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长没文化

DAY1

可以上周日十点多打了麻风疫苗,这次可以挺乖的,只是推药的时候嘴撇了撇,想哭哄一下又忍住了。在我们都表扬宝宝越来越乖的时候,下午可以从三点睡了一觉,五点醒了,发现他有点烫,量了一下37.9度,温烧。我想,这应该是注射疫苗后的正常不良反应,一般是温烧三天左右就好了。然而,事实并没有按照我想的发展,当天晚上两点多,他突然烫的不一样,38度9,一看超过38度9,我慌了。赶紧去叫可以的爷爷奶奶,娃温度升高了。但那时我的慌张还在可控范围,想到是疫苗引起的发烧,应该没什么可担心的。为了安全起见,大半夜,我们三人带着娃去医院看急诊,医生听我们描述的娃才注射了麻风疫苗,也不建议特殊治疗,没说吃药打针,就开了退热栓,物理降温即可。我们把心放回肚子里,带娃赶快回家,塞了退热栓,娃大量的出汗,我一夜没睡守着娃,不停地给他擦汗,换身下汗湿的小床单。温度在两个小时内,也降到正常范围。娃呼呼的睡了,我也安心的去上早自习了。

DAY2

中午下班回家,娃只是精神没平时好,其他的没有异常。两点左右喂完奶,我把娃交给奶奶,我又上班去了。结果下午又发烧到38度8,爷爷奶奶抱可以去医院查血,化验结果直接给了医生,我下班后,孩子已经回来了,塞了退热栓,烧也退了,说血象不高,正常的。

晚上十一点多,孩子又烫的可怕,我一量39度7,真是吓坏我了。就是打个疫苗,不良反应也不至于发起高烧。血象白细胞爷爷奶奶回来告诉我不高,我开始疑惑,心里没有底了。担心归担心,因为下午才去了医院,深夜在家只能给孩子物理降温,塞退热栓。

DAY3

这一夜又是重复前一夜的情况,大量出汗,退烧,温度到早上都已经退到36度了。我知道孩子的高烧只是被退热栓一时压下去了,药效一过,还是会再升起来。

孩子爸爸也不在家,我开始焦虑,心疼…

我请了一天假,在家陪着孩子,观察他的情况,准备等他再烧起来,随时去医院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整个上午孩子的温度都没有升起来,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开始多次腹泻。

等到中午陪孩子睡一觉,体温又开始从37度多,到38度多,再到39度多,迅速的升高。

看到反反复复的发烧,医院里也没给出什么明确的病因,我异常的焦急…赶快给孩子穿好衣服,又带孩子去医院,准备再一次查血,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结果一医院系统升级,无法接诊和化验。只好辗转去了妇幼保健院,查血后等待的那半个小时,我脑子中不断地闪过各种婴幼儿发烧的各种我所知道的病症。最可怕的川崎病,特征是眼睛红,杨梅舌,手脚肿胀蜕皮,玫瑰疹,我一一对照排除,还好,孩子屁股有一点点小红疹,孩子没有这些明显的症状,就等着看血象了。肺炎也不是,孩子不咳嗽。幼儿急疹,我有点怀疑,毫无征兆的发烧,而且是高烧,39度到41度…

在我脑子里闪过这些的时候,化验单出来了,我赶快把单子给医生看,医生说血象不高,没事,吃点退烧药就行了。

在一医院儿科上班的可以姑姑,也等着看他的化验单,看到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但是超敏C反应蛋白比正常数值高出2.15,就安排打炎琥宁和青霉素。

晚上打完针回家,孩子一夜都没烧起来。我也因为几天没有合眼,还焦急不已,头疼,这晚终于可以量三次体温后睡了。

幼儿急疹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长没文化

DAY4

早上孩子醒了,整个上午也没有再烧起来。从前一天晚上9点打完针,超过12小时体温正常,发烧应该是彻底退了。但是中午下班我给孩子换尿不湿,看孩子背上肚子上脖子上,都起了红疹。但是孩子只是脾气有点急躁,并没有用手去抓,这些疹子应该是不痒。我开始确定这一定是幼儿急疹,所有的症状都对的上,血象也对的上。

幼儿急疹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长没文化

幼儿急疹,特征--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毫无征兆的高烧39度到41度,一般是第一次发烧,而且怎么都退不下来,会反反复复再次烧起来,一般持续3天,还伴有腹泻,疹出烧退。血象--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升高。

孩子爸爸这几天也一直很关注孩子,得知孩子烧退了,打电话不让打抗生素了。家人责怪,孩子都烧成那样了,你不在家,只会安排这安排那。为了避免孩子再次发烧,再去一次点滴。

我怕正面阻拦,会负了爷爷奶奶的好意,没有直接说不让打抗生素了。跟奶奶说,我下午五点下班我们再一起去医院。想到时候再跟他们说,孩子是真的已经好了,不用再打抗生素巩固了。

下午下班回来后,孩子已经又打完两瓶吊水了。

这几天的经历,让我深深的自责,因为自己的无知,自己的软弱,让孩子白白挨了两针,四瓶吊水。

当然,在我确定孩子是幼儿急疹后,很肯定的知道身上的疹子会自然消退,不用怎么处理。而有的宝宝明明是幼儿急疹,去了医院一看是发烧就打抗生素退热针,然后退烧后出疹子,又吃抗过敏药,那样孩子真是折腾的不得不清。

作为一个合格的妈妈,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不至于在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家长自乱阵脚,动不动就给孩子吃药,打抗生素。任何人都可以对孩子不负责任,只有父母不可以,孩子是全家的希望,不要因为他人的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悔恨。

相关推荐