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挺进山东!获评两化融合优秀解决方案商

随着全国两化融合的逐步深入,各省市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而全面上云正成为诸多优秀企业的必由之路。近日,在山东省“2018年度两化融合深度行总结大会”上,山东省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将“优秀解决方案厂商”的牌匾授予了AWS。其中,山东省的优秀企业欣和、阳光纸业与AWS合作的案例颇具代表性。

AWS挺进山东!获评两化融合优秀解决方案商

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都是山东省非常优秀的企业。欣和的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欣和旗下有11个产品品牌、上百款产品,每天有4000多万家庭在使用欣和的产品,每年有以数亿计的欣和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阳光纸业2007年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现有总资产100亿元,下设新迈纸业、阳光王子(寿光)特种纸、上海王的实业有限公司、盛世热电、潍坊大环再生资源、申易物流等多家子公司,年造纸产能135万吨。

在2018年,两家公司都完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件大事:全面上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两个鲜活的案例,来了解它们如何通过AWS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全面云化。并给它们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价值?

欣和:整体迁移到AWS,获得四方面好处

欣和从2014年初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之旅,利用其它公有云平台建起电商平台、经销商和消费者应用系统。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原有的IT架构开始遇到瓶颈。

欣和信息技术与管理部总监国庆义介绍说,“当时我们主要采用自建服务器和公有云的混合模式,在最初使用公有云服务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架构设计,导致业务架构缺乏弹性并存在安全风险;而在自建服务器方面,由于资源的配置与变更缺乏敏捷性,不能很好匹配业务的变化,无法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另一方面,多品牌、全方位的业务发展,对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欣和原有的传统数据仓库系统面临着大规模计算的挑战,而自建大数据平台又受到资源和人才短缺的限制。

为此,欣和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综合考虑了产品、服务、安全、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以AWS云平台为基础,重构整个系统架构,将原有系统整体迁移到AWS云平台上,并以AWS云平台为基础,加上AWS支持的众多第三方产品和开源工具,例如飞塔网络安全、Talend数据集成解决方案等,进行整体的大数据战略规划。

2018年1月,欣和开始进行系统迁移和大数据湖架构的搭建,前期对基础架构、业务系统等现状进行了调研;随后将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隔离,并结合第三方的飞塔安全网络架构进行部署,将自建服务器、其它公有云与AWS云平台打通,对镜像、监控、备份、命名规范、权限等进行标准化设计。

据国庆义介绍,在这一过程中,AWS专业服务团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AWS咨询顾问的参与帮助下,欣和结合原有业务系统架构与AWS现有服务进行集成,设计合理架构并对业务系统进行更改,先在测试环境进行业务及性能集成测试,最后将几个系统逐步部署到生产环境。

大数据湖项目的实施同样如此,先经过业务现状调研和技术探索之后,将本地数据上传到AWS云平台,再结合Talend ETL工具,对数据库到Amazon S3以及Amazon Redshift的数据流转做压力和生产环境测试,再结合BDT层以及后期建模要求做适当调整,最终在2018年3月顺利完成了第一期迁移任务。

将原有业务系统迁移到AWS云平台上给欣和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应用程序的可用性提高。在AWS专业服务团队的帮助下重新规划了整个系统的技术架构,基础架构设计比之前更加合理,并将部分单点应用部署为集群模式,建立了单点失效触发机制,应用程序可用性得到提高。

二是成功构建了安全、高可用的大数据源。在迁移到AWS云平台后,利用Amazon RedShift等云服务,提高了大数据湖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数据仓库的高可用和高可扩展,使各业务系统的底层数据能方便地互用,并通过调用、分析,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帮助欣和向“数字化驱动型企业”迈进。

三是提高了整个业务系统的安全性。之前采用的静态Access ID Access Key调用方式,在使用AWS 之后更改为调用IAM (身份与访问管理) 角色的方案,提高了安全级别,同时利用Amazon VPC虚拟私有云、AWS IAM等安全组件,建立起更严格的安全机制。

四是为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做好了准备。欣和计划将原有的业务系统全部迁移到AWS,并充分利用AWS提供的自动化管理功能和开源技术,建立DevOps平台,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优化成本。

阳光纸业:AWS是运行SAP S/4 HANA的理想选择

阳光纸业正在实施“互联网+转型”战略,打造包装行业的B2B电商平台,并且与现有的ERP系统相连接,形成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完整信息系统。

