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裕华路上的那座天主教堂
平安夜,估计裕华路上的人流熙熙攘攘,天主教堂过节的人非常多,虽然来保定很多年,对这里也不是很熟悉,对裕华路上屹立着天主教堂的过往也不清楚,只知道当年河北小学的校址曾在这里,裕华路小学的校址也曾在这里,今天裕华路小学早已经成了记忆。我能做的也仅是从一些老照片当中去寻觅,去分析,去领会这一方空间的一丝过往。
▲当年老马号门口的黄包车,热气腾腾的小吃,看到了教堂的一隅。
教堂的建造与天主教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天主教传入保定地区的时间始于明末。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北京法籍孟主教在保定北关桥洞购地16亩,建房40间,称保定北关天主堂,这便是现在保定天主教堂的前身。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北关天主教法籍神甫杜保禄借口被董福祥部士兵殴打,逼迫直隶总督荣禄立契,将保定城内宾馆(原清河道署旧址)与北关天主教堂互换。
▲这是1898年以前的直隶省城图,该地块还是保定城内宾馆(原清河道署旧址)。
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教堂还没有修建完成,教堂内的神职人员曾分别逃至清苑东闾中华圣母堂和徐水安家庄教堂,筑围墙、 碉堡自守,抵抗义和团。1905年教堂修建完成,命名为“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亦即今天裕华路上的天主教堂。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法籍传教士富成功任主教后,在教堂加建房屋数百间,设立医院、学校等机构,并同年于城内建筑教府、大修道院和保定城内分堂等,扩大教会影响力。
▲民国保定地图上天主教堂的位置。
后来虽然历经变迁,但是天主教堂与裕华路上其它“显赫“的建筑一样,形制基本保持完整。直到文革时期,教堂的神职人员被驱散、逮捕,宗教活动停止。教堂变成了河北梆子剧团的剧场和排练场。同时大量开挖防空洞也使教堂的地基被严重破坏,教堂地板墙面产生多处裂缝。
▲天主教堂前练习自行车的传教士。
▲骑车间隙,背景的建筑和今天对比有什么差距。
▲保定府的传教士。
▲天主教神父在府学附近骑自行车。
▲天主教堂前的合影。
▲当年的场景。
▲ 民国元年(公元1912)曹锟受袁世凯指使发动兵变,保定兵匪乘机抢掠府库,焚烧街市,连续烧抢两昼夜,火光冲天,官民财物被劫掠一空,后由驻军入城镇压始息。
▲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鼓楼的一角。
▲ 当年教堂内救济的儿童。
▲ 保定西关的小修道院。
▲ 保定府的高级教士。
▲河北小学建校初期曾在此地办学,一群小革命接班人,背景是天主教堂。
▲ 八十年代,天主教堂前的人来人往。
▲ 八十年代,天主教堂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