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8种美食, 我不信你都吃过
重庆因水之便利,随现代航运的发展而兴起,重庆火锅同样发源于码头文化。为了驱寒祛湿,纤夫农夫等体力劳动者就地取材,在几块石头搭成的灶台上燃起火、架起锅、烧开水,将大把的辣椒、花椒等放入沸水中,把牲畜、禽类的下水烫熟之后食用——同样是火锅,但重庆火锅之于老北京涮羊肉,就好比下里巴人之于阳春白雪啊!
底料和食材,是重庆火锅的两大要素。我想但凡客流量大的火锅店,食材的新鲜度都是有保证的吧?
等锅底烧开的过程中,我们先吃起了酥肉。油炸食品天生就香,一口咬下去,里嫩外酥。咦?还有花椒!从没吃过混着整粒花椒的炸肉,果然不是撒花椒粉、椒盐粉能媲美的天然异香!
锅底沸腾起来,第一个入锅的是一碗鸭血,新鲜的时候真是粉嫩Q弹,那红色竟鲜亮得不像是真实的。煮熟捞起、送入口中,就两个字——滑嫩!回想一下平日菜场里买的盒装鸡鸭血又老又韧的口感,重庆火锅里的新鲜鸭血完全就是它的对立面。
而重庆火锅最重要的涮菜,就是各种动物下水。两个姑娘吃火锅真是为难,明明还有腰花、郡花、黄喉那么多想吃的,可是碍于肚量只点了毛肚和鹅肠……就这两盘,最后还没吃光,战斗力弱爆了。
屠场水牛毛肚,菜单上写着煮10秒就好,口感是爽脆的,可总感觉还没全熟,要是再煮久一点呢,立马就有点嚼不动了,好难把握这个度。
鹅肠也同样号称煮10秒,不过我们遵循着坊间流传的「七上八下」之法,涮到鹅肠卷起就入口,感觉刚刚好,生脆清爽,口感甚好。
至于锅底,传说中应该是麻辣鲜香,越煮越辣的,毕竟除了辣椒花椒之外,正宗重庆火锅的锅底里还要有大蒜、醪糟、冰糖、豆豉、八角、茴香、醋等许多种配料。可是我在珮姐老火锅里似乎没怎么吃出来呢,油倒是清澈发亮的,不过飘在上面的只能看到花椒和辣椒,并且涮菜似乎不怎么入味。
更神奇的是,我酣畅淋漓地吃完了火锅之后,浑身竟然都没有沾上火锅味!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在等位的时候就仔细调研了一下这家珮姐老火锅,好像非常为重庆本地人所不齿嘛。罢了,这次不算,下次一定做好功课再来吃上几顿!
小面
小面,是火锅之外,重庆美食的另一张招牌。私以为,小面就是重庆人对本地以各式佐料做碗底的一碗素面的统称,然后加了牛肉浇头,就叫牛肉面,加了肥肠浇头就叫肥肠面。而我们呢,则选择了更有特色的豌杂面(豌豆+杂酱浇头)。
重庆美食多起源于市井,所以不论是店面环境还是就餐姿态,都不用太讲究。没空座?放门口小板凳上,甚至直接用手端着,都能吃得不亦乐乎。
看阿姨做碗底是一种享受,各种佐料被他们轻轻一挑,依次落入面碗,稳、准、快,然后捞上断了生的碱水面,再浇上一勺煮好的豌豆、一勺熬好的杂酱,就可以上桌啦。趁热拌匀,挑起一筷子,面上挂着酱,酱上粑着豌豆和肉丁,送入口中满足到无以复加!豌豆酥烂、杂酱浓香,这碗小面让我们回味了一整天,要说是这次重庆行最惊艳的一顿也不为过。
凉糕
这份凉糕,是同豌杂面一起点的。浓油赤酱的豌杂面吃多了难免有点腻,这时候挖一勺冰凉清甜的凉糕最合适了。不查不知道,光洁绵密、水嫩Q弹的凉糕,原料竟然是大米,其本身是没什么味道的,所以调味全靠那份厚薄得当的红糖水。晶莹剔透的红糖水围拱着一轮明月般饱满的凉糕,虽然并没有刻意「摆盘」,颜值却能给满分呢!
