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发布首批成果 听1.6万光年外的声音
国家天文台今天宣布,“中国天眼”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终于迎来首批成果。
今天,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FAST已于今年8月22日、25日发现两颗新脉冲星。

FAST新发现脉冲星的艺术效果图。
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脉冲星,也是中国人首次用自己的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
听!来自1.6万光年外的声音!
脉冲星编号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脉冲动画

脉冲星编号J1931-01(又名FP2 pulsar #2)脉冲动画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说,截至目前,FAST望远镜已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脉冲星通过国际认证,此次主要公布两颗结果:
一颗编号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自转周期为1.83秒,据估算距离地球1.6万光年;
一颗编号J1931-01(又名FP2),自转周期0.59秒,据估算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
两颗脉冲星分别由FAST于今年8月22日、25日在南天银道面通过漂移扫描发现。这也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新发现脉冲星。

这是光学波段整个天空的照片,正中央是银心所在。图中白色圆圈指示的是此次发现的其中一颗脉冲星J1859-0131在银河中大致的位置,黄圈则是发现的另一颗脉冲星J1931-01的位置。(图片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FAST还在“调试初期”,进展超过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FAST发现新脉冲星的时间点还处于该望远镜的“调试初期”。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表示,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
FAST现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
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及大型同类设备的国际惯例;
而且,已经开始系统的科学产出。
这其中就包括今天对外发布的“新脉冲星的发现”。
李菂说,这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技术储备,初步展示了FAST自主创新的科学能力,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
未来,FAST还有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调试组组长姜鹏当天也透露,接下来两年,FAST将继续调试,以期达到设计指标,通过国家验收,实现面向国内外学者开放。
“我终于看见了你,而你却再看不见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15日,他因肺癌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同事和学生们评价他“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FAST项目就像为他而生”。
作为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南仁东一直很低调,这是央视播出的南仁东生前接受采访的镜头,洪亮的嗓音,已变得嘶哑:
南仁东曾这样说:
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特别多的理想,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
人总得有个面子吧,你往办公室一摊,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我特别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负点责任。
今天,FAST终于首批成果公布,20多年的研究,我终于看见了你,而你却再看不见我。
网友:希望命名为“南仁东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编辑:张小松 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