次毫无必要的战争,他将留下值得铭记的遗产。
(2017-10-26 16: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