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涨疯了! 在岸、离岸汇率双双突破6.42 后市还能涨买?

1月15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后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升破6.45、6.44、6.43和6.42四个关口,最低报6.4167,不仅突破去年9月的6.4345这一前期高点,并创下2015年12月以来的新高。

离岸市场同样走高,截止1月15日下午15:4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4448,最高升值到6.4152。

人民币涨疯了! 在岸、离岸汇率双双突破6.42 后市还能涨买?

1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574,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升值358个基点,并连续第三天上调,同时也创下了2016年5月3日来新高。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了1.18%。

相对的,美元惨跌至三年低点,截止1月15日15:45,美元指数报90.82。

人民币涨疯了! 在岸、离岸汇率双双突破6.42 后市还能涨买?

上周五(1月12日)发布的“恐怖数据”果然如分析人士所料,未能把摇摇欲坠的美元汇率从悬崖边拯救回来,虽然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小幅走强的状况确实令美联储3月加息的预期大增,但是这敌不过来自欧元区的更多利好,于是,汇市欧强美弱的格局进一步得到强化。美元指数失守91整数关口之后,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去年上涨6.59%

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上涨6.59%。

回过头来看,从2016年9月开始,人民币出现一波贬值的行情,到2017年1月3日,美元离岸人民币最高报6.9874。

去年5月26日,为抑制外汇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央行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新的定价机制被调整为为 “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一篮子汇率+逆周期因子”的三目标模式。

逆周期因子引入后,人民币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都处于单边上涨模式。直至9月中旬,中国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由20%下调为零,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人民币重回双向波动。

不过,到去年12月中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显著走强,最后以近7%的涨幅结束2017年的上涨。

近期为何上涨?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走强主要是由弱势美元驱动,国内经济数据企稳亦助力人民币升值,考虑到市场对美元指数的预期仍偏谨慎,人民币汇率短期易升难贬,不过当前基本面也不支持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预计人民币汇率稳中小幅升值态势将延续一段时间。

人民币持续走强的一个主因因素是美元下跌,由于美国税改落地的利好对美元短期带动减弱。此外,欧洲央行官员有关退出QE(量化宽松政策)言论引发关注,欧元走强压制美元,再加上节假日临近,投资者交易意愿较低。

民生银行高级研究员应习文表示,人民币对美元走强主因在于美元明显走弱。一是上周市场传言亚洲地区可能会减少购买美债,导致美债遭抛售,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美元指数大跌;二是近期多名美联储官员表达了对加息节奏的不一看法,加息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市场对美元走势的预期;三是非美货币显著走强,受益于德国组阁谈判取得突破以及欧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明显偏向鹰派迹象,欧元连续走高,而上周日本央行宣布缩减长期债券的购债规模,暗示可能会提前结束宽松政策,也导致日元大幅攀升。

还能涨吗?

1月9日有没有报道称,央行于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

随后央行回应,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鉴于此,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希望人民币适度贬值是央行此次调整逆周期因子的主要意图。

但东吴证券认为,央行引导人民币贬值的动机并不充分。一方面,该波人民币升值主要由弱势美元外生驱动,从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仍然保持稳定。

另一方面,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以修复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时点是2017年5月份。而在此次调整逆周期因子前人民币升值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彼时贬值的持续时间,幅度也明显弱于彼时贬值的幅度,说明此次人民币升值可能并不足以促使央行调整中间价定价机制。该番调整逆周期因子,可能更多是彰显央行对未来汇率双向良性波动、市场平稳运行的信心,对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兴业研究认为,1月人民币整体易升难贬。但当前美元指数遭遇强支撑、人民币升值面临技术性强支撑、汇率背离利差加剧的影响下,短期内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空间不大。假如短线超调突破该重要支撑,警惕升值波动加剧。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表示,当前的市场预期并不支持人民币持续贬值。展望未来,预计市场预期分化在逆周期因子暂停后会更加明显,人民币汇率运行将更多地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特征也将更为显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