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广发“英雄帖” 雷军接招小米回家
雷军身上“玩命干”的倔劲深深打动了武汉的“一号运动员”陈一新。为了争夺全球顶尖人才,武汉成立招才局,并请来雷军等人助阵
周芳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一个月前,雷军在微博上这样深情地写道,配图是武汉大学老图书馆。
雷军初次创业的合伙人李儒雄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武汉大学老图书馆正是他和雷军30年友谊的见证者,亦是他们创业起航的地方。
30年过去了,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领军人、小米科技创始人的雷军,在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力邀百万校友回汉发展”的召唤声中重回武汉。雷军不仅有了一个新头衔——武汉“招才顾问”,还与长江产业基金共同发起募集规模为120亿元人民币的长江小米产业基金,该基金将用于支持小米科技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拓展。雷军表示,小米5年内将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并着重推动小米事业在武汉的发展。
不止雷军,武汉市为了争夺全球顶尖人才,在全国率先成立“招才局”。陈一新说,武汉要把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与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相互策应、共同发力,打造武汉赶超发展“双引擎”。
除雷军外,泰康保险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武汉唯光新能源执行董事程一兵,信中利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亦成为武汉首批“招才顾问”,他们将为武汉引进一批世界顶级产业科学家、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城市合伙人。
“我的第一家企业在武汉”
5月3日下午,武汉市委中心组(扩大)专题报告会上,雷军做了一场名为《小米的互联网+方法论》的主题演讲。刚一上台,雷军便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湖北人,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我的第一家企业在武汉。”
“昨天我去东湖开发区,他们准备了一份材料,还有我30年前的名片,所以我对武汉的感情非常非常深,我也非常希望能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演讲中,雷军提到了一张老名片,这张名片所显示的公司——武汉现代电教技术研究所三色计算机部(下称“三色公司”)——正是雷军与大学同学李儒雄、王全国等人联合创办的,亦是雷军所说的“我的第一家公司”。
李儒雄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称,1989年,他和雷军相识于武汉广埠屯电子一条街。“当时,全校只有图书馆有电脑,雷军总是偷偷地把图书馆的门闩拔开,以便夜里能钻进图书馆继续用电脑。”李儒雄说,大三开始,自己和雷军走得更近了,“我们一起来到广埠屯电子一条街给店铺打工”,在这里认识了九州电脑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全国。大四毕业后,“我们仨和另一个兄弟一起,成立了三色公司”。
李儒雄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学生还能包分配工作,周围很多人并不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但雷军很坚持,因为在大学期间,《硅谷之火》一书对雷军影响深远,该书讲述了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传奇人物早年的创业故事。从那时起,雷军就立下志愿:你要是有梦想不妨一试,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世界级公司。
然而,创业很艰难。为了生计,三色公司卖过电脑,做过仿制汉卡,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儿。“最大的一单生意是卖了一台电脑、一套WPS软件和一台打印机给一个单位,赚了几千块钱。”李儒雄回忆,当时不要说公司运营,即使他们生活上也面临着等米下锅的局面。一天,4个人待在一起面面相觑,忽然一个伙伴开口说自己可以去找食堂的大师傅打麻将,赢些饭菜票回来。
武汉的夏天炎热难耐,四个年轻大小伙儿挤在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白天写代码,晚上席地而卧。夜里睡不着,雷军便爬起来继续编程序。雷军始终梦想着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着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就这样维持了半年时间,三色公司实在运营不下去了,他们决定散伙。清点公司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
“每天有12个小时在招人”
三色公司的失败改变了雷军的创业理念,他没有立即开启第二次创业。他意识到,中国的大学教育在素质和能力教育方面相对偏弱,这样出来创业的话,成功率很低。
认清现状后,雷军大学一毕业便北上加盟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一干就是16年,其间见证了金山IPO上市。
直到2011年8月,雷军携小米手机高调亮相,正式拉开了其二次创业的序幕。
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科技旗下生态链企业已达77家,其中5家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今年我们预计有90%的把握破1000亿元(销售规模);从过去四个月的业绩来看,搞不好会突破1100亿元。”
在武汉演讲时,雷军反复提到,小米的成功首先离不开人,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一新书记让我干招才顾问,我想人才是把所有事情做好的前提,没有一流的人做不好一流的事。”
“很多创业公司问我你是怎么找人的,为什么你能找到这么优秀的人,是不是你雷军很厉害。”雷军直言说,当时他列了一张表,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我给人打电话介绍我是谁,我想干什么事情,你能不能给我15分钟的时间在电话里聊一聊,如果你电话里觉得靠谱我们能不能一起喝杯咖啡、吃个饭……”
“当时我每天有12个小时在招人。”雷军回忆,为了挖一名优秀的硬件工程师到小米来,自己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与对方谈了17次,平均每次10个小时。
雷军身上这股“玩命干”的倔劲深深打动了陈一新。
从今年4月8日到5月3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陈一新三会雷军。陈一新认为,雷军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既是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撸起袖子玩命干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他勇于探索创新,摸索建立起一整套企业的先进经营战略的结果。
而雷军则积极响应“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在陈一新率团拜访小米科技北京总部的5天之后,他就带领他所挂帅的小米、金山和顺为资本三个公司的高管团队来到武汉。
本月3日,小米科技和湖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长江产业基金共同发起募集规模为120亿元人民币的长江小米产业基金,该基金将用于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拓展。
设招才局抢夺顶尖人才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面对国际人才流动增加的战略机遇和日趋‘白热化’的区域人才竞争态势,我们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决不能错失机遇、坐失良机。”因武汉马拉松比赛而被网友称为“一号运动员”的陈一新认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关键在人才。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个创新团队,培育一个创新企业,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
为此,武汉市于4月8日成立招才局,旨在把以往分散在组织、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的涉才工作统筹整合起来,减少职能交叉,形成工作合力。
“我走南闯北几十年,第一次看到在机场迎接我们的是(武汉市)人社局局长和(市委)组织部部长。”获聘为武汉招才顾问的陈东升感慨地说,一开始听说武汉要成立招才局,还以为是要招商,没想到是招人才。
目前,武汉市正抓紧研究制定全国一流的“招才引智”系列配套政策,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优良软环境,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壁垒,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武汉赶超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