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绝境之下的进化

傅盛:绝境之下的进化

来源:接招(微信:itakethat)

作者:方浩

2 月 4 日,一年一度的猎豹公司年会在澳门举行。傅盛的开场白是:刚刚过去的 2017 年,是猎豹困难集中爆发的一年。「平均每三个月就会遇到一次巨大的冲击。」傅盛掐着手指对台下同事们说。

猎豹市值最高时近 52 亿美金,但在 10 亿美金这个区间一待就是近两年。过去两年里,中国互联网大变天:今日头条、美团从独角兽一路狂奔至几百亿美金估值,小米和滴滴的估值已经突破 500 亿美金的上限。

与此同时,乐视神话破灭、聚美优品市值变成个位数……众多第二梯队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经历上天入地之后,依然在谷底挣扎。

曾在一个创业者微信群里,有人转了一篇傅盛的「创业鸡汤」,随后有创业者跳出来评论道:公司做成那样,怎么还天天当创业导师?傅盛先是理性回击,然后愤而退群。

这还不包括来自媒体的质疑,以及做空机构的趁火打劫。去年 10 月份的一个晚上,傅盛正和朋友吃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美股开盘了,猎豹正在被做空。」傅盛连夜召集同事应对,转天猎豹出了一纸声明,股价仅仅跌了 4 个点,又过了一天,居然还涨回好几个点。

有一次傅盛和雷军聊天聊到「风口」话题。雷军说:「就怕风口太大,都忘了自己是猪。」那是小米遭遇最大挑战的时候,雷军正在「开着飞机换发动机」。

过去两年的猎豹和傅盛,就是一个不断被媒体、被华尔街、被吃瓜群众diss的过程。外界看到的,是一个风口之后的猎豹。

但对于傅盛和猎豹来说, 2018 年的新年显然要比去年的新年敞亮得多。元旦上班后没几天,猎豹市值涨回 20 亿美金。「猎豹遭遇的所有困难,都进化成了猎豹的基因,」傅盛说,「 2017 年可能是猎豹成长最大的一年。这个成长可能要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才会看出这一年真正的意义。」

除了困难,猎豹还经历了一个这样的 2017 年: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猎豹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股价和市值的反弹,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AI领域小试牛刀,语音交互系统——猎户语音 OS 就在小米智能音箱的语音转换文字的识别准确率排到第一,并和喜马拉雅、美的等名企展开合作;人脸识别技术斩获微软百万名人识别大赛冠军。

2017 年上半年美国免费榜上的中国游戏榜前五中,猎豹占了三席;轻游戏产品矩阵已初步形成,创造超过 5000 万的利润;

Live.me作为内部孵化出去的独立公司,全年稳居Google Play美国社交畅销榜第一;

推出不到三个月的无人货架项目「豹便利」,已经在北京市场排进前三;

战略投资布局实现部分退出,为猎豹赢得了超过 10 亿人民币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即使股价长时间触底,猎豹每个季度依然有几千万美金的净利润,加上投资所得,现金储备就将近 30 亿人民币……

一年半, 500 天,猎豹游走在地狱边缘。「我们经历过两次成功的绝地反击,第一次是国内软件免费,第二次是进军国际市场,这一次是B2C:Back to China,一定要成。」傅盛说。

绝境之下

进入 2016 年第二季度之后,猎豹的股价就开始下跌。当时傅盛也没太在意,经验告诉他,每年的第二季度都是有这么一个「调整期」。

五月初傅盛和股东们正在澳门开董事会。有天晚上散会,傅盛来到酒店赌场消遣,与此同时猎豹股价开始暴跌,傅盛身价眨眼之间掉了几个亿。「赢到 2000 港币的时候,我就想,就算这样一直赢下去,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赢回来啊!」

傅盛还记得猎豹股价在低位徘徊的时候,他开始给团队讲AI,为此还做了一个PPT,题目就叫Welcome to the GPU World,重点提到了AI时代的大玩家NVIDIA。

有天半夜一个同事给傅盛发信息,说谢谢老板的推荐,我买的NVIDIA股价涨了快 100 美金了,幸好弥补了我在猎豹股票上的损失。傅盛听罢,内心各种OS,但没办法,那个阶段的猎豹正在从内到外遭受各种质疑。

最疯狂的时候,猎豹股价三天之内下跌了30%多,傅盛还查了一下中概股跌幅榜,猎豹排名第二。排在第一的是一家叫窝窝团的公司。

猎豹幸亏还有投资布局。几个月之前被今日头条以近 10 亿美金收购的Musical.ly,是在 2015 年获得猎豹投资的。那是猎豹上市后第二年,也是国内早期投资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猎豹正在享受外海市场的滚滚红利,但钱多了怎么投,是个大问题。

最后傅盛决定通过成立创业孵化平台,投资年轻人,布局未来,找到更多好的想法和创意。「傅盛战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傅盛战队」其实更像一个创业者选拔大赛。

