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了出席“残障、科技与未来法治”,推进信息无障碍发展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下午,“残障、科技与未来法治”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残障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承办。 12 月 10 日是国际人权日,而残障人权益保护一直是人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次论坛旨在就科技如何更好地助力残障权利的实现展开讨论,以期推动立法、研究和实践领域就相关议题达成初步共识。车来了作为科技企业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在大会上,车来了联合创始人孙熙以公交导盲系统为例,向与会专家学者做了案例分享。孙熙讲述了产品开发过程中与残障人士群体接触的故事,介绍残障人士如何通过软件中的语音播报等功能解决出行问题。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车来了目前在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实时公交服务商,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产品理念,充分考虑到各种人士的需求,将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之中。

车来了出席“残障、科技与未来法治”,推进信息无障碍发展

车来了联合创始人孙熙博士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言

在会上,主办方联合发起《关于科技产品遵守信息无障碍相关原则的北京倡议》,呼吁在科技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注重信息无障碍的相关原则;尊重并广泛邀请残障人士在各个环节的参与;建立有效的信息无障碍用户体验及意见反馈渠道;积极推动并确立信息无障碍相关规范及培训课程,并使其在中国信息产品开发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车来了联合创始人孙熙代表与会科技企业正式签署加入了《北京倡议》。

根据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在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有1. 3 亿人、视障者有 1300 多万、听障者有 2000 万人、读写障碍人士有 7000 万人,合计占中国人口数的20%以上。

《报告》还称,有66%的视障者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产品的信息无障碍水平一般,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仅勉强能让视障者使用;另有20%的视障者认为中国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无障碍水平不好,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很难使用。

据车来了统计,在 1300 多万视障者中,有80%的视障者选择公交出行,但是如果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协助,公交出行对于视障人群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并及其危险的事。

基于此,早在 2013 年,刚刚完成天使轮投资的车来了就完成了残障人士适配功能,并于 2016 年残障人士专车项目成立,于 2017 年,与青岛残联和青岛交运集团科技公司合作的青岛无障碍合作项目上线。

在青岛无障碍合作项目中,为在使用体验上更符合视障人士的需求,车来了为视障人群开发的青岛-巴士公交导盲系统具备六大功能,包括预约服务、到站提醒、司机提示、车辆查询、寻音上车和线路收藏等功能。

相对于之前的视障人士公交出行适配系统,车来了联合开发的青岛-巴士公交导盲系统具备更多优势,例如有智能手机就可实现无障碍搭乘,安装成本、维护成本低,定位更准,远程即可实现信息修改及常规系统维护等,既提高了视障人士搭乘公交出行的使用体验,也为合作方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开支,填补了市场空白。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安科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安科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