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造出什么样的飞机让俄罗斯坐不住? 俄方感叹再想赚大钱难了
中国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军事战略防空运输的发展并不是很快。这是因为当时购买的运-7,运-8都是仿制与俄罗斯安-24、安-12等运输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卖给中国战略运输机,同时吸收准备研制重型运输机的过程并不顺利。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中国开始突然认识到战略空运是建立快速反应的根本。
中国在与俄罗斯打通军事贸易渠道后,引进了大量的苏联时代研制的技术装备,伊尔-76重型运输机就是那个年代开始购买的技术装备,伊尔-76也在那个时候进入到了中国,成为目前中国军队最重要的航空运输装备。
其实中苏两国剑拔弩张甚至兵戎相见的时候,两国的运输机和直升机贸易也在继续,比如中国空军的安-12、安-24、伊尔-18和米-6、米-8等型号都是从正规渠道引进的。所以在中苏关系破冰之后不久引进伊尔-76运输机也不足为奇。1991年7月,首批10余架伊尔-76MD交付空军航空兵某运输机师。
伊尔-76对于中国军事防空装备需求来看是适合的。伊尔-76的维护保养布局也很合理,便于机务官兵维护,是典型的适合实战的运输机。中国现已建立了对伊尔-76的大修保养能力,在经过多次厂内改装后,中国的伊尔-76加装了包括组合式GPS导航设备在内的多套系统,逐渐替换了之前伊尔-76上使用的老式俄制系统。这说明中国已经建成一套维护伊尔-76运输机的体系。就在中国完成建成伊尔-76这套体系的时候,中方决定大量购买伊尔-76运输机。
但是俄罗斯本身就紧张的航空生产体系就限制了伊尔-76运输机的生产速度。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38架伊尔-76的采购协议,俄罗斯却根本没有办法去完成!价格争议也集中在了重新恢复生产线的投资上。
俄罗斯打算很简单,就是利用中国的订货解决资金问题,在俄本土建立伊尔-76完整的生产体系,既满足中国订货的需要,同时保证了伊尔-76运输机的生产体系。借助对他国军事出口完成自己的装备生产是俄常用的一招。如借助中国购买苏-27、苏-30战斗机的资金制造苏-33舰载机和苏-35战斗机。借助印度采购苏-30MKI的资金,换的发展T-50隐身战斗机的资金,用印度采购米格-29K舰载机的投资为俄罗斯海军航空兵换代准备!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中国只好采购二手俄罗斯的二手运输机作为应急装备。而运-20只与俄罗斯伊尔-76同等规格的中程喷气式运输机。运20战略运输机瞄准的是更高的目标,军事评论员晓舟认为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像伊尔依赖症、苏霍伊依赖症这样的卡脖子现象将一去不复返。2016年年初,试飞的第6架运-20战略运输机标志着中国空军向着战略空军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同时也掐断了俄方再次想将运输机出口到中国的"希望”。俄罗斯媒体感叹到再想赚到中国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