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可穿戴巨头Jawbone转型医疗寻求生路

昔日可穿戴巨头Jawbone转型医疗寻求生路

Jawbone是一家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智能手环制造商,最初以生产耳机起家,后来将业务范围内扩展至扬声器。但近来,该公司的产品接连遭受用户的差评,再加上媒体过度渲染的资金短缺问题,不得不叫停与其可穿戴智能设备相关的业务。

国外科技媒体已经证实,Jawbone目前正在筹备业务转型的相关事宜,计划通过B2C模式提供医疗健康产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服务,目标群体为临床医生和医疗服务机构,不再执着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智能手环,努力扩大利润增长空间。

为了保证此次业务转型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Jawbone计划再多筹点钱。有消息来源表示,公司正在与现有投资方进行对话,以寻求新一轮投资。与此同时,它还在努力游说医疗健康领域的战略投资方,并试图拉拢来自国外的全新投资者。

不过,由于公司拒绝对这一消息做出更多评论,所以我们对其融资的具体信息还知之甚少。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交易目前都处于正在商谈的状态。也就是说,该公司的融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未最终完成。

到目前为止,Jawbone总共拿到了9.51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摩根大通集团和知名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尽管它成功融到了不少资金,但同时也挥霍掉了不少资金。现如今,可穿戴设备市场本来就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再加上它这种非理性的资金部署方式,想要实现盈利实在是难上加难。

Jawbone距今最近的一轮融资,是去年完成的1.65亿美元融资,当时的估值是15亿美元,与其巅峰时期的身价相比,缩水了一半。去年春季,全球知名投资公司贝莱德集团对Jawbone的身价进行了估算,其估值仅为3亿美元。由此可见,Jawbone确实一直在走下坡路,已经大不如从前。

当然,除了Jawbone,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市场调研机构eMarketer最近公布了一份报告,指出许多可穿戴产品,在正式上市销售后,都遇到了获取客户和留住客户的难题,整个行业的交易数额减少了将近40%。就连近期刚收购了Pebble 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巨头Fitbit也不能幸免。

对于此次进军临床医疗领域,Jawbone认为自己是拥有竞争优势的。Omada和Forward这两家公司研发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帮助Jawbone在这一领域找到立足之地,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腕式追踪器。

知情人表示:“对于医疗健康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二者的结合,我们还需要继续去深入研究和学习。除非是行业领导者,否则普通公司在研发消费类硬件产品时,所面临的挑战着实非常严峻。”

该知情人补充说道:“对一家优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来说,利润只占30%,且面临的风险非常大。但对Omada这样的公司来说,利润几乎占据了全部,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经营情况。所以,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公司都要搞清楚,自己究竟是要留在利润较低的消费者领域,还是要向利润较高但需要预付高额固定成本的医疗健康领域进发。”

“是否仍在坚持?”

如果我们看一看Jawbone的资料介绍,就会发现过去的它一直在流失客户,而现在的它正在努力维持运营,希望能够顺利渡过转型期。

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Jawbone利用攀岩或瑜伽的图片,给人们呈现出了一家健康初创企业该有的样子。举个例子,在一张图中,两位女性在雪人两侧朝对方扔雪球;在另一张图中,有两个人坐在沙发上惬意地喝着啤酒。无论是哪一幅图,都描绘出了主人公健康快乐的生活。它没有直接放一张智能手环的图片,但却成功营造出了这样一种氛围。

但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有不少人通过生气的动画表情,来表示对其产品的失望和不满,抱怨公司对顾客提出的意见不予理睬,希望它能够就相关问题给出帮助和解答。

在过去的一年中,Jawbone似乎都不太活跃。其最近一条官方博客的发布时间为2016年6月,当时公司CEO Hosain Rahman强调:“我们仍然在坚持最初的承诺。”

那时候,有不少客户对公司的产品表现出了怀疑,还有传言称公司将要被收购或进行资产清算。所以迫于压力,Rahman通过那篇博客来进行了回应,严肃斥责了那些不实的新闻报道。

但其实,据外媒在去年9月的报道,Jawbone确实在私底下出售了部分资产,尤其是一度非常抢手的扬声器Jambox的某些资产。甚至有知情人士表示,现在Jambox整个业务都已经不再属于Jawbone了。

回顾成立之初

说到Jawbone,我们还得将目光拉回1998年到1999年那段期间。Rahman和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同学Alexander Asseily一起创立了这家公司。除了Jawbone,Asseily还有过多次创业经历,曾经参与研发了两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State.com和Elvie。不仅如此,Asseily还是英国在线转账服务提供商Azimo的非执行董事长。

一开始,公司是以Aliph或AlipCom这两个名字存在的。刚成立不久,两位联合创始人就拿到了来自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即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DARPA)的一笔投资。他们主要利用这笔资金来设计在嘈杂环境中使用的通讯设备,最终研发出了一款能在打电话时消除噪音的耳机。

公司的创意成功吸引了设计师Yves Behar的注意,因而Behar决定加入公司并担任副总裁。在那期间,他包揽了公司大多数产品和包装的设计工作。2007年,公司首次在CES大会上展出了Jawbone耳机,随后又在2010年推出了蓝牙扬声器Jambox,紧接着在2011年又发布了首款UP健身手环,并且在同一年将公司的名称正式改为Jawbone。

成长的痛苦

自Jawbone耳机问世的这十年以来,公司在硅谷的创业圈内可谓是名声大噪。它一直走在各个新兴行业的前沿,尤其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

可凡事都不能高兴得太早。到了发展后期,Jawbone已经很难在可穿戴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甚至被其他竞争对手甩出了很远。2015年,国际数据公司(即IDC)公布了一份报告,对该年可穿戴设备市场上的前五家表现最佳公司进行排名,Jawbone的市场份额连3%都不到,根本没能入选。原本这一市场的规模就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区区3%的市场占有率有多糟糕。

所以,上文提到其身价缩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它现在正在积极筹资,但持怀疑态度的内部人士表示,无论其筹资期望多么乐观,都不能掩盖它过去出现过的问题。据相关消息来源显示,公司在巅峰时期每个月的花费是600万美元,近期已经成功拿到了来自投资方的过桥贷款,以弥补成本支出。

众所周知,去年,Jawbone 和Fitbit一直在打官司。最终,Fitbit认为Jawbone没什么价值,可能会破产,所以选择了撤诉。

它以媒体报道和第三方消息为依据,对Jawbone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质疑。

当然,Jawbone发言人表示,公司并没有打算提交破产申请,并且对Fitbit的言论和行为进行了反驳和申斥。

有消息来源表示,Fitbit曾经试图对Jawbone进行人才收购,买下后者的研发团队和所有员工。但由于双方之间的宿怨,再加上Jawbone对自家业务的坚持和自信,所以有关收购的对话和商谈,并没有顺利进行下去。

所以现在的Jawbone究竟何去何从,是继续坚持下去,筹得更多支持资金,实现业务转型,还是利用手头现有的资金来将公司带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又或是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状态,我们还不得而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