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腾讯结义后首亮相,合投AI药物研发公司
【新智元导读】最近,谷歌和腾讯频频一同出现在新闻标题中:达成多项产品和技术专利交叉授权;共同投资AI医药研发公司。而这种亲密背后,则是一种双赢逻辑:你帮我曲线入华,而我可助你在国际市场一展身手。
自上周达成多项产品和技术专利交叉授权后,谷歌和腾讯完成了强强联手后的第一次共同亮相:投资了一家用人工智能加速医药研发的公司——晶泰科技。
昨天,AI医药研发公司晶泰科技(XtalPi)宣布于近期完成了约1500万美金B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谷歌和A轮投资方腾讯跟投。目前,该公司融资总额超过2000万美金。本次投资是谷歌和腾讯宣布达成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协议后的首次联合投资。
晶泰科技2014年5月成立于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员工在60人左右,在北京、深圳、波士顿设有办公室。该公司通过计算物理、量子化学、人工智能与云端高性能计算,提供药物发现、药物固相筛选与设计的智能研发技术(Intelligent Digital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ID4)。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温书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算法能力是寻找更智能有效的药物研发路线的关键,而我们的重点是构建一个计算引擎,帮助全球公司加速药物创新。”
据Techcrunch报道,该公司已经构建了一个弹性HPC(高性能计算)云,可以在AWS,腾讯云,Google云和阿里云上部署多达100万个内核。
晶泰科技方面表示,看好领投方红杉资本在医药领域的布局;选择谷歌和腾讯则因双方理念吻合,这两家公司认同晶泰科技用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方式提高研发效率的发展方向。
谷歌腾讯联手背后的逻辑
除了此次联合参投晶泰科技外,最近一段时间,谷歌和腾讯常常一起出现在新闻标题里。
1月19日,谷歌和腾讯表示,已就广泛的产品和技术达成长期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两家公司还表示将以更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共同致力于用科技探索未来。
“我们很高兴能与腾讯达成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协议,”Google专利负责人Mike Lee表示,“通过这样的协议,科技公司将得以专注于为用户打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非常高兴可以推动两家领先的科技企业的合作,”腾讯公司知识产权部总经理徐炎表示,“通过合作可以为全球用户带来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而去年12月,腾讯安全团队在谷歌的机器学习平台TensorFlow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安全漏洞”,程序员在使用该平台编辑代码时容易受到恶意攻击。谷歌对此致谢。
紧接着,今年1月谷歌宣布在深圳设立办事处,以“更好地与当地的合作伙伴沟通交流”。深圳之所以吸引谷歌,除了应用层的硬件优势之外,想必还与腾讯的深圳总部有关。
此番,两家中美科技巨头共同跟投一家医药研发公司,也并不出人意料。腾讯发力AI医疗已久。据媒体“健康点”整理,腾讯在医疗领域共投资35家企业,投资总额超200亿元。根据公开资料,腾讯目前已经布局了人工智能、医疗资讯、慢病管理、医生社区、大数据、实体诊所、医美、基因检测、保险等十余个医疗健康细分领域。
除了投资外,腾讯还自建平台。2017年11月15日,腾讯觅影进入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负责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此次腾讯觅影能够进入“国家队”,对于其加速布局落地“互联网+智慧医疗”生态系统增添了重要筹码。从腾讯觅影正式发布至今,已经在上海、浙江、甘肃、四川等多个省市的近百家医院落地服务。
谷歌也非常重视医疗。JeffDean在总结谷歌大脑2017年成绩单时,也提到了在医疗领域取得的成就。他表示,“我们认为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2016 年 12 月,我们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黄斑水肿早期发现的研究论文。
在 2017 年,我们将这项研究由研究项目转移到了实际的临床试验。我们目前正在印度部署这个系统……用来帮助医院的工作人员更好地诊断糖尿病性眼部疾病。”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也表示将机器学习资源用于医疗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乳腺癌的治疗。
对于此次参与投资,谷歌企业投资发展部的林宜范说:“晶泰科技的人工智能平台是一个强大的药物研发工具,许多重要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应用。他们的药物研发技术,如ID4,能够在促进新药研发能力与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我们很荣幸与这支实力强大的团队合作,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调性相符,强强联手。对于谷歌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曲线入华的不错选择。而对于腾讯,这种结盟则会起到在海外市场大展身手的助推作用。
加入社群
新智元AI技术+产业社群招募中,欢迎对AI技术+产业落地感兴趣的同学,加小助手微信号: aiera2015_1 入群;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加入社群后务必修改群备注(姓名-公司-职位;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
此外,新智元AI技术+产业领域社群(智能汽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正在面向正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及研究人员进行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