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咪量”越高人生越失败? 这是犯了跟咪蒙一样的错误

与价值观天壤之别的人的社交距离,比你想象的都要近。

全文1214字,阅读约需2.5分钟

一些知识精英和媒体人士对咪蒙的嫌弃,早就是心照不宣的事实。有争议的地方,倒不在于给咪蒙的内容营销套路定性,而在于如何看待咪蒙现象。

再封闭的社交圈层,也不可能做到价值观的一致。遇到争议事件,价值观通常会驱使人们站队,更极端的做法,则是宣布将意见不合者拉黑。

但这种点状的操作,不足以支撑起对整个好友圈的通盘审视。这可以解释“含咪量”为什么会火起来。

“含咪量”测试有这个功能吗?当然没有。它唯一能够说明的是,咪蒙的微信公号,确实是顶级头部自媒体。至于说“含咪量”越高人生越失败,是犯了和咪蒙一样的错误——不太爱讲逻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曾提出过有名的六度分离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个理论也可以解读为,你和任何一个价值观上有天壤之别的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其实比你想象的都要近。

所有和你发生交集,进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社交网络的人,你能确定和他共享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当初你们互加好友的事由。除此之外, 哪怕你们对某种价值有相同的立场,但在具体的社会问题上,也会产生方凿圆枘的差别。

所以你才只跟你的球友说比赛,和你的初中校友说农村往事,和闺蜜说情感,而不会把这些讲给你没有深交的同事。

朋友圈分组功能,在隐私之外,解决了价值观区隔的问题。我们为分组打上各式各样的标签,然后再按标签分圈层展示信息,这和当下火热的自媒体信息流机器算法很像,为固定的标签定制推送特定的内容。

它们产生了同样的结果:你将好友分组,你也被好友分组,然后所展示和接收的,都是与你的价值观、兴趣趋同的信息,这在强化社交认同、减少分歧的同时,却让人越来越封闭,还制造了社会共识的假象。

所以,好多人看到自己的“含咪量”,会像面临那些社会争议性事件带来的撕裂一样,感到无比意外。

封闭的社交圈层,发展出一系列鄙视链。但鄙视与切割是两码事。

对反咪蒙者而言,也许残酷的是,他们和咪蒙之间的那个桥梁,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斩断的,这是社交的网状属性所决定的。

你得承认,你每天都在和无数价值观迥异的人打交道,他们之间有咪蒙粉、有中医粉、快手爱好者。他们都有自己的日常江湖,只是社交媒体的圈层区隔让一切变得封闭。

于是你看不到快手的底层物语,看不到咪蒙粉丝的情绪火山,看不到于丹老师的鸡汤信徒,甚至看不到家里老父母的养生焦虑。意外于你的“含咪量”,那只能说明,你设定中的这个世界,太单一太同质化,甚至也有点无趣了。

文/余寒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沸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