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金融特辑】光大银行科技部DBA女神带你从0到1揭秘MGR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在各行各业尤其医疗健康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情状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论机器人》一文中所预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大显身手。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助手之一。无论是在定点医院等抗“疫”一线,还是在社区管控、疫苗研发等大后方,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的作用都不可忽视。
疫情之下出现了不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在本次疫情期间,体温检测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指标。为应对接下来的复工、复学、出游等人群返城高峰,众多企业、学校、景区都未雨绸缪,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精准地筛查出体温异常者以及未按规定佩戴口罩等违规人员。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码头、地铁等公共交通区域也借助人工智能检测技术进行无接触体温检测,既提高了防疫检查工作效率又避免了体温检测过程中人员接触;由于传统的体温测量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无接触体温测量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新冠病毒蔓延期间,医生需要寻求更加快捷的诊断方式。除了试剂检测之外,胸部CT的影像识别也成为了筛查病人的主要手段。然而,一张张片子通过人眼检测显然是耗时又耗力,这时人工智能技术就体现了优势。胸部CT检查后最快就能完成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不仅提升了病情评估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与时间投入。阿里巴巴公司最近就宣布,已研发出一套针对新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在20秒内做出CT影像的判断,分析结果正确率达到96%。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研制疫情防控机器人,比如智能防疫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进行室外防疫管控,并可使用巡航控制功能来追踪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又如智能咨询机器人能提供疫情宣传与导诊等服务,还能提供疫情防控知识解答;再如智能清洁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商场、大街、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环境清洁;还如智能送货机器人能给隔离区的病人送餐、送药等。疫情防控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载体不仅降低了人们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相关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一定的人力、运营成本投入。
研究人员还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并结合其他技术来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拐点,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比如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团队声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软件建模技术,对于全国和湖北2月13号以后的数据分别进行SEIR建模。预测全国疫情现存确诊人数的拐点可能会在2月20号左右出现,湖北疫情现存确诊人数的拐点可能在2月21号左右,全国疫情初步解除限制拐点或可在3月10日左右。疫情拐点对人们判断疫情走势以及作出决策具有重大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