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港珠澳大桥亮灯: 无人值守, 采用“MMJ”电缆头熔接技术
南都讯 记者李洁琼 通讯员沈甸 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今晚迎来历史性的时刻。伴随着桥体亮灯仪式上的一声声“倒数”,整个港珠澳大桥瞬间化身成宛巨型“火龙”, 燃亮了暗夜里的伶仃洋面,这也标志着港珠澳大桥正式具备了通车条件。记者获悉,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投资建设的110千伏人工岛输变电工程,为灯光中的大桥璀璨蜿蜒的恢弘气势提供了可靠保障。
大桥全线灯光被点亮
灯光下的港珠澳大桥,在光的映衬下,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孔桥似粒粒“珍珠”,两座人工岛则宛如一对“璧玉”,整座大桥则恰如一串美丽的珠链镶嵌在大海之上,正好与大桥总体设计美学理念“珠联璧合”相吻合。
此次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亮灯,标志着全线供电照明系统施工圆满完成,至此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具备通车条件,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交通工程设施设备系统的整体联调联试,抓紧完善项目验收等各项程序。
记者获悉,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夜景灯光今后将采用日常和假期双模式,日常模式返璞归真,以白色为主色调呈现大桥本色;节假日则通过变色LED灯实现五彩缤纷的变色效果。也就是说,珠海夜景即将又增添一处新的景观地。
电力全靠人工岛输变电工程
烟花竞相绽放,大桥灯火辉映,很多市民赶到海边见证港珠澳大桥这一历史时刻,并被灯光中的大桥那巍然挺拔,但又不失柔美多变的身姿和气质所折服。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由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投资建设的110千伏人工岛输变电工程。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配套电源工程的110千伏人工岛输变电工程,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西北角的珠海口岸市政配套区,主要承担对人工岛及港珠澳大桥本体工程的供电任务,对于满足人工岛及港珠澳大桥的用电需求,为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提供电力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获悉,该变电站于今年2月底开建,并于11月16日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投产后,珠澳口岸人工岛上将形成220千伏吉大变电站至110千伏人工岛变电站、220千伏拱北变电站至110千伏大桥专用变电站及110千伏人工岛变电站至110千伏大桥专用站相连的一个闭环回路,与珠海电网主网可靠连接。
多项创新确保可靠供电
鉴于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特殊性和岛上用电客户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供大桥供电可靠性,作为供电可靠率位居全国第一的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在110kV人工岛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上也是竭尽全力。
比如,为了克服人工岛上电缆沟狭小,无法布置常规电缆中间接头的难题,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采用了先进的“MMJ”电缆头熔接技术,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电缆沟空间受限等问题,而且该技术还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点,可经受故障电流冲击和长期大电流运行的优势,降低运行风险。
除了上述保障外,珠海供电局还采用网络备自投的方式,解决公用站和专用站110千伏备自投无法满足线路N-1的问题,以最大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所谓“网络备自投技术”,简言之就是两条线路互为备用,当一条线路断开后,还有另外一条线路来保障供电连续性,通过增加通信接口设备,实现信息共享,解决变电站110千伏备自投无法满足线路N-1的问题,这也是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首次应用该技术。
记者获悉,根据珠澳口岸人工岛整体规划要求,110千伏人工岛输变电工程建设也对建筑物风格进行创新,将建筑物外立面设计为幕墙与铝扣板相配合的形式,注重突出时代感与现代感,整体美观,线条顺直,并且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如今的变电站,不仅外立面设计时尚新颖,而且外立面的宝蓝色线条正好也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相呼应。该变电站正式投运之后,将采用无人值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