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窑洞挖出“千年古墓”, 其内隐藏“狄仁杰”不为人知的身世
导语:狄仁杰家世之谜: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似乎简略得有点过分。
狄村在太原市老城区南郊(建南汽车站附近),狄仁杰的故里,村旁西北有仁杰母手植之槐树,称唐槐。并有“狄梁公故里”石碑。唐槐和石碑现存唐槐公园。
而距离狄村三公里之远的地方曾在2000年7月的时候,由一个造砖厂挖出了一座古墓,是一个名叫狄湛的北朝(386年——581年)人,而这个人是羌族首领,东魏时期曾官拜将军。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有他的名字,而狄仁杰是狄湛的后裔,这就说明了狄仁杰是羌族人的后裔。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和汉人杂居,大杂居使得少数民族被汉化。不得不说中华民族的汉化能力是非常强的。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狄湛(?-564年),字安宗,冯翊郡高陆(今陕西高陵县)人。北朝大臣,唐朝名相狄仁杰高祖。
仪貌端长,志量弘远。轻文好武,重义忘身。年十八,解褐散骑侍郎,在员外。寻加给事中,心存将略,颇受高欢重用,除东雍州刺史,绥抚边民。官至侍官正都督、平西将军、临邑子。北齐建立,官至泾州刺史、车骑将军等职。河清三年(564年),卒于晋阳。
以二战时期为例,纳粹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奔窜于世界各地,其中不乏有來中国的,犹太人是极其维护自己的文化的,犹太人虽然没有自己的国家,但是现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说犹太话,会写犹太族的文字。
而来中国避难的犹太人大多数是能工巧匠,为中国工业制造做出极大贡献,但我们从没听说过中国有遣送犹太人回自己的家乡,或是中国有犹太人居住,其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汉化功能。
现在河南,陕西有的人鼻子是那种俊挺的不像话的鹰勾鼻,就是有着犹太人的血统。
不得不惊叹原来古代就有这样的传统,这就意味着狄家是羌人豪强后裔,而古墓的位置也是狄仁杰家乡的附近,史料的确凿令我们对狄仁杰是羌人的后裔更为深信。
古代人自古就鄙夷蛮夷之人,认为只有汉人才是正统,儒家是正统文化,李氏皇族乃胡人之后都冠以美化,称老子李耳的后代。
狄仁杰的祖先大约也不免俗,称自己是汉名人后裔,可是无论是否少数民族的后裔,只要为国为民就是好样的。
说了那么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羌族是一个神秘样的民族,那么现在红柯老师就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这个民族。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早在商代就出现于历史记载。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同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历史上诸多周边民族部落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他们使用的汉姓,往往取其名称的第一个字,史多例证。更有相当一批后来完全汉化,使后人莫辨其源,狄姓即是一例。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市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附近。墓碑上赫然雕着“狄梁公墓 ”。土墓背面一个看似新建的墓碑,上面雕着“狄公仁杰之墓”。
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东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个大字,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块诗碑和记事碑,上面字迹隐约可见,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
南北都有墓碑,分别是“大唐名相狄仁杰之墓”、“大唐名相狄梁公墓”,都是古人原作,现代人重新刻写。墓的东南和西南侧各有碑亭,东南方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西南石碑则是“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看不清落款,只能肯定都是古时的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