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分布式事务Saga模式简介

该文是基于《微服务模式》作者Chris Richardson的QCONSF 2017会议上的PPT文章(这里)和其 Eventuate Tram Saga框架之上,对Saga模式进行的原理性解说,其中包含banq个人经验总结和见解,请从批判性视角看待。Chris Richardson的另外一本书籍《POJO in Action》曾经是帮助Spring成功挑战了EJB2。

在微服务环境下为什么不能使用ACID事务?因为每个微服务都拥有自己的私有数据库,比如订单服务有自己的订单数据库,而客户服务有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如果有一个业务操作需要跨订单和客户一起操作,那么一般使用JTA+XA方式跨订单数据库和客户数据库操作:

@ Transactional //事务元注解

public void crossAction(XX){

//事务开始

//这里ORDERS是属于订单服务的私有数据库

SELECT ORDER_TOTAL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ID = ?

//这里CUSTOMERS是属于客户服务的私有数据库

SELECT CREDIT_LIMIT FROM CUSTOMERS WHERE CUSTOMER_ID=?

INERT INTO ORDERS .....

//提交事务

}

以上JTA操作如果结合XA数据源配置,将会实现2PC两段事务提交。

通过这段事务操作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业务上的不变性约束,比如一个人下订单的总金额不能超过这个人的信用卡授信额度,也就是说:一个人购买的商品总金额只能小于或等于他的信用卡授信额度。

但是,2PC两段提交并不是微服务分布式架构的选择,因为存在单点风险,因为锁也会降低吞吐量。分布式事务如果不结合CAP定理是无法认识清楚,2PC其实只是选择了CAP中CA,虽然CA保证了可靠性,但是忽视网络通讯随时可能堵塞或失败,形成网络分区,反而不可靠,2PC带来的可靠性在分布式环境中是虚幻的。

在分布式系统中,CAP定理是King,CAP定理无论是理论高度或是工程实施高度都是要高于传统事务的,在CAP定理的干预下,传统ACID事务走向了妥协,变成了BASE,也就是走向最终一致性的柔性事务。

Saga是来自于1987年Hector GM和Kenneth Salem论文,从原理上看Saga好像比较简单:

1.客户端发出订单创建请求createOrder()

2.OrderService会在其内部本地事务进行Order数据库操作,此时订单状态是待确认状态。

3.CustomerService会在其内部本地事务进行信用卡预授权操作,检查订单金额是否超过信用卡授信额度?

4.OrderService会在上一步确认业务不变性约束得到满足后,再次操作订单数据库状态,将订单状态改为确认状态。

但是,传统2PC/ACID事务中在上面任何一个步骤失败时会使用回滚操作,比如第三步出错,因为是两段提交,所以,第二段就不会进行确认提交,而是进行回滚Rollback,这样订单状态就恢复到当前事务之前的状态,但是在Saga这种BASE模式下,是无法实现像2PC回滚的,因为2PC是同步的,而Saga是异步的。

那么在Saga这种异步模式如何实现客户的及时响应呢?有两种可选方案:首先是当Saga流程全部完成时再发送响应,这样的好处是响应中带有处理结果,但是这样会降低可用性,CAP定理中,分布式环境中满足了C一致性,只能降低了可用性A。

第二种方案是推荐的,也就是在创建Saga之时,并不是等这个Saga流程完成时候,就发送响应给客户端,当然客户端可能只会得到一个事务ID号,并没有得到如期的处理结果,但是这样数据一致性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能获得很高的可用性A。

客户端可以根据事务ID号再次查询处理结果(通过浏览器异步调用或服务器端推送都可以),比如之前调用createOrder(),获得order的id,然后,根据这个id号调用getOrder(id),这样就能获得自己创建的订单。在传统同步环境下,这两步其实是在同一个步骤实现的,也就是createOrder()的结果就是一个订单order。

通过UI界面设计可以降低这种不一致性导致的延迟体验:

1. UI会通过异步方式进行查询调用,给用户的体验感觉还是创建订单后返回了一个创建好的订单

2.Saga处理也是可以很快的,小于100毫秒。

3.如果会花费很长时间,可以显示“正在处理中...”

