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 南京新街口站
当你像浮萍一样,在新街口站被人潮从地铁上挤下来的时候,看着匆忙的人群和自己被挤成了抹布的衣服,你不得不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哪里?
没在新街口迷失过,就不算到过南京。在24个出口组成的庞大迷宫里,即便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指示牌,但是一旦到了转盘那里,也只会觉得人生无望。
在地面上看,不过是隔着一个路口的目的地,下了地面就变成了咫尺天涯。开玩笑,亚洲最大地铁站可不是浪得虚名。
所以如果你爱一个人,一定不要约ta在新街口见面。
(来自于灵魂画手的传奇之作)
什么,你以为逮一个南京人带着你就能顺利到达目的地?too young,too naive。
部分南京人表示,在新街口不迷路这种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知道,在南京人对新街口了如指掌的时候,新街口广场还不是孙中山的铜像。
1号出口出来的人群,大都奔着新街口南公交站去了,想在这里找到好吃的,难度堪比在希尔顿吃猪肉炖粉条。
而2号口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为了更快、更方便上厕所吧。为了去卫生间而单独开辟一个出口,如此人性化的建造,大概也只有南京了。
通向“汉中路1号”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3、4、16号口,在早高峰时期还是相当热闹的。不用怀疑,金融人士也是有很多人喜欢乘坐地铁的。
5号口直通东方hamleys,很多时候,这里的成年人比孩子还要多。
因为附近聚集了许许多多的英语培训机构,所以在这里偶遇老外比偶遇南京人的几率还要大,并且一个个被本土化的相当严重,恨不得张口就能来一段“刘lailai喝liulai”。
曾经是南京地标建筑的金陵饭店就在这里了。这个110米的高楼,自83年刚开业时就稳坐“中国第一高楼”的交椅。
“璇宫餐厅”在那个年代在南京绝对是身份的象征,能在璇宫吃上一顿饭,炫耀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即便是餐厅服务员,也绝对是站在南京服务业顶端的那种。
虽然现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种高端饭店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是提起金陵饭店,南京人依旧是自豪满满。
去往7号口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逛德基的,一种是路过德基的。作为奢侈品的汇集地,德基的潘西好看指数和时髦程度远超其他出口。
德基也是最适合做白日梦的地方,坐在负一层仰望一层,幻想一夜暴富,每天除了逛德基啥也不干。梦醒之后,德基依旧人来人往,暗叹一声南京有钱人真***多,而自己在20岁喜欢的一个包,如今几年过去了,依旧买不起。
这个南京商界“不沉的航空母舰”用五个出口彰显了自己的地位——不管哪个出口出,不到新百算我输。
作为南京第一家“国字号”商场,新百可以说包揽了一代南京人的生活。每天还没营业,门前就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顾客,生意兴隆程度堪比小长假期间的夫子庙。
时间飞逝,新百不断翻新,也呈现了和那个年代截然不同的巍峨高大,售卖的商品也从衬衫、鞋子、自行车、暖水瓶柜台变成了现在的品牌商铺。
虽然周围的商场越来越多,新百也不再像以前那般耀眼,但是却依旧是南京人去新街口必逛的地方。
当看到红色紫色蓝色的灯光混合在一起,仿佛置身于1912的时候,恭喜你,你来到了莱迪广场。
从莱迪开业以来,送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南京高校的学生,没有逛过莱迪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去莱迪不需要带太多的钱,但是一定要带一个方向感十足的朋友,要不然这个缩小版的新街口迷宫也足以让你怀疑人生。如果这个朋友还掌握了砍价的技巧,那就更好了。
对比12号出口的人流,13号出口显得格外冷清,如果你想去大华看一场电影,那就从13号出去吧。
曾经的大华可谓是风光无两,京剧大师梅兰芳也在此演出过。能进出大华的,非富即贵,一张票价就抵得上普通家庭一周的伙食费。
曾经有多辉煌,后来就有多落魄。属于大华的时代过去之后,这里沦落成为大卖场,虽然后来重新修建,再度回到南京人的视野之中,但是也依旧无法重回巅峰时代的影响力。
这两个出口堪称是吃货的天堂了,地下通道两旁已经是美食遍地,再加上中央和大洋的美食广场,足以让人在这里耗上一整天。
中央也算得上是南京商场的元老,刚刚开业的时候,因为人太多,警察都来维持秩序,影响力和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发布会有的一拼。
大洋历史不算久远,和中央隔路而望,彼此仇视又惺惺相惜。对于大洋的喜爱不是因为它的美食城这种肤浅的理由,更是因为在它附近隐藏着陆家巷和明瓦廊这两个美食副本。
怀揣一颗迫切想吃金陵大肉包的心,突破了大转盘的关卡,却在20号出口这里迷失了。
哪个是去金鹰的?哪个到中韩友谊城?金轮新天地美食广场又要走哪个岔口?不过是想吃一个金陵大肉包,怎么就这么难?
其实在德基广场开业前,金鹰算是南京最高档的商场了。214米高的大楼就在金陵饭店对面,绝对的“身高优势”让它一时间风头无两。
刚开业时候的金鹰就是高档的代名词,时尚的风向标。接地气?金鹰才不稀罕。
虽然后来有了德基和它平分秋色,但是在老一代南京人心中,金鹰依旧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
21号出口明显比20号出口要友好很多,“友谊广场”的指示牌直接而明显,即使是路痴也能顺利找得到。
“中韩友谊城”主打韩风,或许是因为“哈韩风”已经在几年前已经刮过去了,所以现在的中韩友谊城略显冷清。
23号出口的指示牌很是显眼,但是走到23号出口的时候难免会一脸懵逼,因为它根本没有投入使用。
在经历了23号出口之后,24号出口长长的线路让人走的很是忐忑,生怕走到尽头了,又是一道关上的闸门。
好在24号出口最终没有那么残酷,但是还是有一个很坑的现实——24号出口没有电梯。如果一天能多路过几次24号出口,一个月瘦5斤根本不是梦。
什么你问我17、18、19号口去哪了?去新街口逛上一圈,或许你能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