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分布式RPC框架
0 前言
提前先祝大家春节快乐!好了,先简单聊聊。
我从事的是大数据开发相关的工作,主要负责的是大数据计算这块的内容。最近Hive集群跑任务总是会出现Thrift连接HS2相关问题,研究了解了下内部原理,突然来了兴趣,就想着自己也实现一个RPC框架,这样可以让自己在设计与实现RPC框架过程中,也能从中了解和解决一些问题,进而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发展(哈哈,会不会说我有些剑走偏锋?不去解决问题,居然研究RPC。别急,这类问题已经解决了,后续我也会发文章详述的)。
1 RPC流水线工程?
原理图上我已经标出来流程序号,我们来走一遍:
- ① Client以本地调用的方式调用服务
- ② Client Stub接收到调用后,把服务调用相关信息组装成需要网络传输的消息体,并找到服务地址(host:port),对消息进行
编码
后交给Connector进行发送 - ③ Connector通过网络通道发送消息给Acceptor
- ④ Acceptor接收到消息后交给Server Stub
- ⑤ Server Stub对消息进行
解码
,并根据解码的结果通过反射
调用本地服务 - ⑥ Server执行本地服务并返回结果给Server Stub
- ⑦ Server Stub对返回结果组装打包并
编码
后交给Acceptor进行发送 - ⑧ Acceptor通过网络通道发送消息给Connector
- ⑨ Connector接收到消息后交给Client Stub,Client Stub接收到消息并进行
解码
后转交给Client - ⑩ Client获取到服务调用的最终结果
由此可见,主要需要RPC负责的是2~9这些步骤,也就是说,RPC主要职责就是把这些步骤封装起来,对用户透明,让用户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去使用。
2 为RPC做个技术选型
- 序列化/反序列化
首先排除Java的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因为不仅需要保证需要序列化或反序列化的类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还要保证JDK版本一致,公司应用So Many,使用的语言也众多,这显然是不可行的,考虑再三,决定采用Objesess。 - 通信技术
同样我们首先排除Java的原生IO,因为进行消息读取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控制,如此晦涩难用,正好近段时间也一直在接触Netty相关技术,就不再纠结,直接命中Netty。
- 高并发技术
远程调用技术一定会是多线程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多个并发的处理请求。这个可以采用JDK提供的Executor。
- 服务注册与发现
Zookeeper。当Server启动后,自动注册服务信息(包括host,port,还有nettyPort)到ZK中;当Client启动后,自动订阅获取需要远程调用的服务信息列表到本地缓存中。
- 负载均衡
分布式系统都离不开负载均衡算法,好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好不同服务器的计算资源,提高系统的并发量和运算能力。
- 非侵入式
借助于Spring框架
RPC架构图如下:
3 让RPC梦想成真
由架构图,我们知道RPC是C/S结构的。
3.1 先来一个单机版
单机版的话比较简单,不需要考虑负载均衡(也就没有zookeeper),会简单很多,但是只能用于本地测试使用。而RPC整体的思想是:为客户端创建服务代理类,然后构建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信通道以便于传输数据,服务端的话,就需要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反射机制调用本地服务获取结果,继续通过通信通道返回给客户端,直到客户端获取到数据,这就是一次完整的RPC调用。
3.1.1 创建服务代理
可以采用JDK原生的Proxy.newProxyInstance和InvocationHandler创建一个代理类。详细细节网上博客众多,就不展开介绍了。当然,也可以采用CGLIB字节码技术实现。
3.1.2 构建通信通道 & 消息的发送与接收
客户端通过Socket和服务端建立通信通道,保持连接。可以通过构建好的Socket获取ObjectInputStream
和ObjectOutputStream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Client端先获取ObjectOutputStream
,那么服务端只能先获取ObjectInputStream
,不然就会出现死锁一直无法通信的。
3.1.3 反射调用本地服务
服务端根据请求各项信息,获取Method,在Service实例上反向调用该方法。
3.2 再来一个分布式版本
我们先从顶层架构来进行设计实现,也就是技术选型后的RPC架构图。主要涉及了借助于,Zookeeper实现的服务注册于发现。
3.2.1 服务注册与发现
当Server端启动后,自动将当前Server所提供的所有带有@ZnsService
注解的Service Impl注册到Zookeeper中,在Zookeeper中存储数据结构为 ip:httpPort:acceptorPort
当Client端启动后,根据扫描到的带有@ZnsClient
注解的Service Interface从Zookeeper中拉去Service提供者信息并缓存到本地,同时在Zookeeper上添加这些服务的监听事件,一旦有节点发生变动(上线/下线),就会立即更新本地缓存。
3.2.2 服务调用的负载均衡
Client拉取到服务信息列表后,每个Service服务都对应一个地址list,所以针对连哪个server去调用服务,就需要设计一个负载均衡路由算法。当然,负载均衡算法的好坏,会关系到服务器计算资源、并发量和运算能力。不过,目前开发的RPC
框架zns
中只内置了Random
算法,后续会继续补充完善。
3.2.3 网络通道
- Acceptor
当Server端启动后,将同时启动一个Acceptor
长连接线程,用于接收外部服务调用请求。内部包含了编解码以及反射调用本地服务机制。
- Connector
当Client端发起一个远程服务调用时,ZnsRequestManager
将会启动一个Connector
与Acceptor
进行连接,同时会保存通道信息ChannelHolder
到内部,直到请求完成,再进行通道信息销毁。
3.2.4 请求池管理
为了保证一定的请求并发,所以对服务调用请求进行了池化管理,这样可以等到消息返回再进行处理,不需要阻塞等待。
3.2.5 响应结果异步回调
当Client端接收到远程服务调用返回的结果时,直接通知请求池进行处理,No care anything!
4. 总结
本次纯属是在解决Thrift连接HS2问题时,突然来了兴趣,就构思了几天RPC大概架构设计情况,便开始每天晚上疯狂敲代码实现。我把这个RPC框架命名为zns
,现在已经完成了1.0-SNAPSHOT
版本,可以正常使用了。在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平时忽略的小问题,还有些是工作工程中没有遇到或者遗漏的地方。因为是初期,所以会存在一些bug,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提PR和ISSUE,当然也欢迎把代码clone到本地研究学习。虽然就目前来看,想要做成一个真正稳定可投产使用的RPC框架还有短距离,但是我会坚持继续下去,毕竟RPC真的涉及到了很多点,只有真正开始做了,才能切身体会和感受到。Ya hoh!终于成功实现了v1.0,嘿嘿……
源码地址
- zns源码地址
- zns源码简单介绍:
zns
由zns-api
,zns-common
,zns-client
,zns-server
四个核心模块组成。zns-service-api
,zns-service-consumer
,zns-service-provider
三个模块是对zns
进行测试使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