在开启“互联网+转型”战略之前,阳光纸业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自建机房,并且将SAP ERP系统部署在自有服务器上。实施“互联网+转型”,需要扩充IT基础设施。

云服务还是IDC托管?阳光纸业有两个选择。经过分析和论证,阳光纸业选择了AWS作为“互联网+转型”项目的基础架构平台,成功地部署了SAP ERP系统、内部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B2B供应链系统等。

阳光纸业“互联网+转型”技术负责人王晓涛介绍说,“我们开启的‘互联网+转型’项目是为整个集团的业务转型服务,在起始阶段很难量化业务增长状况,如果扩展现有机房规模,不仅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而且也缺少灵活性,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阳光纸业采用了 SAP S/4 HANA系统,服务器配置要求很高,大部分IDC服务商又要求签署长期合同,不仅导致前期成本上升,而且扩展不灵活。

SAP S/4 HANA数据库对服务器配置有严格的要求:主机内存必须大于256GB,能满足这一基本要求的公有云平台不多。

在决定选择AWS之前,阳光纸业分析、比较多家云服务商,并且在AWS云上搭建测试系统完成性能测试。王晓涛发现,AWS的技术先进性、稳定性,都更能满足阳光纸业的需求,AWS也是经过SAP认证可以运行SAP S/4 HANA的平台。针对SAP应用,AWS拥有非常丰富的实例类型。

当时,AWS的计算实例可提供高达 1952 GB基于DDR4的内存,128个vCPU。AWS提供的计算实例通过了SAP的认证,可以运行SAP下一代Business Suite S/4HANA、Business Suite on HANA (SoH)、Business Warehouse on HANA (BW) 以及 Data Mart Solutions on HANA 的生产环境。这些都让阳光纸业感到很踏实,即便将来有更高的计算需求,AWS也能满足。

使用AWS给阳光纸业带来三大好处:

第一是部署效率大幅度提升。整个系统的部署仅用了15天。当业务扩展时,只需要点击鼠标,进行简单的系统配置,即可快速部署新系统,实现了即开即用。

第二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安全管理。SAP ERP系统是阳光纸业的核心系统,只能允许内部人员访问,但供应链的管理又涉及大量的外部系统,利用AWS的虚拟私有云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子网划分和隔离,把生产和管理系统放置在内部子网,对外系统放置在公有子网,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第三是容易扩展。当收购或新建子公司时,无需重新为被收购的公司建立ERP系统,仅需梳理其业务流程,并进行业务方案的实施,就可以直接接入现有系统,加快整合步伐。

从欣和、阳光纸业的案例可以看出,AWS不愧是全球云计算的领导者,不仅拥有领先的技术,稳定可靠的云基础设施,经得起企业级关键应用的检验。

AWS积极、深入参与山东省两化融合事业

AWS作为山东省“两化融合优秀解决方案厂商”,还表现在AWS积极、深入参与山东省两化融合事业。

2016年6月,AWS在中国还没有正式商用之时,AWS就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决定在青岛市李沧区共同建设中国首家联合创新中心。

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的目标包括:五年内累计孵化数百家初创公司,利用AWS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创新技术,转型升级百余家传统企业,积极服务企业达到新三板、主板或境外上市标准;向境外知名孵化器/加速器进行本土初创公司或快速成长型企业的孵化输出,并积极引进境外优秀创业公司到本项目孵化加速;建设地方公共服务云平台,服务本地企业;每年定期开展多次国际化孵化加速宣传推广、创业企业招募、初创企业成果展示及投资机构对接活动。

AWS挺进山东!获评两化融合优秀解决方案商

AWS还联合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建立云创学院,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云创学院,可以结合AWS云技术,培育未来产业界需要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人才,让本科生、博硕研究生探索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创新的商业模式。云创学院还向大学生赠送AWS云服务抵扣券。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云服务抵扣券,立即开启云计算旅程,利用AWS遍及全球的云计算资源,实现创新的应用。

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的云创学院计划推动200名以上优秀学生进行实习,在本地大学培养500名以上的技术人才,为约2000名企业工程师、高校教师、优选学生提供专业的亚马逊AWS技术培训。

AWS也多次在山东举办研讨会,参加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两化融合促进中心、CIO智库的技术交流活动,向山东省内的企业普及云计算知识,分享云计算应用案例,为山东省的两化融合贡献力量。希望AWS未来能够为山东省的两化融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利用其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领先技术,帮助山东省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两化融合水平,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融合,助力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