凉虾
凉虾的原料同样是大米。热米糊通过漏勺,在凉白开里结成头大尾细形似虾的制品,因此得名。我们在解放碑附近兜兜转转,经过路边一家小吃摊,便买了一份。同样的原料不同的汤底,出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份凉虾配的是醪糟,所以清甜之余还多了一丝酒香,而且吃上去还真有一股清凉感。
凉粉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冰粉,可是重庆的这些小吃名字太像,结果点错了。相比凉糕凉虾的清淡口味,凉粉的调味又回到了麻辣咸香的路子上。
无意间,我看到店里一个伙计盛了一碗米饭,然后像给凉粉做料一样在米饭上直接挑进盐、糖、味精、花椒粉、辣椒油等等一众佐料,坐到街角就吃了起来……当时我就震惊了,看来麻和辣真是已经深入重庆人的骨髓了啊!
如果说上面那些都是声名远播的重庆美食,每吃一种都是按图索骥的话,那下面这几样可就是「意外偶得」了。
油茶
酥油茶大家都知道,可油茶又是什么鬼?当我在悦榕庄的早餐厅看到这个排场,内心是困惑的——这跟「茶」好像没有半毛钱关系啊。
好在旁边有介绍,再加上现场搜索,我大致明白了。油茶原名「油茶馓(sǎn)子」,这么一说,大部分上海一带的人也都懂了吧?没错,所谓馓子就是这个油炸的米面制品:
只不过川渝地区的吃法和我们这儿不同。先在碗里盛上米糊糊,然后加盐、味精、花椒粉、辣椒油、酥黄豆、榨菜末等调味,配上掰碎了的馓子,最后撒上一把青葱就大功告成啦!怎么样?我自己倒饬的卖相还不错吧~
吃的时候稍微搅拌一下,让馓子在热米糊里略为泡软一点。口感嘛,其实吃多了就会发现,什么小面啦、凉粉啦都是差不多的调料,所以出来的也都是差不多的味儿。
梁山鸡
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海南鸡饭这些迷一般的存在,说起来都是外地人津津乐道而本地人一脸懵逼,重庆鸡公煲也是如此。重庆人说,我们有烧鸡公、有辣子鸡、有泉水鸡,就是没有鸡公煲,哈哈。
在重庆的最后一餐,我随便在点评上选了一家附近口碑较好的饭店——李子坝梁山鸡,没想到居然误打误撞进了家「网红」连锁店。李子坝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就是上一篇里提到的「轻轨穿楼」的地方(戳这里),梁山鸡的创始人第一家店就开在李子坝,不过我们去的是另一家分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非学院派厨师自创的菜式,比如来凤鱼、辣子鸡在重庆受到追捧,以重油重辣重口味为特色,俗称「江湖菜」,这道梁山鸡,也算是江湖菜吧。不过它在传统的麻辣调味中又加入了沙参,因此还带了点中药的香气。鸡肉本身我倒没觉得有啥,反而是里头的配菜芋头,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入口酥烂,味道鲜美。只是吃到最后懒得拍照了,借大众点评一用:
咖啡
不知道为什么,往往被人相提并论的巴和蜀,发展道路好像有些迥异。当成都在不断刷新其「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存在感时,重庆却好像还停留在「过去的情怀」里。不过这难不倒我,掘地三尺我也能翻出一家文艺又时髦的咖啡馆——「格外小馆」。
地理位置有点偏,开在一个居民小区的底楼,而且通向这个居民小区,得要走上一段弯弯绕的上坡路。靠近地铁3号线郑家院子站,方便直接去机场。
一杯海盐拿铁,一杯手冲咖啡,嗯,在这里消磨一下午倒也不失为我们重庆行的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