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带宽与计算能力,谁才是决定深度学习执行性能的关键?
说到模型对于硬件的要求,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计算量,即一个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多少次计算才能完成一次前馈。然而,除了运算量之外,模型对于内存带宽的需求也是影响实际计算所需要时间的重要参数。我们下面会看到,在内存带宽有限的情况下,仅仅缩小计算量并不能让计算时间等比例下降!
内存带宽对于硬件系统的性能影响如上图所示。如果把内存比做瓶子,运算单元比作杯子,那么数据就是瓶子里的各色颗粒,而内存接口就是瓶口,通过瓶口数据才能进入杯子被消费(处理)掉。而内存带宽就是瓶口的宽度了。瓶口宽度越窄,则数据需要越多时间才能进入杯子(处理单元)。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带宽有限,那么即使处理单元无限快,在大多数时候也是处理单元在空等数据,造成了计算力的浪费。
深度学习网络与 Roofline 模型
对于工程师来说,定性分析并不够,我们还需要能定量分析算法对于内存带宽的需求,以及对于计算性能的影响。
算法对于内存带宽的需求通常使用「运算强度 (operational intensity,或称 arithmetic intensity)」这个量来表示,单位是 OPs/byte。这个量的意思是,在算法中平均每读入单位数据,能支持多少次运算操作。运算强度越大,则表示单位数据能支持更多次运算,也就是说算法对于内存带宽的要求越低。所以,运算强度大是好事!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对于步长(stride)为 1 的 3x3 卷积运算,假设输入数据平面大小为 64x64。简单起见,假设输入和输出 feature 都为 1。这时候,总共需要进行 62x62 次卷积运算,每次卷积需要做 3x3=9 次乘加运算,所以总共的计算次数为 34596,而数据量为(假设数据和卷积核都用单精度浮点数 2byte):64x64x2(输入数据)+ 3x3x2(卷积核数据)= 8210 byte,所以运算强度为 34596/8210=4.21。如果我们换成 1x1 卷积,那么总的计算次数变成了 64x64=4096,而所需的数据量为 64x64x2 + 1x1x2=8194。显然,切换为 1x1 卷积可以把计算量降低接近 9 倍,但是运算强度也降低为 0.5,即对于内存带宽的需求也上升了接近 9 倍。因此,如果内存带宽无法满足 1x1 卷积计算,那么切换成 1x1 卷积计算虽然降低了接近 9 倍计算量,但是无法把计算速度提升 9 倍。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深度学习计算设备存在两个瓶颈,一个是处理器计算能力,另一个是计算带宽。如何分析究竟是哪一个限制了计算性能呢?可以使用 Roofline 模型。
典型的 Roofline 曲线模型如上图所示,坐标轴分别是计算性能(纵轴)和算法的运算强度(横轴)。Roofline 曲线分成了两部分:左边的上升区,以及右边的饱和区。当算法的运算强度较小时,曲线处于上升区,即计算性能实际被内存带宽所限制,有很多计算处理单元是闲置的。随着算法运算强度上升,即在相同数量的数据下算法可以完成更多运算,于是闲置的运算单元越来越少,这时候计算性能就会上升。然后,随着运算强度越来越高,闲置的计算单元越来越少,最后所有计算单元都被用上了,Roofline 曲线就进入了饱和区,此时运算强度再变大也没有更多的计算单元可用了,于是计算性能不再上升,或者说计算性能遇到了由计算能力(而非内存带宽)决定的「屋顶」(roof)。拿之前 3x3 和 1x1 卷积的例子来说,3x3 卷积可能在 roofline 曲线右边的饱和区,而 1x1 卷积由于运算强度下降,有可能到了 roofline 左边的上升区,这样 1x1 卷积在计算时的计算性能就会下降无法到达峰值性能。虽然 1x1 卷积的计算量下降了接近 9 倍,但是由于计算性能下降,因此实际的计算时间并不是 3x3 卷积的九分之一。
显然,一个计算系统的内存带宽如果很宽,则算法不需要运算强度很大也能轻易碰到计算能力上限决定的「屋顶」。在下图中,计算能力不变,而随着内存带宽的上升,达到计算力屋顶所需的运算强度也越低。
Roofline 模型在算法-硬件协同设计中非常有用,可以确定算法和硬件优化的方向:到底应该增加内存带宽/减小内存带宽需求,还是提升计算能力/降低计算量?如果算法在 roofline 曲线的上升区,那么我们应该增加内存带宽/减小内存带宽需求,提升计算能力/降低计算量对于这类情况并没有帮助。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