Musical.ly先加入「傅盛战队」,但并没有晋级总决赛。评委团中的姚劲波、罗振宇都不太看好这个项目。傅盛说要不这样,既然你们也算出海的项目,那猎豹就直接投资你们吧。

当时Musical.ly团队只有几个人,产品已经运营了近一年时间,不温不火。傅盛的想法是,即使这个项目失败了,也可以把团队弄到猎豹做社交项目。这个小算盘甚至超过了项目获得回报的考量。

两年后,猎豹在Musical.ly上 500 万人民币的投资,获得了超过 1.5 亿美金的现金回报。而当时「傅盛战队」中的另一个项目「编程猫」, 2017 年底刚刚拿到高瓴资本领投的上亿元B轮投资,猎豹最早在这个项目上只投了几十万人民币。

至于内部孵化的Live.me以及外部收购过来的News Republic,分别被今日头条投资、收购。从 2017 年第一季度开始,Live.me的收入已经占到猎豹总收入的10%。可以说,仅就过去两年的投资布局而言,猎豹没输。但傅盛说,新业务占了很大比重,意味着老业务在下滑,「新老交替是一家公司最困难的时候。」

反击战

猎豹过去两年遭受的最大打击,是海外市场的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生命线。

猎豹上市之前,国内收入占总收入的90%;猎豹上市之后,海外收入一度占总收入超过七成。从 2014 年 5 月在美国上市到 2016 年 5 月股价开始下滑,整整两年时间,猎豹都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扛把子,每天可以说是「躺赚」。

猎豹的出海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工具赚广告费。最核心的武器是清理大师(Clean Master,简称CM)这款手机内存清理工具。到 2015 年年底,月活跃用户超过 6 亿。用户就是流量,流量就是广告费,凭借这个巨大体量的用户群,猎豹最高时每天从Google、Facebook等平台的获得的广告收入超过 60 万美金。

猎豹在Facebook、谷歌上的生意,本质就是广告联盟。它把国内工具型出海产品聚合起来,打包向巨头售卖流量。以Facebook为例,猎豹带来的流量最高占到Facebook移动广告平台(FAN)对外采购流量的60%。最初Facebook对所有流量一视同仁,只要它手里有广告主,都会不偏不倚地推给各个流量方。

但很快Facebook就发现,流量与流量之间是有差别的,有些流量价值堪比机场广告,而更多流量其实只相当于电线杆广告,并不适合高大上的广告主。所以当 2015 年第三季度Facebook跟猎豹提出调整广告策略的时候,手握庞大流量的猎豹并不同意。这个事一直拖到 2016 年开春,小扎终于下重手。谷歌随后也对广告策略做了调整,猎豹每天收入以 10 万美金的规模递减……

当年 5 月份的一天,可爱的周亚辉同志发朋友圈,说他和周鸿祎联合投资的360 Security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多亏傅盛探出这条路。正在憋屈的傅盛看到后心想:这条路都要死了,还叫个什么好!

傅盛去找雷军聊,雷军说了四个字:事已至此。意思是,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接下来应该想怎么干。后来傅盛在微信上贴过一篇文章,题目叫《首先,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明白这个基本道理之后,你才会觉得一切都豁然开朗。」

猎豹的问题总结下来有三点:一是整个大盘下跌;二是内部「生锈」,这两点共同造成了第三个问题:成就感低。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傅盛提出了三点:一、坚持用户至上;二、拓展疆土;三、对成就感进行高频刺激。

既然国外巨头对工具类产品心存偏见,傅盛选择另外一条路猛攻,这就是内容,其中游戏又是内容的着力点。但在主推游戏之前,傅盛先是研究腾讯游戏的「发家之路」。为此,他个人在腾讯游戏上的花费总额超过 50 万人民币。

傅盛发现腾讯之所以能在游戏这块大蛋糕上迅速崛起,很重要一点就是「避重就轻」,即没有一上来就跟盛大、网易等传统巨头拼重度游戏,而是选择相对较轻的网页游戏切入,这类游戏的好处是门槛低、适用人群广,等把流量养起来,再由轻入重,直捣黄龙。

与腾讯游戏崛起的背景不同的是,猎豹面临的是一个手游占主导角色的游戏市场,但同样越来越重。傅盛选择了「轻游戏」这个切入点,事实证明在流量红利期已过的背景下,这个思路是对的:工具之后,猎豹迅速又在内容领域找到新的流量源。

2017 年第三季度,猎豹移动游戏的总下载超过 11 亿次,拥有接近 1 个亿的月度活跃用户。其中《钢琴块 2》、《滚动的天空》、《弓箭手大作战》三款游戏的累计安装量均已过亿。

海外市场的经历,让傅盛明白一个道理:巨头在哪里都一样。如果说BAT相对国内创业者是神一般的存在,像Facebook、谷歌这样的国外巨头,下手之狠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需要你时,你有价值;它们要封杀你时,手起刀落,没有一点防备!」傅盛说。

但傅盛后来跟同事们说,这种突如其来的天灾,要比温水煮青蛙好得多。傅盛开始思考,下一块根据地在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