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四种类型

是每一个写代码的都是程序员。这里,我把程序员定义为以编程为生的人。我认为世界上存在四类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码农、专家和工匠。下面我一一介绍自己的观点。

(计算机)科学家

与其说他们是程序员,不如说他们是数学家。他们发明了各种理论、算法和术语,教科书上那冗长的证明和计算也出自他们之手,其他的程序员都或多或少受 益于他们的成果。有时,他们的一篇论文能改变整个业界的思维方式,但他们通常不会也不喜欢把那惊世骇俗的理论商业化。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沉浸在科学的象 牙塔里,自得其乐,好不快活。

他们是程序员中最不经常写程序的人,甚至有一些大师一辈子都没写过程序,你也许认为这违反了我们开头对程序员的定义,可谁说编程非要用键盘呢?

码农

这个词汇来自网络上程序员的自嘲。但在这里,我把他定义为软件的主体实现者。正如农民工兄弟一样,他们是软件大厦的实际缔造者,他们通常熟悉或精通一到两门语言,在现有的架构下进行开发。

他们是程序员中的蓝领,干着某种程度上的体力活,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事情总要有人做,并且编程的自由行赋予了码农很大的创造和学习空间。如果承认 自己是个码农并乐于所从事的工作,那也是件极其美好的事,可问题在于很多人并不是自己愿意做码农,而是被迫成为了码农,他们本应是音乐家、运动员或者是商 人,可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码农,干着他们认为枯燥且重复的体力活,所以他们不开心,这种状态下工作身心俱疲,也就是他们最容易发出程序员吃青春饭,三十岁 以后还写程序没出息,应该转管理之类的蠢话。

可当他们真的成为了管理者,通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部分人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其他大部分码农仍将继续他们的抱怨。综上,码农是程序员中占比最大的 群体,他们的可塑性最高,有刚学习编程的中学生,有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也有工作多年仍乐于战斗在第一线的资深工程师;作为码农,首先要承认自己的身份, 然后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或者乐于做一辈子码农,或者准备向其他三类程序员转换,再或者换个行业,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

专家

他们在软件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见多识广且精于一个或多个领域。他们在公司里通常被称之为高级程序员,架构师或是CTO,他们通常设计软件大厦的结构,然后安排码农去实现,或者自己写一些核心代码。

他们经验丰富,具有技术前瞻性,能够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反应以应对软件大厦腐朽的趋势和业界的技术变化。他们性格单纯,喜欢自己的工作,且薪水不 菲,通过阅读科学家的论文来保持与时代共同进步。软件行业很特殊,对于制造业,杰出者与平庸者带来的结果差距通常只有一到两倍,可在软件行业恐怕用千万倍 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专家是公司的宝贝,任何一家公司都要不懈余力去争取或培养专家;同时,成为专家通常也是很多码农的终极梦想。因此,如果你是一位专家,请接受我致以的崇高敬意。

工匠

他们是很特殊的程序员,与其他程序员关心技术本身相比,他们更关注实现的结果,他们是把科学家论文商业化的实践者。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利用技术创造卓越的产品。

因此,你很难用前端、后台、DBA、安全工程师定义他们,为了创造伟大的产品,他们愿意学习任何技术,有些浅尝而止,有些因为需要或兴趣而精通无 比。他们通常具有叛逆精神,本能地抵制权威,喜欢挑战某个领域的领导者,具有传统意义的黑客精神。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都极其严格,具有很强的控制欲,喜欢插 手编程之外与产品有关的事物,如设计、UI、市场等等;因为他们不希望因为某个环节的失误而降低了产品的影响力,虽然他们并不总是对的。

他们喜欢编程,但编程通常并不占据生活的全部,他们一定会有一些与大众眼中程序员气质不符的爱好,如吹笛子,打剑道,玩音乐,绘画,种地,旅行等等。他们特立独行,性格倔强,工作疯狂,只愿和优秀的人合作。

因为如此种种,在一般的企业中,工匠很难共事,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才华受到了限制,周围的人跟不上他的节奏;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公司的不稳定因素, 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绝大部分的企业不需要工匠,但对伟大或立志伟大的企业而言,工匠比专家还重要,专家可以把现有的产品做到行业领先,但工匠可以创 造新的产品从而改变游戏规则。因为适合工匠的企业如此至少,他们中的有些人选择自己创办一个。

写在最后

以上是我个人对程序员的分类,(计算机)科学家、码农、专家、工匠;每一个程序员依据技术能力,性格习惯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类型,但通常或多或少都会具有其他类型的气质,有工匠气质的科学家,喜欢与码农并将作战的专家等等。

我以前以为自己想做科学家,后来发现不是,工作后成为一名码农,那会立志做专家,后来渐渐的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事不一样,那些专家的生活也不是我想 要的,消沉了一段时间,偶然发现有一类工匠的程序员,那或许是我想成为的人,然后,生活、工作又恢复了激情,于是便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写了这篇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