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车之后重新定位 金融科技回归科技内核

李银莲

4月11日, 央行行长易纲宣布,今年年底以前还将推出一些开放措施,包括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金融对外开放的大方向已经确定,金融开放的目标和路线图的提出,将推进金融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意味着金融领域将释放出更多的机会。而这在京东金融CEO陈生强看来,未来金融的参与者并不完全只有金融机构。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最大增长点,通过以数据和技术服务为脉络,帮助金融机构甚至身体企业提升效率、将是这个时代给予科技企业的一个重要机会。

进攻:从金融科技到科技

根据安永公司发布的《2017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69%的数字活跃消费者使用金融科技服务,而在美国,这一比率仅有33%。

短短几年内,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背后是一众科技企业对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而实现的。例如在应用最广的支付领域,中国的交易规模占到全球规模的一半,网络借贷的市场份额也接近全球的四分之三。

“我们最开始做金融的逻辑是以用户需求出发,供应商要融资,消费者要信用消费。”陈生强说。现在回头看,2013年是金融与科技开始融合的一个重要时点。彼时起,科技企业、电商企业以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消费分期为切口跨入金融服务领域,并在短期内收获了大量的客户,在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甚至以“颠覆者”的模样被放在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对立面。

但这个局面在2017年出现了“转折”。这一年,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分别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传统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金融的1.0阶段,用科技去做金融业务,去提升这个行业的效率,降低这个行业的成本,同时提升客户体验。”陈生强说。

京东金融最早的定位是把风险定价做好。团队结合京东所拥有的数据外部合作伙伴数据,开始大力搭建风控引擎,包括B端的风控引擎以及C端的风控引擎。在2014年引入人工智能的技术。为了提高运算速度搭建了一系列的Graph(图计算)技术,完成了从表结构到图形结构的转变,这样整个运算速度就快了,包括能够找到数据跟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但后来,陈生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模式的天花板在哪里?陈生强不讳言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自己很久,“我整个思考的过程就是突破天花板,实际上就是一个进攻。金融转变本身就是一个进攻,我一面想有可能会在哪些节点上出现问题,一面又想我有可能在哪方面做得更好。”

求解这个问题的过程,其实是京东金融重新审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如果还是用原来的方法做金融,限制业务规模的是资本金的规模。”陈生强表示,这个要求与团队、技术能力的优势并不匹配,所以京东金融的核心将是基于对金融的理解,运用科技手段为金融机构服务。

进入2017年,京东金融在年初与中国银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5月双方联合完成了区块链技术底层打通并测试成功,联盟链建成后,双方将可以在其上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保理、电子票据等领域的应用;京东金融选择与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在信用卡领域开展合作,将京东金融多次迭代的风控系统用于流量客户的拓展和运营……这些系列的尝试都在指向一个方向:在金融场景下,京东金融帮助金融机构提高资金和服务的运行效率。

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以“金融的未来:改变,还是被改变?”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也表示,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区块链等新型科技,正在革新金融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提升行业整体效率的“必由之路”。金融业本身可能有较大的IT力量,但银行热恋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拥抱金融机构这是一个趋势。目前比如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大型金融中心,都在建立“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的双中心。

转变: 从B2C到B2B2C

从自己做到为别人做,从做金融到服务金融。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直接的变化是京东金融的盈利模式在发生变化。

“未来我们将金融资产都交给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还是要回归到持牌金融机构。京东金融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是基于对行业和用户的理解,来提高效率。我们的收益来源也将是通过这一系列运营所产生的服务收入。”陈生强将这个转变定义为B2B2C的模式转换,也是京东金融从1.0到2.0的升级。

就在今年3月,京东金融已经发布了一套智能信贷产品“北斗七星”,通过模块化搭建银行零售业务的前、中、后端平台,帮助中小银行及新兴民营银行从零启动零售信贷,将筹备期从至少半年缩短到一个月。

前端看是一个标准化信息系统产品,但背后其实包含了金融机构对于人的洞察、对企业的洞察、对金融产品的洞察。而实现这些洞察需要有将金融业务数字化的能力。两者相加恰好是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所欠缺的。

“我们看到金融机构越来越意识到整个科技以及数字化对他们的一个改变,也越来越接受了这个趋势。”陈生强表示,线上线下融合的关键实际上就是数字化,不再是O2O(从线上到线下)了,而是一个“O+O”(即线上线下融合)的逻辑。

基于这个逻辑,对用户洞察的能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甚至人工智能的技术进行风险定价的能力和用户运营的能力构成了京东金融输出给金融机构的能力,而后者借由这种能力提升对于小型企业客户甚至是个人客户的服务能力。

“我们看到银行的变化其实也很大,最早从早期来讲,他们都希望从互联网公司获得用户,然后你会发现现在发生了变化,金融机构不用从我们这里获客,我们会想办法把金融机构的用户运营得更好。”陈生强说。

让科技的回归科技,让金融回归金融。从2013年起,科技与金融逐渐融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科技间或“对立”再到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牵手并行的过程中,如何把握风险控制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一直是一个难题。但京东金融的转型展现了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各自退回到各自擅长的核心竞争力上去思考对于用户的价值,选择对自己最有力的资源禀赋完成自己商业模式的构建。

随着金融开放的深入,金融市场的主体将会越来越多,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放大,这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陈生强表示,现在科技公司的创新方向主要围绕着数字化、智能化展开。用数据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去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业也不例外。

一家科技公司要想把自己的价值做到最大化,需要真正打开自己做开放生态。真正的开放是无保留的开放,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胸怀。科技公司与实体经济企业、科技公司与科技公司之间,应该打破壁垒联合起来,共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