4.Saga处理完成后可以采取服务器推送结果到浏览器。

Saga是否实现了ACID?

ACID是原子性 一致性 隔离性和持久性的总称:

1.原子性是确保事务中所有步骤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撤销回滚。Saga可以在事务中任何一个步骤发生失败时,通过调用应用服务的回滚接口实现撤销。

2.一致性其实是数据的完整性,这个可以由一个应用服务内部的本地事务通过数据库机制完成,跨服务的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由应用完成。

3.持久性Durability是由本地事务完成。

下面就剩下关键的隔离性,隔离性能够保证每个事务独立进行,不互相干扰,是与并发控制有关的,缺乏隔离性,会造成脏读 或者数据重复 更新丢失等问题。

在Saga中解决隔离性的策略可通过两种方式:

1. 可交换的更新(Commutative updates), 比如借方帐户可以看成是贷方帐户的补偿

2. 版本化,记录状态改变的历史记录,这些改变是可以交换的, 这其实是非常类似Event Sourcing事件溯源。

通过引入事件溯源能够实现很好的隔离性,因为回避了状态的实时并发修改,而是将这些修改动作作为事件记录下来,而是在状态需要读取时,对修改动作一个个进行播放,从而更新状态值到最新状态,也就是说,事件溯源回避了对状态的并发写操作,而是在读操作时进行状态实时计算。

比如a的初始状态是1,有三个修改动作:加入了100,减去了50,加入了20,事件溯源是将这三个动作作为事件先记录下来,并不是立即计算a的最终状态,而是当有状态读取动作时,遍历事件集合进行计算:1+100-50+20=71,客户端会获得a的最终状态是71。

Saga的两个形态

Saga有两个方式:Orchestration(有中心协调者)和Choreography(无中心协调者)。

Orchestration:各个服务围绕一个协调中心点,类似乐队需要一个指挥。

和Choreography:各个服务之间没有一个协调点,靠服务自己相互直接协调,如果跳集体舞一样(当然有时会有一个领舞者,但是不明显)。

无中心协调者的Saga方式需要使用事件概念,比如订单服务发布订单创建事件到客户服务那里,客户服务发布授信通过或不通过事件给订单服务。引入事件概念可能会增加业务应用开发的难度,除非业务应用时遵循DDD领域事件开发方式。

有中心协调者的Saga方式需要可能存在协调者本身失败的单点风险,但是能够方便减轻业务应用的开发量,能够形成Saga框架,由框架自己管理流程前进和回退。

比如以Eventuate Tram Saga框架代码应用为例,它定义了流程下一步和上一步补偿的各个业务动作:

SagaDefinition<CreateOrderSagaData> sagaDefinition =

step()

.withCompensation(this::reject)

.step()

.invokeParticipant(this::reserveCredit)

.step()

.invokeParticipant(this::approve)

.build();

withCompensation是定义回退补偿动作,这里补偿是当前类的reject方法,而流程前进有两步:reserveCredit和approve两个方法。

reserveCredit方法其实是进行信用卡授信额度验证的动作,发送一个ReserveCreditCommand命令到客户服务:

private CommandWithDestination reserveCredit(CreateOrderSagaData data) {

long orderId = data.getOrderId();

Long customerId = data.getOrderDetails().getCustomerId();

Money orderTotal = data.getOrderDetails().getOrderTotal();

return send(new ReserveCreditCommand(customerId, orderId, orderTotal))

.to("customerService")

.build();

}

而客户服务则监听这个命令形式的消息:

SagaCommandHandlersBuilder

.fromChannel("customerService")

.onMessage(ReserveCreditCommand.class, this::reserveCredit)

.build();

微服务分布式事务Saga模式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