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 澳大利亚政府阻挠中国企业海底光缆项目
参考消息网12月31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8日刊载题为《华为的海底电缆项目在澳大利亚引起警觉》的文章称,在成立不到10年的时间里,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已赢得总计4万公里的海底光缆铺设合同,这个长度足以绕地球一周。但由于澳大利亚抵制中国在其“后院”发挥愈来愈大的影响力,华为的全球扩张在澳大利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
文章称,澳大利亚政府准备阻止华为铺设从悉尼到所罗门群岛总长度超过4000公里的海底光缆,并表示自己将为这个总额约7800万美元的项目提供资金。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师乔纳森·普莱克说:“华为的这笔交易引起了澳大利亚情报部门的警觉。”
文章称,澳大利亚已私下表示,不会给予华为的这个项目光缆登陆权。
所罗门群岛的一名发言人称,澳大利亚一个评估团队最近访问了该国,而且该国对利用开发援助为这条光缆共同出资的提议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名发言人说:“当然,如果所罗门群岛政府接受了澳大利亚的提议,那么毫无疑问,华为的这笔交易就不得不取消。”
文章认为,海底光缆对全球通信至关重要,它承载着大约97%的国际互联网通信,包括电子邮件以及每天价值10万亿美元的资金流转。
文章称,华为的成功也引来了竞争对手的指控,他们称华为受益于中国政府的补贴,因而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获得大量合同。
文章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安全机构表达担忧后,华为已被禁止竞标某些国家合同。而包括英国和新西兰在内的其他西方国家则一直对华为的投资表示热烈欢迎。
港媒:中澳“失和”折射中国影响力增长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6日发表岳琳达的文章《中澳失和仅是冰山一角,中国正在填补世界经济秩序的真空》称,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经济秩序的空白。这一全球体系在未来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
文章称,随着北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增强,以及华盛顿在实施“美国优先”政策过程中影响减弱,类似于中澳之间的政治失和将是预料之中的。
文章称,在特朗普总统的任期之前,中国在成为世界强国方面就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中的更大力量的抱负。
文章称,在中国的影响不断增长之际,特朗普当局却不再重点关注多边贸易和经济秩序。与奥巴马当局不同,今天的美国质疑自己在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因而在全球经济领导作用方面造成了真空。
文章称,中国的影响已经在澳大利亚引起风波。而中国的影响力很可能意味着,中国会为“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有利的投资条件。
文章称,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在别处也可以见到,比如新的国际机构的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中国领导的。因此,在制定有关亚投行资助项目的开发与投资的规则方面,中国已经在发挥领导作用。这些项目中,也有英法等国的投入。
文章称,制定规则也会涉及非正式的内容。因此,在中国发挥领导作用时,它会越来越多地影响规范与惯例的形成。正是在这一领域,“软实力”能够发挥作用。中国已经开始宣传本国文化。
文章称,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经济秩序的空白。这一全球体系在未来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
(2017-12-18 11:09:50)
澳媒:中共十九大对澳大利亚未来至关重要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 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在澳大利亚,此次大会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0月18日刊载题为《中共党代会的结果对澳大利亚的未来至关重要》的文章称,在北京举行的大会可能看起来很神秘,但对澳大利亚的未来而言,今年世界上任何会议的重要性都比不上这场大会。
文章认为,在十九大后,作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将走上一段新的征程。中国将首先在亚太地区打造一个“命运共同体”,然后在全世界打造这样的共同体。澳大利亚必须思考自己能够或希望在这个共同体中扮演何种角色,就像思考自己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角色一样。该倡议的宏伟目标是打造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金融和网络互联互通。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10月16日刊载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的文章称,过去五年来,中国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许多分析人士和政策顾问差点跟不上中国的形势发展。不管我们喜欢与否,中国都将是本地区未来五年最重要的影响力量。中国将深刻影响地区秩序和稳定,必然也会影响澳大利亚的安全和利益。
文章称,这是亚洲的新秩序。它不再只是刚刚冒头,而是真正来临。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变得自信、果断和强势。澳大利亚的外交决策者必须学会适应现在的世界。
文章认为,中国已经是本地区的主导力量,而美国尽管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但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中国提出各种倡议,并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寻求领导地位,未来五年这种情况将越来越多。澳大利亚需要站在战略中立的立场上看待这种情况——放开心胸,根据澳大利亚的利益决定是否支持中国的倡议,而无需回头看美国的态度。
