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马桶里藏什么宝贝, 北京城隐形的大亨却是掏粪Boy

古代北京城暴利行业有啥,很多人可能张口就来:钱庄、镖局……然而大家却被一个藏得很深的职业骗了很多年,那就是“掏粪Boy”。

原谅笔者蹭了一个热点词,粪夫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计,但不影响粪业养出暴发户。

掏粪挣大钱其实不难理解,十几年前火爆荧幕的电视剧《大宅门》中,白家老号不过一个看病卖药的,居然敢跟王爷家较劲,凭得就是满朝文武没人敢说自己不生病。

同样拉屎撒尿也一样,而且掏粪还是个无本的买卖,只要出些力气,将粪便运出城,晒干了卖给农民就成,所以粪夫还给自己起了个雅号“金汁行”。

自元大都起,北京一直没有完整的城墙,又加之人口并不是很多,那个时候“方便”还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大家选择方便的地点也很随意,一场大雨后清洁如初,即便碰到雨水少的年份,也能自动降解。

皇帝马桶里藏什么宝贝, 北京城隐形的大亨却是掏粪Boy

所以嘉靖年间,皇帝下旨修建外城墙时,城墙修得刀枪不入,却没有下水道,于是北京城瞬间成了巨大的化粪池。

皇帝贵为天子,怎能生活在污秽之中,于是皇宫内出现了“净军”,专门倒马桶。皇上的马桶里面不盛水,而是装着焦枣。焦枣气味芳香,主要是特别轻,“龙屎”掉落后立刻沉到桶底,除臭效果堪比现代的抽水马桶。

皇家的厕所叫茅屋,百姓的只能叫“茅子”。地上挖个坑,坑里埋个小缸,缸前再用砖头砌个尿槽,外面来一圈矮墙就成了。

皇帝马桶里藏什么宝贝, 北京城隐形的大亨却是掏粪Boy

百姓养不起净军,自己干又受不了成群的蚊蝇和遍地的蛆虫,于是就将坑内的粪便免费送给外地逃难的农民。

古时候最好的肥料是豆饼,但是非常贵,一般人都选择吃,而不是上地。其次就是湖泥和粪便。逃荒者挨家挨户掏大粪,然后卖给农民。如果大粪掏得好,主家逢年过节还赏俩酒钱。

掏粪所得虽少,但却能维持生活。对于逃荒着来说,肩上挑的不是粪,而是命!随着掏粪的人越来越多,粪夫们常因地盘问题而大打出手。

嘉靖年间粪夫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官府的介入下,粪夫头们坐到一起。按照实力大小,划分了各自的地盘,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粪道”。

皇帝马桶里藏什么宝贝, 北京城隐形的大亨却是掏粪Boy

明清两朝视粪业为“恶业”、“贱业”,只要粪夫们不闹事,老老实实掏粪,官府也就默认了粪道的存在。粪道和土地一样可以继承也可以买卖,只不过官府不承认粪道的产权,合同上常用倒、典或租等字眼来替代买卖。

地盘分好后,粪夫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原先四时八节的酒钱一分不能少,每月还要按时给工钱,不给钱就让你家臭气熏天。

掏大粪这时进入了暴利行业,明清时一条普通的粪道转让费高达几十两白银。民国后,一条100户的粪道更是到了五六百大洋的天价。那些拳头大的粪夫们摇身一变成了“粪商”,还成立了“肥业公会”。

皇帝马桶里藏什么宝贝, 北京城隐形的大亨却是掏粪Boy

粪夫头们暴富后,服务质量严重下滑,老百姓哀声怨道,纷纷称其为“粪阀”。京城最大的粪阀叫于德顺,早年从河北逃难而来,靠在别人粪道上偷粪起家,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兼并他人粪道,最后成了在北京城拥有8院100多间房,京西稻田和南苑旱田合计1550亩,商铺2间的地主老财。

粪阀毕竟凤毛麟角,粪夫还过着艰苦的生活。因为粪桶重达百斤,长期的重体力劳动使得他们老年脊椎变形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