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痛呕吐别忽视 小心是肠套叠!
通讯员 徐贝贝
忽冷忽暖,忽晴忽雨,由于气温变化大,这段时间小儿急腹症比较多,县人民医院超声科的候诊间,小朋友的哭闹声也较前增多。
这不,一位宝妈带着小宝进来了。
“医生,你赶快给我家小宝查查吧!”宝妈着急地说着孩子的情况:“我家小宝,平时很爱笑,3个小时前不知为什么就出现呕吐,并且哭闹明显,过了一阵子又好了,但是过了一阵子又这样子,反反复复已经四五次了……”
宝妈说着说着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别急别急,这位妈妈,我们先检查。”天医超声科主任陈永海马上为孩子进行检查,发现图像上出现了一个“同心圆”,再经过多切面检查明确,原因找到了!
陈永海指着“同心圆”告诉宝妈:“这就是引起孩子呕吐、哭闹的‘真凶’——肠套叠。”
同心圆?肠套叠?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据了解,近期超声科就有9例患儿检查出肠套叠阳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肠套叠”,好好认识认识这个引起宝宝不适的“真凶”。
1.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常见的宝宝腹痛及哭闹的原因之一,如名字一样,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好发于婴幼儿。
值得注意的是,套入的肠段会随着套夹时间的增长,肠壁动脉阻塞最后肠坏死,导致腹膜炎,严重时危及宝宝的生命。
2.肠套叠常见表现
腹痛
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幼儿,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如此反复多次,患儿精神渐差、疲乏不堪、面色苍白。
这种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是由于较强的肠蠕动波把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牵拉肠系膜,同时套叠鞘部发生强烈收缩所引起。个别较小的病儿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随后进入休克状态,需特别警惕。
呕吐
起病不久即出现反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肠系膜被牵拉所致,呕吐物为奶块或食物,以后即有胆汁,甚至可为粪便样物,是肠梗阻严重的表现。
血便
多于病后6~12小时出现,是本病特征之一。大便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无臭味。
腹部肿块
这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在病程早期,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呈腊肠样,光滑而不太硬,略带弹性,可稍活动,有压痛。以后随套叠的进展,肿块可沿结肠移至左腹部,严重时可套入直肠内,直肠指检可触及子宫颈样肿物。
全身情况
发病早期病儿全身情况尚好,体温正常,仅有面色苍白,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或拒食。随发病时间延长,一般情况逐渐严重,表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发热、腹胀,甚至休克或腹膜炎征象。
3.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
注气(注钡)整复法和手术复位法。这两种方法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配合选择应用,一般可按以下原则进行治疗:
结肠连气(注钡)整复法:发病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脱水,休克以及腹膜刺激征者,均先进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复位成功率可达75%~90%。注气(或注钡)前先作胸腹部立位X线透视,了解肠管扩张情况及气体分布的部位,然后将空气(或钡剂)注人结肠内,使用一定的压力,使套入的肠段推出达到整复的目的。
手术复位:发病已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已恶化;发病在48小时以内临床上有肠坏死征象者;腹部显著膨胀、有明显肠梗阻征或有腹膜刺激征者;结肠注气(或注钡)整复失败者;小肠型肠套叠及慢性肠套叠者,均需手术复位。
4.如何预防小儿肠套叠
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
添加辅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不擅自使用驱虫药,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曾经患过肠套叠的婴幼儿,如遇不良因素作用,还有可能旧病复发。因此,如果出现肠套叠的“先兆”症状时,应立刻送往医院,千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