文章称,当然,我们与美国的亲密关系是我们能摆上台面的重要资本,但我们不要充当美国在本地区发言人的角色。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声音和立场,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更接近美国的立场,但应该是我们自己真实的声音。澳美军事合作很有意义,但我们的外交政策不一定需要相互协作。
(2017-10-19 10:58:00)
俄媒:“灵魂”遇上中国“胃” 澳在中美间摇摆
参考消息网5月9日报道俄罗斯东方新观察网站5月7日发表俄罗斯亚太问题专家弗拉基米尔·捷列霍夫题为《亚太博弈中的澳大利亚》的文章称,澳大利亚人的“灵魂”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世界,却有着中国“胃”。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解释了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定位具有戏剧性的原因。
文章称,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13名,虽然人口只有约2500万,但绝不是被动接受主要地区玩家摆布的对象。
与其他盎格鲁-撒克逊大国(英国和加拿大)一样,澳大利亚近几十年来也以最积极的方式参与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行动范围不仅在邻近地区,甚至还有远离本土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近年来,美国在构建地区反华多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方案里也将澳大利亚摆在重要位置。
文章称,这正是中国越来越重视澳大利亚的原因。中国当然在努力防范上述反华同盟的出现。北京在这方面的努力远非没有希望。
澳大利亚人的“灵魂”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世界,却有着中国“胃”。“胃”这一因素的重要性相当大,因为中国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30%(是美国所占份额的6倍)。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是,澳大利亚每年保持着较大的对华贸易顺差。
文章称,上述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解释了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定位具有戏剧性的原因。定位的摇摆取决于两种主要政治力量哪个在掌权。
对当前在澳大利亚执掌政权的中右翼的自由党来说,“灵魂”比“胃”重要,而对于其对手——中左翼的澳大利亚工党而言,“灵魂”比不上“胃”。
文章称,有鉴于此,在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内阁的论调和具体行动里,“保障安全”与“人权”的动机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表现明显。而在工党执政期间,与北京进一步拓展经济关系总体上更被看重。
值得指出的是,去年8月,在“保障安全”的幌子下,中企收购澳大利亚电力公司50.4%股权的计划被拒绝。
今年3月28日,澳大利亚政府取消了旨在批准10年前签署的澳中引渡条约的议会表决,借口是对中国维护“人权”的状况表示担忧。
应当说,中美关系仍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这一对亚太地区而言最根本的不确定性必然将引发更多小的不确定性,包括澳大利亚在地区博弈中的定位。
例如,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出人意料地对北京对堪培拉的计划产生积极影响。特朗普关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声明令澳大利亚感到沮丧,同样沮丧的还有日本。
文章称,可以指出,地区政治气氛的发展情况无疑将继续在澳大利亚掀起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波澜乃至暴风骤雨。因为澳大利亚仍然处于在至关重要的对立因素相互作用条件下寻找最有利方针的状态。
(2017-05-09 09:45:16)
澳媒:亚洲力量向中国急剧转移 澳外长还停在原地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3月15日发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学教授休·怀特题为《朱莉·毕晓普的“否认学说”毫无外交政策前途》的文章称,“毕晓普学说”似乎执着于否认亚洲战略形势几十年来的最重要变化——财富和力量的分布从美国向中国急剧转移。如果不认识到这一转移的规模和意义,就会无力应对其后果。
文章称,朱莉·毕晓普对亚洲充满焦虑。她担心经济竞争加剧,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劳动者太多,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太少。
她还担心战略竞争加剧,因为亚洲新兴大国谋求扩大势力范围、保护自身与日俱增的利益。
幸好,她认为自己有办法解决这些难题,她13日晚上在新加坡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表重要演讲时试图对此予以阐明。这次演讲能让人大致了解我们这位外交部长对世界的看法以及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文章称,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毕晓普学说”——她处理亚洲日益兴起的经济和战略竞争的解决方案。
根据她的论述,这套学说有三个要素: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力量和民主。似乎在她看来,这是澳大利亚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们当中没有人会去怀疑这些东西本身是美好的。问题在于,是否有理由相信这个亚洲未来模式会奏效。
从基于规则的秩序说起吧。这个理念自从在去年的国防白皮书里首次出现以来,一直在堪培拉的外交政策声明中十分突出。
文章称,然而,谁负责制定规则,谁有权执行?越深入探究就会越清晰地看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这个说法假定国际关系可以像国家政治一样运作,也就是有一个明确的权威负责制定和执行规则。
可那个权威能是谁呢?间或有人想象联合国也许会扮演那个角色,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拿它当回事。澳大利亚本身——特别是在政党联盟政府的领导下——每当认为符合我们的利益时便欣然违抗联合国。比如,还记得攻打伊拉克吗?
因此,显而易见,当朱莉·毕晓普谈到“基于规则的秩序”时,她是指由美国制定和执行规则的秩序。
那是我们在亚洲维系了几十年的秩序,它对我们、对该地区其他国家来说行之有效。但假定它在将来会依然有效则纯属怀旧,而不是制定政策。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毕晓普学说”的第二个要素:对美国占据优势的力量充满信心。毕晓普断言:“若要和平与繁荣延续,美国就必须作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不可或缺的战略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她相信亚洲的未来稳定可以由美国主导下基于规则的秩序来保证,前提是美国有能力、有意愿提供领导力。她说:“在亚洲和全世界(美国的力量)是遥遥领先的全球战略力量。”
文章称,那曾经是真的,但如今不是了。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很快按市场汇率计算也会如此。
这不仅给予中国巨大的经济实力,也给予其真正的外交分量——堪培拉对北京的谨慎态度就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日益增强的海上力量已经削弱美国向东亚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
因此,“毕晓普学说”似乎执着于否认亚洲战略形势几十年来的最重要变化——财富和力量的分布从美国向中国急剧转移。只要我们不认识到这一转移的规模和意义,就会无力应对其后果。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毕晓普学说”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支柱——她对民主的信念。她把民主定义为“对于国家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必不可少”,“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先决条件”。
没有人怀疑我们澳大利亚对民主的信奉,但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在民主到底比其他政治哲学好到哪里去的问题上避免过于沾沾自喜。
英国脱欧、唐纳德·特朗普以及我们自己近来颇为严重的管理不善和政治领导失能局面应该激起冷静反省,而不是自吹自擂。
我们不能像毕晓普那样想当然地认为民主国家总是会胜出。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忽视一个真真切切的可能性,即:在不久的将来,澳大利亚将面对一个更多地由力量而非规则塑造,且大多数力量不是由美国而是由中国施加的亚洲。
文章称,我们的外交政策必须让澳大利亚作好准备,以应对这样的亚洲。“毕晓普学说”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起点。
(2017-03-21 09:52:03)
澳媒:澳大利亚需认清现实 中国已成澳繁荣增长之源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 《澳大利亚人报》网站2月23日发表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约翰·布伦比题为《与中国的关系对我们的繁荣至关重要》的文章称,澳大利亚需要认识并应对两个现实: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在发生变化,二是中国的世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可以继续充当澳大利亚繁荣与增长的主要源头。
文章称,如今企业与民间举行的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在十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舞龙队穿过澳大利亚各地的大街小巷,在锣鼓声中迎来了中国农历鸡年。在全球处于极大不确定性之中时,许多人都在谈论澳大利亚有必要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事实上,正如中国农历新年与日俱增的普及程度所证明的那样,这种转向正在火热进行中。
45年前,时任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6年后,邓小平开始对全球经济打开大门。吉拉德政府与中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阿博特政府在2015年签署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
文章称,澳大利亚应该感谢与中国的45年交情。澳中商会的研究显示,中国可以继续充当澳大利亚繁荣与增长的主要源头。但我们不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需要认识并应对两个现实: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在发生变化,二是中国的世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拥有逾13亿人口。澳新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会有大量人口成为中产阶级。这意味着中国巨大的需求将持续下去,但其性质将发生变化。
研究显示,保守估计,到2026年,中国将在医疗、教育、旅游、金融和建筑领域为澳大利亚创造100万个新就业岗位。但这种情况不会自动出现。
文章称,澳大利亚政府需要创造正确的政策环境,而企业需要为利用中国的“长期繁荣”做好准备。签证制度、外国投资审查门槛、中澳自贸协定的成功落实,以及企业了解和迎合消费者新喜好和需求的能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能否取得成功。
除了发展两国贸易关系之外,澳大利亚还必须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全球大约20%的人口生活在中国。可以理解,中国要求在全球贸易、安全和政府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并在对外投资规则方面获得平等待遇。澳大利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我们的利益、安全或价值观。但这的确意味着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合理利益及其在世界上发挥积极领导作用的潜力。
文章称,可以理解,许多澳大利亚人对美国作出的一些政策决定感到担忧。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寄希望于中国,但这的确意味着我们应该鼓励建立多边国际体系,让一系列行为体拥有发言权。关于全球贸易和开放边境,现在最鼓舞人心和最积极的声音来自中国而不是美国。
文章称,45年前,惠特拉姆在中国说,我们两个国家拥有“很大程度的共同利益和目标”。这在当时是正确的;在现在则更加正确。在这个鸡年,澳大利亚政府和企业应该给这段有着45年历史的重要关系继续添砖加瓦。
(2017-02-27 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